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榮與夢想》:細節處見歷史,宏大不缺真情

作者:李夏至

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劇《光榮夢想》近期在北京衛視和東方衛視首播,作爲“理想照耀中國——國家廣電總局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電視劇展播活動”重點劇目,該劇題材宏大、主題鮮明,不失細節與真實,流動人物中的真情實感打動了不少觀衆

相較於以往注重再現歷史事件的歷史題材劇,《光榮與夢想》更傾向於從人物角度來呈現這段歷史,處處可見“人性”。該劇充分挖掘歷史人物生活工作中的小細節、小故事,使一個個人物形象更具情感厚度和生活溫度,以情動人,產生共情效果。開篇的倒敘方式很特別,由1982年發現楊開慧遺物講起,從老年毛澤東的角度代入,回到1921年,這種看似“穿越”的視角充分考慮了當代觀衆的接受方式,沒有刻意書寫偉人的特殊,更多關注當時的社會情境與人物的選擇。

導演劉江介紹,該劇力圖做到“見人、見詩、見細節、見衝突”。其中一個重點,就是讓黨史中的歷史人物更有溫度,讓重大歷史題材更走心,以平凡的視角去拍偉人。在劉江看來,“偉人”首先是一個“凡人”,也有情感,也會痛苦,只是他在重要關頭做出了“不平凡的選擇”。在第三集中,孫中山先生夫婦爲逃離叛軍追趕,宋慶齡在躲避戰亂的過程中不慎流產,夫人寬慰先生時說:“從此千萬中國人的孩子便是你我的孩子”,三兩句精簡臺詞,便勾勒出孫中山夫婦心繫天下的美好品質

劇中還着重展現了當時複雜而多變的國內局勢,例如呈現了中共一大從會議組織到通過決議、中途臨時更換會址等鮮爲人知的歷史細節。就連描述一大代表開會,都用了不少生動筆墨來呈現截然不同的人物面貌,如自願抄寫綱領至深夜的青年毛澤東,主動接替抄寫工作的董必武,以及心思縝密、提議轉移會議地點南湖王會悟。雖然出現的歷史人物衆多,但劇中幾乎沒有廢戲,對人物的表現大多蘊含深意,臺詞動作乃至個性幾乎都能與歷史有所對照。

值得一提的是,《光榮與夢想》還與多部黨史題材影視劇進行了“無縫銜接”,而多位知名影視演員客串,也爲黨史劇提供了獨特的觀看體驗。在今年的《覺醒年代》中因扮演李大釗而知名的演員張桐,在《光榮與夢想》中繼續出演李大釗,讓不少當時感慨《覺醒年代》沒有續集的觀衆感到大爲“解渴”。曾在《覺醒年代》中出演蔡元培馬少驊,這次在劇中出演孫中山先生,而一衆演技派代表如吳剛飾演陳獨秀,王勁鬆飾演蔣介石,倪大紅飾演黃金榮,聶遠飾演葉挺等,都讓該劇的配角戲值得期待。或許,《光榮與夢想》可以說是電視劇版的《建黨偉業》,而40集的長度並沒有讓戲劇的厚度變薄,而是創作出了一種獨特的黨史劇風格。(李夏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