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藝術家崔旴嵐 引領動態力學雕塑風潮
崔旴嵐的《城市浮游體 雌性-變種》想像着城市上空有着肉眼不可見卻能散發能量的生物。(形而上提供/李怡芸臺北傳真)
韓國著名藝術家崔旴嵐(Choe U-Ram)可說是當代動態力學雕塑藝術的代表,以堅硬的不銉鋼、微型馬達、光熱感應器等看似生冷的素材結合的動力雕塑,有着「靈魂機械」的美譽,彷彿擁有生命的機械裝置引領國際風潮,且成爲許多後起之秀喜歡學習、致敬的對象。
崔旴嵐的作品曾三度榮獲「韓國青年藝術家大獎」,他的祖父亦是藝術家和工程師,是韓國早期汽車「Sibal」的設計研發者,他自己也在藝術、科學、自然、哲學等不同領域進行了具獨創性與深度的創作連結。崔旴嵐童年時就對機械、電腦很感興趣,在電腦還不普及的時候,父親就花了2個月薪水送他一臺電腦;因南北韓關係緊張,時時發佈軍事演習,崔旴嵐就曾描繪機器人,想像能保護自己的朋友家人。
崔旴嵐的《金色翅膀》是對臺灣的想像與獻禮。(形而上提供/李怡芸臺北傳真)
崔旴嵐的「靈魂機械」每件都牽涉到數千個精細零件,再輔以動力裝置,讓高氷精工雕塑有了豐富動態變化,彷彿有機生物般的動態,常讓觀衆產生震撼與共鳴。他的作品不僅在視覺上吸引人,更挑戰觀衆對「機械」與「生命」的傳統認知。仿生般的動態將他的創作推演至生物學的範疇,事實上他的每件作品,都有着對生物、生態的想像。
以《金色翅膀》而言,他以臺灣爲想像主體,人類心中萌芽的「希望」長成了繭,隨着時間推移,繭的表面出現了茂盛的樹林和山谷,成爲良善人們的家,並稱之爲「島」,某天看似堅硬的繭裂開了,浮現出金色翅膀,翅膀會在夜裡聽人們的夢再回到繭內,「在島嶼的深處,繭的心臟收集了夢想、希望和想像,會自我癒合並再次閃閃發光」這便是崔旴嵐以臺灣爲想像的獻禮,作品側看,更是一座臺灣島的形狀。
除了2017年在國立臺灣美術館的大型展出,崔旴嵐的《金色翅膀》和《城市浮游體》系列近日正在形而上畫廊展出,與崔旴嵐合作多年的畫廊負責人黃慈美表示,這是首次觀衆可以近距離而非在博物館中以仰角觀看此係列動力雕塑。
《城市浮游體》系列有公、母兩種形態,䧳性外型如花朵,在崔旴嵐的設定中,䧳性會吸收城市能量,雄性則徘徊於雌性周圍,能待雌性釋放能量光,這樣的機械「物種」則會棲息在城市上空,與人類的城市文明與生活有着因果關係。其作品也再次激發了人們對未來藝術與科技融合的無限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