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買在想像、賣在現實」…如何判斷? 達人:觀察市場共識的一致性

臺股示意圖。中央社記者張新偉攝

投資

在探討這句話之前,首先投資人一定要了解,投資的本質是「交易未來」。

當你預期某家公司明年會賺更多錢,你就會願意提前用更貴的價格買入其股票,反之,如果你知道某家公司明年會虧損,股價就會立即反映市場當下對於未來的悲觀共識。

好東西我現在就想要,「歹咪訝」一定立刻就丟掉,這不僅是股市定理,也是人之常情。

所以投資股票有一個基本的遊戲規則,就是不要戀棧舊愛,一般散戶有個通病,就是你知道某檔股票有個「利多」,就會直覺認爲當「利多」出現時,股價一定會更高。

例如特斯拉(Tesla)即將在10月10日發佈無人計程車Robotaxi的進展,這對特斯拉這家公司來說,當然是值得期待的消息,而有的散戶會認爲等到發佈會結束後,股價一定會漲更多。

但實際上「利多」通常會提前發酵,而發佈會的結果只是用來調整市場預期,例如假設Elon Musk宣佈明年無人計程車隊就會上路,且已經取得相關機關審批,股價確實有可能進一步大漲,但這是因爲公佈的消息遠超過市場期待,因此激發更大的想像空間;反之,如果發佈會只是宣揚相關技術,卻聽不到任何具體計劃,股價反而會遭遇失望賣壓。

但有的散戶會反其道而行,他們認爲「利多」就該有「利多」的效果,殊不知「利多」經常已經提前反應在股價上,而當「利多」真正揭曉時,散戶信心大振,拼命搶進,但主力反而會選在此刻出場,最終股價失去核心動能,利多不漲成爲現實,並引導後續的失望賣壓。

下圖是我截取某檔股票的營收成長率、大股東持股比例、營收/毛利/營業利益、本益比河流圖,投資朋友不妨從這些圖表的對照中揣摩看看,並用來檢視自己的操作進出時機。

特別是要思考爲何大戶會在某個時間點選擇離開?他們離開的時間是否合理?想通這一點,很多關於交易進出時機的問題,相信你也能慢慢摸索出自己的答案,只不過何時能夠稱爲「想像」,又何時該認定爲「實際」?時機的拿捏與判斷,那又是另外一門學問了。

如果問我答案,我會傾向去觀察市場共識的「一致性」,例如市場參與者幾乎全部都看好,沒人看壞,甚至槓桿開到最大,這可能就是「想像」的頂點,在這個階段,參與者甚至會把未來十年、二十年的利多都定價到當下的股價上,最近的例子可以參考營建股,過往的例子可以參考電動車。

如果你身處這個階段,你要記得,就算你再怎麼認同這家公司的美好未來,我認爲至少可以考慮停利部分持股,你不妨想成你已經提前賺到未來數年的獲利,這種想法可能會讓你更堅決一些,而根據我自己的經驗,這種作法雖然會少賺,但還是能避開不少抱過山的悲劇。

※免責聲明:本文僅爲個人投資觀點與紀錄,並非建議。申購前自行評估風險,並詳閱公開說明書。※

◎本文內容已獲 邏輯投資 授權,原文出處於此;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