薅運費險羊毛 危害電商生態

“雙11”臨近,網購熱度持續攀升,爲提升網購體驗而誕生的退貨運費險(以下簡稱退運險)再次被置於聚光燈下。  退運險的初衷是緩解網購過程中因退換貨而產生的運費糾紛,提升消費者購物體驗,是電商生態運轉中非常有必要的“增信”環節,在我國電商行業發展壯大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然而,一部分人發現了其中的“商機”,成爲“職業退貨人”,利用退運險“薅羊毛”,甚至形成黑灰產業鏈,非法牟利。這不僅令商家苦惱不已,也讓電商平臺、保險公司疲於應付,破壞了電商生態環境,增加系統運行成本,也間接侵害了真實消費者的權益。

伴隨電商行業蓬勃發展

近年來,我國電商行業快速發展。由中國網絡社會組織聯合會與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聯合編撰的《中國新電商發展報告2024》顯示,2023年,全國網上零售總額達到15.42萬億元,同比增長11%,中國連續11年穩居全球網絡零售市場領先地位。其中,網上實物商品零售額佔比攀升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27.6%。電商對於國民消費的重要性日益提升。  退運險是在買家產生退貨請求時,根據合同約定對發生退貨時的單程退貨運費承擔賠付責任的保險。該險種最初誕生於2010年,由淘寶網與華泰保險合作推出,受到電商平臺和消費者的廣泛歡迎,極大地促進了電商行業蓬勃發展。  目前,除華泰保險外,衆安在線、泰康在線、國泰財險等多家險企也推出退運險。部分險企的退運險保費保持快速增長。例如,2023年,衆安在線實現退運險保險服務收入約64.45億元,同比增長約27.9%。從投保模式來看,當前退運險分爲賣家退運險和買家退運險兩類。

“好工具”遭遇異化

在退運險快速發展、完善電商生態的同時,一些“羊毛黨”從退運險上看到了“生財之道”,退運險給相關各方帶來的好處漸漸滲出了苦味。  “在家月收入萬元起”“每天只需動動手指,輕鬆推廣,手把手教學”……在部分互聯網平臺上,這類所謂的“攻略”“教程”實際上就是利用退運險來賺錢的,有的甚至被包裝爲“創業項目”。  記者瞭解到,這些所謂的“項目”核心思路是:利用有退運險且支持7天無理由退貨的店鋪購買商品,簽收後申請退貨退款,並選擇自行郵寄退回,再利用低價快遞與保險賠付之間的價差獲利。這些“項目”還提供應對保險公司風控排查的“套路”。  某電商平臺店家墨墨(化名)表示,薅退運險羊毛的行爲大多有幾個特點,一是拍低價商品,二是新賬號,三是部分快遞沒有拆封就退回。  根據商品和運輸距離的遠近,退運險賠付金額一般在12元上下,高的或超20元。爲了牟利,一部分人幹起了“職業退貨”的生意,大量下單並在簽收後直接申請退貨退款。這種假下單、真騙保的行爲給商家及保險公司均帶來較大困擾。  甚至,有個別快遞企業也參與到利用退運險牟利的產業鏈當中。一家快遞公司甚至公開宣傳:“網購平臺需退換貨時,一定要選擇自行寄回,這樣就可以拿到退運險的補貼”“如果退運險賠12元,在這裡寄快遞只要6元”“果然是退得多賺得多”。爲了降低運輸成本,這些“職業退貨人”更傾向於選擇小巧輕便的商品入手。“職業退貨人”與部分快遞公司達成“默契”,騙取退運險的“生意經”基本上也實現了閉環。

亟須打擊灰黑產

業內人士認爲,薅退運險“羊毛”非小事,尤其是利用退運險牟利的行爲,損害商家、險企、消費者等多方利益,破壞電商行業生態。因此,電商平臺、險企、司法機關等相關主體應多方位打擊利用退運險非法牟利的行爲。  某財險公司相關業務負責人表示,目前險企防範利用退運險牟利的舉措主要有兩個:一是利用建立在大數據基礎上的反詐風控模型,阻止數據異常的用戶投保;二是堵住“價差”漏洞,規定退貨只能使用指定的物流公司上門取件,或者根據實際發生的金額,將理賠款賠付給商家,從而避免理賠款流入“羊毛黨”。但他同時表示,是否指定退貨方式、物流公司以及理賠款賠付方式,關係着消費者體驗,執行過程中還需要考慮多方面因素。  利用退運險牟利不僅給商家等主體帶來麻煩,也可能給自身帶來法律風險。康德智庫專家、上海恆隆律師事務所律師邵文利表示,從法律角度看,利用退運險牟利的行爲確實存在諸多風險。首先,如果這種行爲導致了非法佔有他人財產或欺詐商家,那麼就有可能被認定爲詐騙罪。根據相關法律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會面臨刑事處罰。  其次,即使這種行爲沒有構成詐騙罪,也可能因違反平臺規定或相關法律法規而受到處罰。例如,電商平臺可能會對這種行爲進行封號、限制交易等處罰;監管部門也可能對這種行爲進行罰款、責令整改等行政處罰。  事實上,全國各地已發生多起退運險騙保案。例如,今年年初,湖南郴州警方便偵破一起惡意申請理賠退運險案件,犯罪嫌疑人通過編造虛假退貨信息理賠退運險3萬多次,非法獲利達20餘萬元。  據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