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何妨多一個民進黨版的「九二共識」(李林傑)

本報系資料照片

關於「九二共識」問題,民進黨的「答卷」是愈來愈後退,從「尊重1992年兩岸會談的歷史事實與求同存異的共同認知」,到「九二共識等於一國兩制」,再到「根本沒有共識可言」與「未達成任何共識」,從一張「未完成的答卷」到當下的「拒不交卷」。

就「九二共識」而言,「事件」層面的「面向呈現」是清晰的:來看看海協會與海基會雙方函件的原文。海基會的表述是:「在海峽兩岸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的過程中,雙方雖均堅持一箇中國的原則,但對於一箇中國的涵義,認知各有不同」。海協會的表述是:「海峽兩岸都堅持一箇中國的原則,努力謀求國家統一。但在海峽兩岸事務性商談中,不涉及一箇中國的政治涵義」。這是「事件」本身構成「事實層面」的呈現。

接下來是「詮釋」層面的「面向呈現」,國共雙方對待同一「事件」的主流「詮釋」是不同的:大陸堅持一箇中國,不涉及一箇中國的具體含義。臺灣堅持一箇中國,但同時堅持對一箇中國的含義有不同認知。臺灣方面後來將香港92年談判共識概述爲「一中各表」,強調「各表」。大陸後來將香港共識概述爲雙方「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箇中國原則」,可以簡化爲「各表一中」,強調「一中」。這是國共雙方主流的「詮釋話語」,除此之外,國共雙方的政治人物,基於不同的角度、切入、動機與理由,又陸續爲「詮釋」作出不同的「加註」:如大陸政協主席汪洋版「詮釋」:求一箇中國之大同,存兩岸分歧之小異;國民黨前主席江啓臣版「詮釋」:基於中華民國憲法的「九二共識」;乃至於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版的另類「詮釋」:擱置爭議、「沒有共識」的「九二共識」。

「詮釋」層面的「面向呈現」是五花八門的,但均沒有離棄「九二共識」四個字,不管各種「詮釋」本身相互之間的差異性乃至多元性有多甚,後者也是可理解的,對於同一「事件」的不同「詮釋者」的動機、立場、利益不盡相同,所切入的角度與敘述的重心也不盡一致,造致「敘述」本身的多樣化。但基於「九二共識」的合作一直爲國共兩黨政治關係的基礎,也即是,一定存在某一「價值層面」的「共同可欲」,實現這些不同「詮釋」的「對話」。

事實上,「九二共識」四字,在兩岸的交往與交流中,已經超越了「事件」層次的價值,實現了符號本身的「象徵化」:作爲當下兩岸關係能否春暖花開的通關密碼,其作用與意義已超越了1992年兩岸會談的歷史事實與求同存異的共同認知,而是將自身「象徵化」爲「兩岸關係通關」的「秘鑰匙」,或者說「入場券」,具備了超越「事件」層次而本身自足的「價值」。如趙春山所言,「九二共識」在李登輝時代是進行事務性會談的「秘鑰匙」或「入場券」,在馬英九時代是維持不統不獨不武狀態的「秘鑰匙」或「入場券」。在當下,大陸仍將其視爲合理化「和統、緩統」的「秘鑰匙」,而國民黨也將其定位爲兩岸和平的「入場券」。正是在這些「價值層面」的「共同可欲」,國共雙方得以實現不同「詮釋」的「對話」,達致基於「各自表述之九二共識」的合作。

「九二共識」問題本身不只是「事件」層次的問題,或者說,已超越了「事件」層次的問題;「九二共識」四個字本身,已然比1992年兩岸會談的歷史事實更爲重要,也就是說回顧這一歷史事實、乃至解構這一歷史事實,也無法摧毀「九二共識」的價值,它已成爲一種「象徵」與「符號」。

關於「九二共識」的「詮釋」已有太多版本之「敘述」,而兩岸不同政治人物與學者亦各自「加註」不同的敘事切口與言說重心於其上,而這並不妨礙「九二共識」完成其功能:不同的「詮釋版本」,藉由某一「價值層面」的「共同可欲」,都能實現不同「詮釋」之間的「對話」與「通約」。那麼,何妨又多一個民進黨版的「九二共識」?問題的關鍵不在於「九二共識」本身,攸關它的「詮釋」已然是多樣而多元的。關鍵則在於民進黨能否認識與認可「九二共識」這一和平之「秘鑰匙」或「入場券」的價值:民進黨是真的希望兩岸和平嗎?(作者爲四川大學政治系研究生)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