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測臺灣天氣110年!彭佳嶼氣象站大進化 鄭明典:這地理位置太重要了

彭佳嶼氣象新建站房啓動,未來將繼續擴充更先進的氣象、海象觀測設備,精進海、氣象資訊。(圖/記者徐斌慎攝)

記者賴文萱/基隆彭佳嶼報導

被稱爲臺灣北方天氣系統前哨站,彭佳嶼氣象站自1909年以來,就持續進行氣象觀測作業,至今已有110年曆史。中央氣象局今(3)日舉行彭佳嶼氣象站作業110年紀念暨新站房啓用典禮,氣象局副局長鄭明典說,彭佳嶼這裡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是最能夠觀測到颱風最真實原貌的地方,未來該站將繼續擴充更多氣象、海象觀測的先進設備,精進重要的海、氣象資訊。

▲▼彭佳嶼氣象站觀測110年暨新建站房啓動典禮。(圖/記者徐斌慎攝)

彭佳嶼的氣象觀測始於1909年,由當時日治總督府設立彭佳嶼燈臺測候所;1936年爲加強氣象作業新增高空氣球觀測,並將氣象觀測與燈臺業務各自獨立,而設立彭佳嶼測候所。日治之後業務與站名多次更異,於1989年定爲現站名,房舍也曾於1982年大修,但因環境影響與業務擴充,2015年啓動站房整建,歷時4年於今年完成。

今日在氣象局副局長鄭明典、基隆市政府秘書長銅城,及已退休前站主任林清財、鄭溪炘等人的見證下,舉行彭佳嶼氣象站作業110年紀念暨新站房啓用典禮,讓這個守護北海110年的氣象前哨站再現風華

▲鄭明典說,彭佳嶼氣象站有如氣象基準站,能觀測到不被地形影響下的天氣系統最原始樣貌。(圖/記者徐斌慎攝)

鄭明典說,提到彭佳嶼,就會知道一個熟悉的專有名詞「西北臺」,因爲若颱風從彭佳嶼跟基隆之間穿過,變成西北臺,就會對臺灣造成特別大的影響,就氣象來講,彭佳嶼就是參考的基準站,能夠扣除掉地形對臺風的影響,觀測到颱風的原貌。

此外,彭佳嶼位於基隆東北方約60公里處,周遭爲非常重要漁場,也是候鳥過境常經途徑,更位居太平洋西岸海、空航線樞紐位置,因此除了是監測天氣的要點,也爲海上作業與國際航線飛航安全,提供重要的海、氣象資訊。

他也提到,因爲這裡的地理位置真的太重要了,原本交通部長林佳龍也預計親自前來,希望親自見證這個在氣象上有特殊意義的測站、站房啓用,可惜因要事不克前來

▲▼彭佳嶼氣象站的外觀是依照彭佳嶼造型設計而成,同時能抵抗強勁的東北季風。(圖/記者徐斌慎攝)

建築師陳宗陽表示,這次興建的彭佳嶼氣象站整個設計是以彭佳嶼的島嶼型態打造而成的一個地景建築,除了氣象站的造型就如同島嶼一樣,能夠抵抗東北季風的強勁風力,也有特別設計有海蝕洞意象,另外,由於彭佳嶼風力很強,也特別採用雙層窗戶,抵禦強風。在施建過程中要解決材料運送問題相當辛苦,但好在氣象局提供相當多天氣資訊,也控制住天候影響的部分。

基隆市秘書長李銅城則表示,彭佳嶼是基隆市所轄的最北方,這個氣象站新站房的工程,或許以本島來講是小工程,但對彭佳嶼來說是有史以來最大的工程。尤其是想在離島興建站房很不容易,砂石是要一包一包從碼頭運來,再加上施工不能用海水,否則會有海砂屋的問題,因此材料運補非常辛苦。

▲氣象局將在彭佳嶼氣象站持續擴充精進設備,提供更完整的氣、海象資訊。(圖/記者徐斌慎攝)

李銅城說,未來希望盼藉由彭佳嶼氣象站新站房啓用,以及增加更多設施,讓氣象局能爲基隆漁民提供更完整的海象資訊,讓不管是捕魚或是海上作業的安全更加進步。

彭佳嶼氣象站目前增設有閃電落雷偵測設備,現在也正建置岸基測波儀及高空氣象自動觀測系統等先進設備中,另外,還建置有強震儀、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更加重此站在氣象、海象及地震監測的重要性,強化彭佳嶼繼續成爲監測由北往南移動災害性天氣系統的前哨站。

▲彭佳嶼燈塔。(圖/記者徐斌慎攝)

氣象局負責氣象觀測的李育棋組長透露,要到彭佳嶼,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原紀念與啓用典禮規劃於今年6月辦理,均因天氣、海象因素4度延遲。彭佳嶼島上並無一般居民,也無固定海空運航班,駐守人員除與親人聚少離多外,生活所需皆靠由本島運補而來,人員交接時常因天氣因素打亂,有時需延遲數日,此時人員只能靠備用糧食、罐頭度日,感謝島上駐守同仁,竭力守護臺灣北界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