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應力強 逃逸後成強勢入侵物種

臺灣大學森林環境資源學系教授袁孝維。(本報資料照片

埃及聖䴉常被當作商業多樣性展示而引進動物園,和許多水鳥火鶴一樣採開放式圈養,但因爲體型大且適應力強,逃逸後成爲強勢的入侵物種,帶給當地生態許多負面影響

臺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教授袁孝維表示,臺灣最初在1986年於關渡溼地發現6只野生埃及聖䴉,後續在其他溼地陸續發現族羣蹤跡,約2010年做過一次全省埃及聖䴉的普查,統計下來約有600多隻,10年後野生族羣已擴增爲3000至4000只,但因體型龐大適應力強、大量捕食原生種兩棲類及和原生鳥種競逐巢位等。

袁孝維進一步指出,埃及聖䴉在生殖季(約每年4至8月)時大多集中在濁水溪以北,例如臺北關渡、新竹南寮漁港臺中高美溼地等,非生殖季大多在偏南部的地區如彰化、嘉義臺南高雄甚至是東部地區。

袁孝維說,在埃及聖䴉族羣防治上,之前曾試過在卵上噴灑玉米油,使卵中胚胎氣孔堵塞窒息而無法孵化,但5至6月常降下大雨沖刷油膜,且尋找巢窩也耗費大量人力,防治成效有限。

埃及聖䴉在非洲當地是普遍的留鳥,在古埃及王室宮廷文物圖畫中都可見蹤影,是神聖的象徵,然而有人覺得埃及聖䴉不好看,嘴巴死神鉤子,但在歷史上這種鳥並不是害鳥,是他國動物園爲了展示物種多樣和作爲寵物用引進,逃逸後纔對當地生態造成威脅。袁孝維強調,外來種其實是人引入的,這絕對不是牠的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