和統 大陸充滿信心

(圖/達志影像

臺海風高浪急,戰事似乎一觸即發,但大陸和平統一仍然充滿信心,核心就在於北京研判無論是人心,還是力量對比都對己有利。故而面對民進黨的挑釁、美國的干涉以及對岸部分民衆的抗拒,大陸能保持戰略定力與耐心,擔當起兩岸關係穩定器

先說力量對比。當年「亞洲四小龍」之一的臺灣風頭正勁之時,大陸纔剛剛開始改革開放,是不折不扣的開發中國家。臺灣的GDP一度達到大陸經濟體量的40%以上,考慮到兩者人口比例極爲懸殊,臺灣對大陸的經濟優勢顯而易見。從上世紀80、90年代到本世紀初,對很多大陸人來說,臺灣就是典型的發達社會形象

國軍雖然在人數上不如解放軍,但裝備精良,加上美國撐腰,實力不容小覷。在那段時間裡臺灣的流行文化也曾風靡大陸,令不少人心馳神往。總之,當時臺灣對大陸的優越感是全方位的。

今天的臺灣早已褪去「四小龍」的光環,雖然人均GDP仍然領先大陸,但經濟體量已不及大陸的5%,落後於對岸多個省分。大陸沿海地區發展更是日新月異,令臺灣相形見絀。大陸在軍事上的崛起更是蔚爲壯觀,兩岸軍力對比已向大陸傾斜。在社會文化領域,臺灣曾賴以爲豪的軟實力也風光不再,倒是大陸的流行文化正強勢輸入臺灣,以至於綠營草木皆兵。

即使從「大兩岸」的角度看,中美實力的此消彼長也對大陸有利。近來美國數位重量級學者撰文呼籲拜登政府公開承諾協防颱灣,甚至將「抗中保臺」形容爲美國的「蘇伊士運河時刻」。這一主張看似激進,實則反映了一些美國精英對本國實力不斷流失的焦慮感,至少在臺海這一區域,美國已不具備壓倒性優勢。用美國在臺協會(AIT)前理事主席卜睿哲的話說,大陸有能力攻臺,只是還沒有這個意圖

大陸爲什麼尚無攻臺意圖?這就牽涉到人心。衆所周知,大陸並不滿足於簡單粗暴的征服,而是嚮往心靈契合的統一。儘管目前臺灣社會反中拒統情緒瀰漫,但大陸並不氣餒,更不絕望。一則「臺灣意識」不等於「臺獨意識」,多數臺灣人仍然懷有中華民族情感,也支持兩岸和平發展,「臺獨」冒進者只是少數,大陸並沒有輸掉民心之爭。

二則即使對大陸懷有敵意甚至追求「臺獨」也並非一成不變,因爲人的身分認同很大程度上是被外界塑造出來的,所謂「天然獨」其實是「人造獨」。對此大陸瞭然於胸,纔會強調不但不會放棄臺灣年輕人,反而將「綿綿用力、久久爲功」,繼續推動兩岸年輕人的交往。

其三在現實中兩岸民衆特別是年輕人儘管存在種種分歧,但並非沒有交集。最近兩岸媒體都關注臺灣出現了潛在傾向統一的所謂「小紅書世代」。這一說法可能有點誇張,但「小紅書」的走紅讓兩岸年輕人的共同話語越來越多卻是不爭事實。用《旺報社評的話說:「兩岸關係的柳暗花明,或許蘊藏在下一代!」當大陸對臺具有壓倒性優勢,同時臺灣人不再抗拒統一時,和統便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