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銀理財高向陽:三方面推動銀行理財轉型發展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楊希 北京報道

12月21日,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2024年會在京召開。工銀理財總裁高向陽出席了論壇的圓桌討論環節,並就“淨值化下資管機構的策略選擇與能力提升”議題分享了他的思考。

高向陽首先談到,2018年隨着資管新規的正式發佈,開啓了全面“淨值化轉型”的嶄新階段,過去六年來,作爲“淨值化”下新興的資管機構,理財行業不斷在資管生態和客戶需求中尋求新定位。

“起步和轉型階段也不可避免經歷了一些困難和挑戰,尤其是直面了市場波動、淨值波動甚至階段性‘客戶贖回潮’。”高向陽表示,在監管部門的關心支持下,依靠“苦練內功”和“戰略轉型”,銀行理財深入落實資管新規精神,以規範帶轉型,以轉型促發展,實現了迴歸本源、結構優化、提質增效的良好改革效果,迎來了市場規模加速增長、競爭格局全面重塑的高質量發展新紀元。

“特別是隨着今年統一監管、分級分類等政策的持續推進,行業良性競爭生態得到進一步夯實,應對市場波動的韌性得到顯著提升。今年是理財行業發展名副其實的‘大年’,最新規模已經突破30萬億。”高向陽表示。

打造差異化核心競爭優勢

據介紹,作爲工商銀行的全資子公司,工銀理財自成立以來,始終牢記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初心使命,始終把保護投資者利益放在首要位置,不斷提升專業化投研能力,積極發揮“長期資金”和“耐心資本”維護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重要作用,在客戶服務、投研能力、合規經營等方面穩居國有大行理財子第一梯隊,尤其是今年以來管理規模淨增近四千億,在國有大行理財子中率先突破2萬億,穩居四行第一,服務客戶總數突破1350萬大關。

高向陽指出,“產品化、淨值化”是資管新規的核心要義。在當前“低利率、低利差、資產荒、高波動”的大環境下,理財行業資產收益與負債成本之間的匹配難度越來越大,在“淨值化”下市場波動容易直接引發產品淨值波動,滿足客戶低波穩健投資需求的難度和挑戰也是比較大的。

“在這個過程中,工銀理財也在做經營策略和投資決策上的調整,我們剛剛召開了年度策略會和投委會,我認爲,破題的關鍵還是要通過能力提升和策略豐富打造理財公司差異化核心競爭優勢。”高向陽表示。高向陽具體談到了三方面。

第一是進一步強化核心投研能力建設。基於對過去幾輪市場週期的覆盤總結,以及對股債市場走勢的動態研判,理財行業必須堅持穩健配置策略,而多市場、多策略、多資產的投研能力是理財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高向陽認爲,理財公司投研能力提升要從做“廣”、做“新”、做“細”三個方向上發力,做“廣”就是繼續拓展多資產、拓寬固收+投研能力圈,在不同市場環境下靈活選擇佔優資產,通過低相關性的分散化對衝,降低產品淨值波動,比如持續關注海外權益、商品市場、A股紅利、REITs等資產;做“新”就是繼續研發新策略,在國內債市挖掘空間不足、權益市場賺錢效應有限的背景下,積極開發信用債多因子、國債期貨品種套利等策略;做“細”就是繼續挖掘細分領域投資機會,包括金融債比選、信用債比價、熊貓債等,通過積極交易和逆向投資,在低利率時代實現精耕細作。

二是進一步強化流動性風險應對能力建設。理財客戶具有整體投資期偏短、對淨值變化相對敏感等特點,在市場大幅波動中易於出現“順週期”行爲,流動性管理是理財行業的生命線。面對客戶行爲短期化、流動性壓力日漸上升的新形勢,必須進一步加大流動性資產儲備力度,前瞻應對市場調整引發的客戶贖回風險,提前制定市場尾部和極端風險應對策略,密切跟蹤監測組合持倉變化,嚴格開展情景分析和壓力測試,根據市場情況動態調整,並及時與監管領導、集團部門做好彙報和協同,共同堅決守好流動性風險底線。

三是進一步強化產品和營銷能力建設。在市場波動過程中,面對淨值的波動客戶可能不理解,這是完全正常的,必須堅持投教、陪伴與引導的有機統一,加快推動從“單一產品提供方”向“綜合服務提供方”的戰略轉型,以理財爲連接點打通“財富-資管-投行”價值循環鏈,不斷提高理財產品的差異化和適配性。

三方面推動轉型發展

今年以來,國內市場結構性“資產荒”問題極致演繹,這種市場環境將不可避免倒逼理財行業迎來資管新規後的“二次轉型”,這是理財行業共同面對的新課題。高向陽認爲,下一步需要重點從三個方面推動轉型發展。

一是產品結構多樣化轉型。目前理財行業的產品結構不夠均衡,短期限、低評級、母行渠道佔比過高,必須加快推動從“單一產品提供方”向“綜合服務提供方”的戰略轉型,從三個方面大力優化產品結構,也就是調整期限結構、提升中長期限產品佔比,調整風險等級結構、提升含權產品佔比,調整負債來源結構、積極拓展行外渠道,在做好存量低波產品的基礎上,逐步加大中長期限封閉式產品、定開產品的佈局力度,尤其是要圍繞“固收+”探索新策略、打造新品牌,搶抓權益市場機遇,而產品結構優化的關鍵和背後是要實現風險收益特徵和期限收益特徵的正向梯度化,形成對渠道和客戶需求的自然引導,大力提升中長期限、含權產品的投資收益,真正滿足理財客戶多類型、多層次的財富管理需求。

二是經營管理數字化轉型。相比國外成熟的資產管理機構,國內資管行業在金融科技的開發和應用方面仍然相對落後。銀行理財公司具備母行強大的金融科技基因和雄厚的資金實力,在多資產管理、風控運營系統方面探索較多、發展較快,也爲國內資管行業數字化轉型提供了可借鑑的發展路徑,必須進一步以深挖數據價值爲核心,全面打造數字理財業務新生態,促進數字金融與投資管理深度融合,充分利用大數據、雲計算等數字技術,積累理財客戶信息,精準刻畫客戶畫像,通過數字化、智能化手段支持投資研究,建立智能投研、交易、風控等業務系統,不斷夯實數字理財業務新架構。

三是客戶和資產全球化轉型。伴隨我國人民幣國際化、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等舉措的加速推進,資管行業在迎來全球化資金和資產的同時,也將面臨國際巨頭的直接競爭,在巨大的挑戰和機遇面前,國內大資管行業要攜起手來積極擁抱對外開放,發揮銀行理財公司母行在全球化渠道、客戶資源和優質資產供給方面的優勢,共同在全球範圍內開拓優質資產,協同服務好國內外客戶的全球化配置需求,探索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一流資管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