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電動車需有完整配套

工研院與臺灣電力與能源工程協會7日舉行「因應電動車充電發展之電網規劃研討會」,工研院長及臺灣電力與能源工程協會理事長劉文雄(左四)、臺灣電力公司總經理王耀庭(右四)等出席合影。圖/王德爲

工研院和臺灣電力與能源工程協會舉辦「因應電動車充電發展之電網規劃研討會」,就電動車充電併網的策略性規劃、美國智慧移動發展經驗、國內電動車充電發展藍圖、以及國外充電併網案例等進行分享。

工研院院長暨臺灣電力與能源工程協會理事長劉文雄表示,大量電動車導入必須要有完整配套措施,除了便捷充電站與服務外,更重要的是具備相對應的電網系統支援。尤其臺灣地狹人稠,電動車的充電設施建造地點與規劃,必需要有事前的完善策略性規劃,以國家基礎建設的思維來推動。

根據交通部統計,2030年臺灣將累積逾51.9萬輛電動小客車,依工研院在電力使用的估算調查,電動車車主每月平均跑約1,158公里,若以一度電可跑6公里估算,等於一整年電動車充電需使用約12億度電力,可預期將對電網帶來不小挑戰。若能透過需量反應等措施,鼓勵車主避開尖峰時段充電,將多餘電力反饋給電網,不但獲得電費折扣,更可有效協助政府緩解尖峰時段負載。

如此一來車主不再只是電力使用者,更可以是電力產銷者(Prosumers),降低碳排放,協助強化電網韌性。

經濟部能源局組長陳景生表示,建構友善的電動車充電環境,是各國推動電動車發展的首要配套措施之一。爲此,經濟部去年已跟交通部及內政部等單位,啓動跨部會研商會議,通盤檢討電動車充電基礎建設的相關措施與制度,並規劃於所屬國營事業、商業設施、會展中心、水利設施景點、工業區及科技產業園區等區域,帶頭設置公共充電站,目標於2025年前設置慢充422槍、快充334槍。

臺電總經理王耀庭表示,電動車也是未來分散式電力系統中重要的儲能設備,臺電已建立電動車充電設施專用電價,基本電費大減8成,降低用戶固定費用負擔,同時拉大尖離峰用電價差達每度6元以上,引導鼓勵用戶於離峰時間充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