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醫者,不只看病,更要看病人(林俊龍)

常說「病人的笑容是天底下最美的」,這次臺灣防疫之所以做得這麼好,要歸功於政府的政策、全民健保,以及這一羣心中有使命、有願力的醫療專業人員。(本報系資料照)

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已經二年了,身爲醫師,內心有很多感觸,醫護與醫事人員若非心中有使命、有願力,怎麼會有不顧自身生命健康,勇敢披上層層防護裝備,夜以繼日、前仆後繼地衝上前線與病毒作戰呢?他們爲了救治病人不敢回家(怕傳染心愛的家人),住在醫院宿舍,在專責病房輪值多久,就有多久沒回過家。每次想到他們用自己的生命搶救生命的堅毅身影,就讓我敬佩不已。醫師是一個神聖的專業,我們醫師是爲了病人而存在的。

「專業」(Profession)在韋氏英語字典裡的定義包含:一種公開的宗教信仰;一種實踐宗教信仰的行動;需要專業知識及長時間強力養成的使命;需要長時期密集訓練。意指,專業要跟宗教有一樣的情操,要能利益社會。專業要有一定的尊嚴,一定的高度,要知道什麼該做,哪些不該做,要有分寸。

醫病關係是真誠關懷。醫者的生命價值是無限的,絕不是用金錢可以衡量。而這些珍貴的生命價值,在全球每一位面對新冠疫情挑戰的醫事人員身上,都可以獲得真實驗證。

「醫療」行業的本質,從幾千年前就是如此,一切都「以病人爲中心」,只爲幫病人做到二件事,一是減輕痛苦,二是延長壽命。古今中外,醫療先賢都強調ABCDE五大醫學倫理原則:自主(Autonomy),病人可以自己決定而不是附屬於醫生,一切要聽從醫師的指示;第二是利益病人(Beneficence),對病人有利的事纔可以去做;第三是隱私(Confidentiality),病人掏心掏肺、把生命都交給醫生,所有的秘密都在醫師的掌控之下,所以醫護必須替他保密;第四、無害(Do No Harm):對病人無傷害,想要幫病人,卻反過來傷害病人,就不應該;第五、公平(Equality-Justice):一切平等,治病,不管病人年齡、膚色、種族、貧富,都需一視同仁,醫療不該變成有錢人的特權,貧窮的人同樣需要醫療,人人有醫療的權利。由此可知,醫療是神聖的專業。它的價值就在於人與人之間最真誠的關懷。

然而現今的醫療卻迷失在日益進步的科技之中,電腦斷層、核磁共振、達文西機械手臂、AI智慧醫療等,雖然能協助精準對焦解決病人的問題,但是科技越來越貴而且無法取代最基本的醫病關係。醫師與病人都是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可分爲三種層次,第一是不造成傷害,第二是尊重,第三則是去幫忙。身爲醫者,最低層次是做到法律上應該做的最低限度,第二個層次要維持倫理道德,要去尊重、不傷害病人,但最重要的還是第三個層次,要伸出援手幫忙病人。世上所有的法律條文,都沒有規範醫者要去幫忙別人,但醫療工作的本質,就是助人。

最古早的醫療,沒有先進的檢查儀器,從事醫療就是簡單的一對一,美國諺語「One ill, one pill, one bill.」就是描述,醫師對病人看一種病,給一種藥,一張帳單,這是醫療黃金時期(golden days of medicine)最單純的醫病關係。開始設立醫院收治病人之後,因爲一開張就產生費用,經營一家醫院要顧慮到效益,才能永續經營。

以影像醫學科爲例,一臺X光機,技術員或行政可以每15分鐘排一個人檢查,對儀器來說這是最符合效益的安排,最好的利用率,機器很貴,會折舊、要維修,得要讓它符合成本。例如有個從瑞穗來花蓮看病,一趟搭計程車往返費用就要三千元的弱勢病人,醫院卻爲了當日已經排滿受檢病人,請他明天再來,這就背離了以病人爲中心的理念,所以醫院應該在發揮最佳利用率的原則下,還要保有爲病人做彈性調整的餘裕。

現今醫療分科太細,常讓醫師專注在疾病,而忘了疾病的核心是人。「白色巨塔」一詞,就是因爲醫療自我封閉,忘記了醫療的核心價值。所以證嚴上人常常叮嚀醫師們「不要只看病,要看病人」。說真的,看病很簡單,看病人比較難,更何況身心靈都要照顧到,更難!《無量義經》說的:「譬如船伕身有病,若有堅舟猶度人。」甚至要做到「苦既拔已,復爲說法」,完整身心靈的照護。這就是全人醫療。慈濟志工就是我們的榜樣,能夠讓一些手心向上、需要幫助的人,轉變爲手心向下、能去幫忙別人的人,這就是我們努力的目標。

不管是天主教、基督教、伊斯蘭,和佛教一樣,都是同樣的教導——「施比受更有福」,這是宗教的精神。我也希望所有慈濟醫療志業的同仁,能體會到我們是在幫忙病人,得到那一分喜悅;而不是產業鏈的一環。如果只是爲了謀生賺錢餬口,就失去了從事醫療工作的意義,無法永續(Sustainable)。

常說「病人的笑容是天底下最美的」,醫療工作者應把幸福、美滿、快樂留給病人,所有的問題、困難及責任,由我們來承擔,這就是醫者的理念,而在這過程當中,還要獲取心靈的平靜,得到輕安自在,我認爲這就是醫療的本質。

臺灣的健保制度,從稅收撥出來利益人民是臺灣人民莫大的福利,只要出國看看沒有健康保險的國家就能體會這個道理,我個人去過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斯里蘭卡、越南、柬埔寨,就深刻體會到臺灣的健保是多大的福政。這次臺灣防疫之所以做得這麼好,要歸功於政府的政策、全民健保,以及這一羣心中有使命、有願力的醫療專業人員。

(作者爲慈濟醫療財團法人執行長、醫師)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