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寫實的藝術世界──陳夏雨雕塑藝術

ART |艾|特|自|造|社

藝術家簡介

陳夏雨(1917年7月8日-2000年1月3日)臺灣近代雕塑家。出生於臺灣台中龍井莊(今臺中市龍井區)。師承藤井浩佑學習雕塑,受其鼓勵參加新文展(原帝展),連續三年入選,並獲得免審查資格。曾爲臺陽美術協會雕塑部創始會員、全省美展”評審委員、臺中師範學校教師,後退出協會、辭去教職及評審委員,創作至80餘歲,2000年病世,享壽82歲。

藝術賞析❶

陳夏雨曾經赴日留學,1938年起接連三年入選帝展後獲得「免審查」資格,在日治時期即享有盛名,爲臺灣早期極具代表性的雕塑家。陳夏雨的作品揉合埃及、希臘、中國古代佛雕的特色,並且接近近代歐日時代精神,尤以其人像最爲人所稱道,他樸質無華的雕塑塑造出上世紀初臺灣女性的典型美,即一種溫柔賢淑又敦厚儉樸的女性類型,散發出恬靜高雅氣質。

裸女之六 雕塑 陳夏雨54.0 x 14.2 x 16.0 cm

藝術賞析❷

陳夏雨於1936年至1943年,師承藤井浩佑,繼承了藤井浩祐“展院派”所強調以精神爲主的造形內涵,將自我思想精神透過作品中所創造的形態加以理想化,其創作着重肌理骨肉平衡勻稱的美感,表現出簡約、單純、唯美的特質,對於面部表情的刻畫,則展現精神內涵的導入。

在創作後期,陳夏雨不再刻意強調肢體的銳化程度,在創作上降低了肢體輪廓線的清晰度,內斂追求生命的靜謐與本質,作品更強調錶現對象的動勢與內在的力量

《勞動者》爲石膏翻銅作品。歇站的姿勢讓右腳成爲身軀的重心,左腳往前屈膝呈現休息的狀態,並與左手握持的鋤具形成三角穩定的支撐結構。擡起的右手與屈膝向前的左腳,上下對稱的構圖,讓勞動者的身軀動勢更加明顯,結構上打破完全的靜止而帶有動勢,並呈現勞動者片段的休息和即將重新工作的狀態,精湛的人體解剖學知識,人體比例準確勻稱,在陳夏雨作品中多爲女體造型,本作品《勞動者》以男性姿態呈現,甚爲稀有。

回顧作品創作的1951年,臺灣社會緊張不安定。作者將勞動者的心情,以內斂平靜的塑造手法細緻的傳遞出來,深刻傳達勞動階層社會現實中的一瞥。這彷彿是作者對自己的期許,又好似對當時社會環境充滿壓力的反向寫照。

陳夏雨先生一生中只留下一百多件作品。保守一點,就算他每天只投入10小時來工作,六十六年中,他最少花了二十多萬小時在工作上,這和他作品的數量是極端不成比例的。由此我們可知道,他是如何苦心孤詣的在建立和打造完全屬於自己的、能爲自己負責的一個唯真、唯善和唯美的王國。

生命短暫藝術恆久。各位藝友如您對本文有所表達請在下方留言。我們互通有無,求同存異。用藝術語言傳達我們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