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觀察|一週年,安徽首創的“共同成長計劃”成績如何?

企業如舟,金融似水。科創企業欲行穩致遠,離不開金融“全生命週期”的滋養滴灌。  2023年6月,安徽省科創金融改革領導協調小組辦公室正式印發《金融支持科創企業“共同成長計劃”實施方案》。全國首創的金融支持科創企業“共同成長計劃”模式“破殼而出”。  何爲“共同成長計劃”?這是按照風險共擔、收益共享的市場邏輯,銀企雙方自願平等協商簽署“貸款合同+中長期戰略合作協議”,創新以金融服務優先權爲基礎的跨週期風險收益動態平衡解決方案,着力促進“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以科技金融創新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  如今,一週年過去了,“共同成長計劃”交出了怎樣的答卷?

位於合肥高新區的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虛擬人技術爲主要業務方向的科技型企業。然而企業處於生產經營起步階段,經營前景較好,但是研發投入較大且尚未盈利,收入難以支撐其發展需要,經營情況難以獲得金融支持。  乘着“共同成長計劃”的東風,去年7月,工商銀行與企業簽訂了一份5年期中長期戰略合作協議,約定未來企業成長後向銀行讓渡“認股權”、“資金優先存放權”等權利,銀行爲其提供100萬元純信用貸款,以“相伴成長”的理念持續加大對企業的金融支持,助力企業科技成果轉化進程,加快市場開拓腳步。  “感謝人民銀行‘共同成長計劃’,有了你們的金融支持,我們企業的發展就會少了很多顧慮,一定能發展得更加快速高效。”企業負責人尚林睿表示,企業給予銀行綜合金融服務優先權,銀行爲企業提供穩定的資金支持,雙方就可以共同成長!  “‘共同成長計劃’成立的初衷是解決科創信貸風險收益不匹配、科創企業融資難的問題,讓科創企業獲得全生命週期的綜合金融服務,支持科創企業做大做強。”人民銀行安徽省分行金融研究處處長季軍說。  “共同成長計劃”,顧名思義,雙方陪伴,一起進步,共同收穫。所以,在協議的支持下,這家科技公司運用工商銀行爲其投放的貸款拓展了特色業務,爲後續獲得合肥市種子基金100萬投資款奠定了基礎,現已研發出TU虛擬人開發引擎、TU虛擬人直播引擎、企業元宇宙部署方案和虛擬仿真實訓實驗室目前已運用到企業及高校,定製化元宇宙展廳即將推出。而企業也向工商銀行推薦了1家下游客戶,工商銀行通過對接確定了該公司下一步500萬元的資金投放,目前合作項目的細節正在洽談中,雙方“共同成長”的合作模式正在逐步完善。  從“識於微時”到“頂峰相見”,於是乎,銀企雙方的信任成本大大降低,聯繫大大加強,合作逐漸深化,實現了金融機構和科創企業的雙向奔赴。

近日,人民銀行安徽省分行聯合省委金融辦、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印發《關於推動金融支持科創企業“共同成長計劃”提質擴面的通知》,通過實施“共同成長計劃+”專項行動,在更大範圍繼續探索開展風險共擔、收益共享的戰略合作。  這可以說是“共同成長計劃”的2.0版本,通過實施“共同成長計劃+”專項行動,着重在股權投資優先權可交易可變現、多業態共享合作、支持科技人才、加強履約保障等方面推深做實。  ——實施“共同成長計劃+專業能力提升”行動,促進金融與科技良性循環。  ——實施“共同成長計劃+業態融合共生”行動,促進金融與產業良性循環。  ——實施“共同成長計劃+零售業務拓展”行動,促進金融與人才良性循環。  ——實施“共同成長計劃+政策保障賦能”行動,着力構建一流科技金融生態圈。  季軍解釋道,針對科創企業高風險、高成長特點,希望在發揮銀行信貸主力作用的同時,注重整合以政府引導基金風險投資爲特點的“合肥模式”資源,引導股權、擔保、保險等多業態加入“共同成長計劃”,推動構建“股貸債保擔”聯動的科技金融服務支撐體系。  “我們將強化銀企戰略互信,深化與科技企業全方位、深層次、寬領域合作,不僅‘雪中送炭’,也要‘長期供暖’,通過‘債權+股權’、‘當期+未來組合’,與企業‘共成長’,形成‘工伴成長’(共伴成長)的銀企共贏良好局面。”工商銀行安徽省分行公司金融業務部副總經理張朋能表示。

在“共同成長計劃”拔節生長的過程中,離不開多部門的同頻共振。  去年,安徽省科創金融改革領導協調小組成立科技、工信、金融等跨部門工作專班,建立“共同成長計劃培育主體庫”,目前已發佈三批推薦企業名單,涵蓋6000多家科技企業。  合肥途鴿科技有限公司就是一家來自培育主體庫的企業,主要爲各種物聯網場景和第三方終端進入全球市場提供全球一站式、安全可靠、高性價比的3G/4G/5G的連接管理和運營服務。  今年5月,徽商銀行與合肥途鴿科技有限公司簽訂了3年期、2000萬元“共同成長計劃”意向授信合作。在戰略合作協議中,銀行承諾未來給予企業多元化金融供給,並可根據企業實際需求確定融資方案,企業則承諾給予銀行未來結算服務、貸款服務優先權。  根植於“共同成長計劃”這片土壤,人民銀行安徽省分行配套設立“皖美伴飛”共同成長計劃專項再貸款和再貼現專項額度合計80億元,定向提供低成本央行資金支持,爲其注入新動能。  如今,這項敢爲人先的“共同成長計劃”已在全省落地開花,截至今年6月末,全省近百家金融機構加入“計劃”,簽約企業突破1萬戶,貸款餘額達到1493億元。  統計分析,從貸款期限來看,由傳統多爲1年內的流動資金貸款改爲中長期貸款,戶均協議期限達2.8年,切實滿足初創期企業中長期融資需求;從貸款額度來看,戶均授信金額突破2800萬元,部分企業授信額度放大約3倍,減少銀行多頭授信和企業“腳底成本”;從利率彈性來看,採用“遠期共贏”利率定價,前期參照LPR的最優貸款利率,後期根據企業經營情況執行遠期利率,減輕企業早期融資負擔。

未來,“共同成長計劃”將在更大範圍繼續探索開展風險共擔、收益共享的戰略合作,加快構建“科技-產業-金融-人才”良性循環的一流科技金融生態,助力科創企業成長壯大。(記者 徐慧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