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馬英九不委屈 於美人的和平太沉重(沈迺訓)

資深媒體人於美人以「無黨籍」身分參選臺北市中正、萬華立委選舉,近日她「委屈的和平就是和平」談話引來各界討論。(資料照,郭吉銓攝)

於美人的「委屈的和平也是和平說」意外引發議論,起因是她爲前總統馬英九赴陸祭祖之旅給予肯定,卻因一句模糊的話意遭到各種解讀,頓失良善原意。

直言之,馬英九赴陸是否受委屈本就見仁見智,至少馬本人應該不這麼認爲,這也說明了爲何於美人的好心沒換來好報。但相同的是,「馬是否受委屈」與「委屈的和平也是和平」,兩者之間都是感受問題而非對錯問題,現在會因意識型態的不同而有不同解讀,也不令人意外。

不可諱言的是,部分人士經常以帶有價值判斷的主觀立場,要求別人符合自己對政治詞彙的定義。

例如,常見有人以「民主」、「人權」、「專制」,來評判特定國家的主權行爲優劣,這次的主題則是換成了「和平」。而部分人士經常把和平片面定義爲別人對己應該理所當然的尊重,對別人的不尊重往往本能的曲解爲敵意,從不思考和平的本質爲何。

在國際關係中,所謂的和平,從來就不會是理所當然,本身就在帶有妥協、容忍、和解、互惠大於互損的前提中進行;如果是要爭出是非對錯,唯一途徑就只有用戰爭解決。

以俄烏戰爭可預見的結局來說,最終的「和平」必然會是以雙方不滿意但暫時可以接受的方式妥協。倘有一方非要就法理爭出高下,那就只能用戰爭結果換來另一種形式和平的存在,如此選擇則更接近於迦太基式的和平。這種形式的和平往往可能維持更長久,但這種和平卻也可能會爲往後的不安與戰爭埋下伏筆,所謂的臺獨主義正有如此傾向。

反對於美人說法的,多數應是崇尚所謂的「美式和平」。例如邱吉爾的「在戰爭與屈辱面前,你選擇了屈辱!可是,屈辱過後,你仍得面對戰爭!」又或是羅斯福的「想要和平還得依靠一流艦隊而不是人爲的仲裁條約」。但別忘了,這兩位英美人士所在的國家,正是不折不扣的戰爭崇拜主義。

英國強盛時幾乎與全世界國家都打過仗,美國更是不遑多讓,立國至今的軍事行動與干預有107場,其中在21世紀超過10場,更不乏爲了美國利益推翻非親美政權的干預行動;更有在聯合國多數國家不支持情況下所發起的戰爭。這種利己主義的美式和平,本身就不值得歌頌,臺灣也不應成爲下一個美式和平的試驗領域。

想要去定義他人的「和平」與否,不僅對創造和平沒有幫助,更可能誤解了和平的意義、濫用和平的功能。

於美人至多隻能說是把和平形容得太沉重,臺灣人民真正要小心的,是那些鼓吹把和平視爲理所當然、失去對戰爭應有警覺的人,後者爲禍遠遠不是前者所能比擬的。

(作者爲自由撰稿者)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