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耿景海:爲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人才支撐
●培養科創人才,是夯實新質生產力發展根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戰略之舉
●與科技強國相比,我國創新環境欠佳,成爲制約科創人才發展的最大短板,如政策扶持力度不足,“看不見的硬約束”遠強於“寫在紙上的軟激勵”
●革新高校人才培養理念,突破以往側重於專業學術型人才和應用技能型人才培養的模式,構建專業學術型人才、應用技能型人才、科創人才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格局
當前,科技創新日益成爲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力量,科技創新創業人才(以下簡稱“科創人才”)作爲科技創新和創業的主力軍,其培養與成長對國家競爭力的提升具有決定性作用。在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前,我國人才培養與科技創新供需不匹配的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面對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和複雜的國內外環境,加快培養科創人才,爲新質生產力發展提供不竭動力,成爲一項極爲緊迫且重要的戰略任務。
(一)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人才是支撐發展的第一資源。新質生產力以科技創新爲核心驅動力,以高技術、高效能、高質量爲主要特徵,其發展壯大離不開高水平科創人才的引領和支撐。培養科創人才,是夯實新質生產力發展根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戰略之舉。
科創人才是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動力源泉。新質生產力並非憑空產生,而是依靠科創人才的智慧和汗水不斷突破、持續創新而來。科創人才不僅是新技術的創造者、新產業的開拓者,更是新業態、新模式的探索者和實踐者。他們具備紮實的專業知識、卓越的創新能力、敏銳的市場洞察力以及勇於承擔風險的創業精神,能夠將科技成果轉化爲現實生產力,推動產業升級和經濟發展。科創人才的集聚程度和質量水平,直接決定了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速度和高度。
培養科創人才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關鍵支撐。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確保國家安全和發展主動權的戰略選擇。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關鍵在於擁有強大的科創人才隊伍。科創人才的自主培養能力,決定了關鍵核心技術突破的進程和成效。只有培養造就一大批具有國際水平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才能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掌握競爭和發展的主動權。
科創人才培養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高質量發展需要依靠創新驅動,而創新的主體是科創人才。科創人才能夠將科技成果轉化爲現實生產力,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催生新興產業發展壯大,爲經濟增長注入新動能。科創人才的創新創業活動,能夠促進經濟結構優化升級,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最終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
(二)
儘管我國科創人才培養取得了顯著成就,但仍然面臨着一些困難和挑戰,這些問題制約着科創人才隊伍的壯大和質量提升,需要認真分析和妥善解決。
人才培養模式相對滯後,難以適應新時代需求。傳統人才培養模式往往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忽視實踐能力的培養,難以適應新時代對科創人才的需求。新時代需要的是具有創新精神、創業能力和實踐經驗的複合型人才,而傳統的培養模式難以滿足這一需求。例如,學科交叉融合不足,學科壁壘仍然存在,跨學科人才培養機制不完善,難以培養具有跨界思維和創新能力的複合型人才;再如,實踐教學環節薄弱,實踐教學資源相對匱乏,學生參與科研項目和創新創業實踐的機會有限,實踐能力培養不足;又如,創新創業教育滯後,創新創業教育尚未全面普及,教師產業經驗嚴重不足,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有待大力提升。
評價機制不夠完善,難以有效激勵人才成長。當前的科創人才評價機制往往過於注重論文發表和科研成果數量,忽視人才的實際貢獻和社會價值,難以有效激勵人才成長。這種評價機制不利於激發人才的創新創業熱情,也不利於培養具有實踐能力和社會責任感的科創人才。例如,評價指標單一化,過度依賴論文、專利數量等紙上指標,忽視人才的實際貢獻、創新能力和社會服務能力。再如,評價體系僵化,缺乏靈活性和針對性,難以適應不同學科、不同領域人才的特點和發展規律。又如,評價結果應用不足,評價結果與人才培養、職稱評聘、項目撥款、獎金分配等方面的結合不夠緊密,難以發揮評價的引導和激勵作用。
培養環境亟待優化,難以充分釋放人才活力。科創人才的成長和作用發揮離不開良好的環境。與科技強國相比,我國創新環境欠佳,成爲制約科創人才發展的最大短板。例如,政策扶持力度不足,甚至存在阻礙人才發展的系統性的體制機制障礙。缺乏針對科創人才的專項政策,存在各種針對科創人才的剛性限制,“看不見的硬約束”遠強於“寫在紙上的軟激勵”,嚴重束縛科創人才的活力。又如,資金投入不足,尤其是對基礎研究和前沿領域的投入力度有待加強。再如,高水平科研平臺和創新創業基地建設滯後,難以滿足科創人才開展科研和創業活動的需要。此外,缺乏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文化氛圍,也不利於激發人才的創新創業熱情。這些問題嚴重製約了科創人才的成長和作用發揮,亟待採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優化科創人才發展環境。
國際人才競爭加劇,高端人才引進和培養面臨挑戰。隨着全球化進程的加速,國際人才競爭日益激烈,發達國家紛紛出臺各種優惠政策吸引全球高端人才,我國在高端科創人才引進和培養方面面臨着巨大挑戰。特別是在一些關鍵核心技術領域,高端人才的缺乏制約了我國科技創新的發展。例如,發達國家對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不斷增強,我國在人才競爭中面臨着更大的壓力。又如,人才引進機制不完善,難以有效吸引和留住海外高端人才。再如,在一些關鍵核心技術領域,本土高端人才的培養數量和質量還有待提高。
(三)
爲加快培養科創人才,爲新質生產力發展提供不竭動力,需要採取一系列有效的對策措施,激發人才活力。
深化科創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提升人才培養質量。革新高校人才培養理念,突破以往側重於專業學術型人才和應用技能型人才培養的模式,構建專業學術型人才、應用技能型人才、科創人才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格局。推動學科交叉融合,打破學科壁壘,鼓勵跨學科研究和合作,建設跨學科人才培養平臺,培養具有跨界思維和創新能力的複合型人才。加強實踐教學環節,加大實踐教學投入,建設高水平的實驗實訓基地。打通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師資交流通道。鼓勵學生參與科研項目和創新創業實踐,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
完善科創人才評價機制,激發人才創新活力。改革評價指標體系,突出創新導向。建立健全以創新能力、質量、貢獻、績效爲導向的科創人才評價體系,重點評價科創人才的科研成果轉化情況、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貢獻以及科技創新能力,克服“五唯”傾向。分類推進人才評價,針對不同學科、不同領域、不同層次的科創人才,制定分類評價標準,避免“一刀切”。強化評價結果應用,將評價結果與人才培養、職稱評聘、項目撥款、獎金分配等緊密結合,充分發揮評價的引導和激勵作用。建立健全人才激勵機制,對在科技創新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優秀人才給予重獎,激發人才的創新熱情和創造活力。
優化科創人才發展環境,營造良好成長氛圍。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出臺更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破除一切束縛科創人才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爲科創人才提供更好的發展環境和保障。加強資金投入保障,加大對科創人才培養的資金投入,特別是加大對基礎研究和前沿領域的投入力度,爲人才培養提供充足的資源保障。建設高水平的科研平臺和創新創業基地,爲科創人才提供施展才華的舞臺,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發展。深化職務成果賦權改革,使科創人員直接從自己的科研成果中獲得經濟收益,允許科創人員先富起來,激發科創人員的創新熱情和科技成果轉化的積極性。建立盡職免責機制,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創新文化氛圍,愛惜、保護、激發科創人才的創新創業熱情。
加強國際人才交流合作,提升國際競爭力。完善海外人才引進機制,放寬人才引進條件,簡化引進流程,爲海外高端人才來華創新創業提供便利條件。搭建國際人才交流平臺,舉辦國際學術會議和科技創新大賽,吸引更多海外優秀人才來華交流合作。鼓勵科創人才參與國際合作項目,支持科研機構和企業開展國際科技合作,積極參與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拓展國際科技合作渠道,與世界各國科研機構和大學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加強國際理解教育,培養具有國際視野、跨文化溝通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科創人才。鼓勵高校和科研機構開展國際交流項目,選派優秀學生和科研人員赴海外學習交流。支持國內高校與國外知名高校聯合培養高層次科創人才。爲海外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環境,解決他們在居留、醫療、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後顧之憂。營造尊重人才、包容創新的文化氛圍,吸引更多海外人才來華髮展。完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爲國際科技合作創造良好的法治環境。
作者系廣東省教育研究院黨委委員、副院長
來源:南方日報
編輯:廣東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