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新冠疫苗公司走到十字路口:主動收縮還是靜觀其變?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朱藝藝 杭州報道

一石激起千層浪。

近日,有關科興生物“停發新冠項目績效工資方案”文件在網上廣爲流傳,稱其“新冠疫苗已全部停產且目前也無新冠疫苗產品銷售”,該文件落款爲“北京科興中維生物技術公司”(簡稱 “科興中維”)。

科興中維是科興控股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納斯達克股票代碼: SVA)旗下公司,代表產品爲新冠疫苗克爾來福(CoronaVac)。

作爲一款滅活新冠疫苗,克爾來福(CoronaVac)於2020年6月在國內獲批緊急使用,是國內最早獲批使用的新冠疫苗之一。

1月19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致電科興控股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上市產品諮詢電話瞭解詳情,但一直無人接聽。

相比科興中維被曝收縮產線,仍有多款國產新冠疫苗在2023年12月初被納入緊急使用,涉及康希諾(688185.SH)、沃森生物(300142.SZ)、神州細胞(688520.SH)、麗珠集團(000513.SZ)等多家上市藥企。

隨着新冠疫苗市場需求“遇冷”,衆多佈局研發新冠疫苗的企業該如何抉擇?是調整收縮戰線,還是以靜制動等待機遇?

收縮新冠疫苗產線

據科興控股官網介紹,截至2022年底,科興累計向全球60餘個國家和地區供應新冠滅活疫苗克爾來福超29億劑,是全球供應量、接種量最大的國產新冠疫苗。

由於體量巨大,科興中維被曝收縮產線一事,備受關注。

儘管科興中維並未對外迴應收縮產線的消息,不過,中國生物製藥(01177.HK)的一次業務更新電話會,側面透露了些許玄機。

有媒體報道稱,1月15日,持有科興中維 15.03% 股權的中國生物製藥召開業務更新電話會,其間提到,公司認爲近期科興中維事件不會對中國生物製藥財報產生影響,長期來看是利好。

上述會議也透露,科興中維還有其他疫苗在研,多種疫苗在未來5至10年內獲批,工廠和相關設備還有持續利用的價值。

不過,中國生物製藥方面目前對上述會議內容不予置評。

在科興中維之前,也有上市藥企被傳調整新冠疫苗產線。

2023年4月,康希諾旗下負責新冠疫苗生產的上海上藥康希諾生物製藥有限公司就被傳出停產的消息。

“因外部市場環境變化,公司根據實際情況調整了2023年經營生產計劃,決定從2023年4月4日開始暫停產線生產,期限約180天……”,2023年4月,網傳的一份通知中提到。

公開信息顯示,上藥康希諾主要負責重組新冠疫苗(5型腺病毒載體)的生產供應。

康希諾當時對外迴應,上述措施是“上藥康希諾基於目前新冠疫苗需求和市場環境,所進行的一些優化運營決策”。

這一選擇,顯然是基於對其盈利狀況的考慮。

2023年前三季度,康希諾實現營收1.76億元,同比下降75.17%,主要系新冠疫苗產品銷售收入大幅下降,歸母淨利潤則從上半年的虧損8.41億元擴大至虧損9.85億元。

而且,據康希諾披露,2023年前三季度資產減值損失合計約7.87億元,其中2023年第三季度計提約7503萬元,主要爲存貨跌價損失,存貨中就包括新冠疫苗的關鍵物料、半成品及產成品等等。

不過,2023年12月初,康希諾另一款吸入用重組新冠XBB.1.5變異株疫苗獲批緊急使用。

2024 年 1月18日,就新冠疫苗管線的計劃,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康希諾證券部,對方表示,“公司會在充分考慮投入產出比的前提下,進行相關疫苗的研發工作,尤其是對於新冠疫苗,如果需要,會按照國家相關部門的要求,對新冠變異株進行必要跟蹤。”

事實上,早在2023年年初,康希諾就逐步對外釋放將工作重點轉向非新冠疫苗管線的信號。

該證券部人士也提到,“目前公司在研的13價肺炎結合疫苗已完成III期臨牀試驗,正在進行新藥申報註冊前的必要準備工作,預計在2024年正式申報註冊;此外,公司已獲批的四價流腦結合疫苗,也在籌備開展臨牀試驗,擬拓展適用人羣”。

同樣收縮新冠疫苗戰線的還有萬泰生物(603392.SH)。

2022年12月,萬泰生物與廈門大學、香港大學合作研發的“鼻噴新冠疫苗”被納入緊急使用。

不過,2023年6月,萬泰生物公告稱,終止擬投入6億元的募投項目“鼻噴疫苗產業基地建設項目”,並擬將剩餘募集資金5.38億元變更用途用於永久補充流動資金或償還借款。

平臺技術研發轉向

不過,也有藥企表態仍看好新冠疫苗背後的技術平臺優勢,繼續探索相關技術路徑的機會。

如沃森生物於2023年12月初被納入緊急使用的是新冠變異株mRNA疫苗(Omicron XBB.1.5)(“RQ3033疫苗”),是基於公司與復旦大學、上海藍鵲生物醫藥有限公司共同建立的mRNA技術平臺,在一代疫苗即新冠變異株mRNA疫苗(S蛋白嵌合體)(“RQ3013疫苗”)基礎上研發的迭代疫苗。

除了新冠mRNA疫苗本身,沃森生物更看重的是mRNA疫苗技術平臺的先進性。

2023年半年報透露,基於mRNA疫苗技術平臺,沃森生物與合作方持續推進呼吸道合胞病毒mRNA疫苗、流感病毒mRNA疫苗以及針對通用流感病毒的siRNA藥物的臨牀前研究工作。

此外,港股上市藥企艾美疫苗(06660.HK)也看好mRNA技術平臺的儲備前景。

據2023年中報,艾美疫苗在研的國內首款針對奧密克戎株BA.5的二價mRNA新冠疫苗已獲批在巴基斯坦開展III期臨牀試驗,目前該臨牀試驗正處於收尾階段。

“二價mRNA新冠疫苗的研發還在正常推進中,不過目前不是公司的研發重點,公司的重心還是推進基於mRNA技術平臺的其他疫苗管線商業化,因爲這一技術平臺的應用潛力廣闊”,1月18日,艾美疫苗相關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6月,艾美疫苗在研的人用狂犬病mRNA疫苗臨牀試驗申請,已獲CDE受理。

“公司的mRNA狂犬疫苗是國內第一家申報臨牀獲得受理的非新冠mRNA疫苗,技術非常前沿,相關審評會議的流程與以往不同,要求更加嚴格,與會專家達成共識,支持mRNA技術平臺及產品的創新。我們會一如既往地積極與相關機構保持溝通”,艾美疫苗相關人士也提到。

基於mRNA技術平臺,艾美疫苗的研發管線中還有mRNA帶狀皰疹疫苗、mRNA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疫苗等疫苗。

在佈局國產新冠疫苗的藥企中,神州細胞自主研發的重組新冠疫苗(項目代號:SCTV01E-2)也在2023年12月初被納入緊急使用。

“公司新冠疫苗的商業化,會根據國家政策和新冠疫情的情況按需推進,不過應該不會再有大額的研發投入”,1月19日,神州細胞相關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該人士進一步解釋,“公司佈局了先進的重組蛋白疫苗開發平臺,除了已上市的新冠疫苗產品,疫苗在研管線衆多,包括HPV疫苗、多價肺炎結合疫苗、帶狀皰疹疫苗等,後續也會加快推進其他疫苗產品的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