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心計》VS《新聞女王》:大衆追崇的大女主變了

/TVB臺慶劇 《新聞女王》 /

TVB臺慶劇《新聞女王》在本週迎來大結局。飾演女主角文慧心的演員佘詩曼又收穫了一大波粉絲。

不少觀衆稱這位大女主不似內娛職場劇中女主角總沉迷於和男性談戀愛,文慧心有手段、有能力又有魄力,是職場上自帶高光的那個“大女主”。

毫無疑問,《新聞女王》又是一部直戳觀衆爽點的爽劇。何爲爽劇?受盡挫折、打擊的主人公一路逆襲、翻盤,最終實現夢想,成爲人生贏家。 而一路阻攔ta、與之爲敵的“惡人”則遭到報應,絕無好下場。

這樣的爽劇套路屢試不爽。而當下風行海內外的微短劇,則將爽劇的爽法推向極致,“受辱+復仇”、“你虐我,再反悔”的劇集往往有着相當可觀的點閱度。市場機制下,不管是微短劇還是TVB,人物設定、劇情發展都基於對受衆喜好的精準揣摩。觀衆喜歡怎麼爽,他們就讓觀衆如何爽。

/善良的劉三好與腹黑的文慧心/

非常有意思的一個對比,是十年前同爲TVB出品、佘詩曼主演的《宮心計》。這部劇和《新聞女王》一樣拿到過當年的收視冠軍。在某種程度上這也是一部爽劇。佘詩曼扮演的女官劉三好,自幼隨母進宮 ,她遭遇母親“冤死”、被好友背叛,多次被誣陷身處險地後憑藉善良和智慧以及周遭人的幫助,最終都化險爲夷順利過上幸福生活。在這部戲裡,劉三好在稍有差池就會“下線”的深宮信奉“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的人生信條。她的逆襲,簡單來說就是好人終有好報。

不同的是,十年後的《新聞女王》,佘詩曼飾演的文慧心是如何得到她的“好報”的呢?在工作中,她不僅不講新聞倫理,對下屬進行權力傾軋,甚至還爲了拿到獨家素材間接導致他人死亡、受傷。但不管她怎麼暗黑、出格,文慧心最終都能把事情成功搞定。

觀衆們再回看十年前的《宮心計》,反而不再買劉三好的帳。他們會認爲劉三好是“白蓮花”,這樣的人能在深宮活着壓根就不現實。

兩部劇的對比,或許可以爲我們提供一個觀察的切面。過去我們習慣於“讓善良者爽”,現在卻更樂於“讓暗黑者爽”。劇情人設變化的背後,到底又映射着社會心態怎樣的變化呢?

/TVB臺慶劇《新聞女王》/

職場的厚黑學家

在文慧心一步一步向上攀爬的職場爭鬥中,最富爭議性的情節之一,是關於基金會選舉事件的報道。

在劇情中,全港頗具規模的 慈善基金會要推選下一任主理人,候選人有二:分別爲基金會母公司總裁之子、一向以花花公子形象混沌度日的劉先生,另一位則是一直積極操持基金會事宜的葉女士。這一次選舉本身受全港關注,而文慧心所在電視臺關注的理由更是多了一層——基金會也是臺裡重要的贊助商。

不難理解,新聞報道機構應當處於第三方客觀立場,這樣才能在報道強競爭性質的事件中給事件多方均等的發聲機會,盡最大可能還原事態全貌,替公衆去質疑、瞭解涉及公衆權益的事實。即便該基金會是電視臺的贊助商,也不應當爲錢選擇性報道,操縱輿論風向,因爲如果這麼做的話,電視臺便成爲某一上位者的宣傳機構,而非公衆機構,也會失去最重要的公信力。

但在劇中,電視臺兩位大主播已將大部分報道團隊分爲以文慧心爲首的文組與佐治爲首的佐治黨。兩組人馬在策劃該次報道時便選擇了不同的候選人站隊,是以站邊立場去報道“新聞”,而報道新聞的目標,也從爲公衆利益發聲走向期望自己站隊的候選人能贏,進而能爲自己獲得更大層面階級躍升。

以此爲前題的新聞報道中,佐治黨報道的“新聞”是惡意攻擊另一派候選人有性病,此後又攻擊其被家暴。文組報道的“新聞”則是使用化妝術“製造、擴大新聞”,讓有家暴爭議的候選人在公衆前賣慘博取同情。

在這一紛爭中,唯一一個真正在做新聞的配角人物,叫張家妍。不同於醉心權斗的文慧心,張家妍堅持理想,一心只想做好新聞。她一直在積極調查基金會的財務問題。最終,因爲她的男友正是基金會的法律顧問,她通過偷看男友電腦的方式拿到了基金會的財務報表(當然,這在新聞倫理上也有一定問題)。但因爲缺乏話語權,她拿到的爆料根本報不出來。無奈之下,她把素材交給了更有實力的文慧心,期望她幫忙報道。但文慧心卻是將素材當作競爭手段,威脅逼迫另一派候選人退選。

文慧心這樣的做法,最後還是讓觀衆們爽到了:文慧心支持的候選人當選,佐治黨等人非常失落;基金會的財務問題或許被文慧心推選的候選人重查;張家妍男友則激動感恩她沒有揭發該事件——若不是文慧心,張家妍必然因背刺男友而感情破裂。

但這麼做真的沒有問題嗎?新聞機構淪爲權勢鬥爭的工具,新聞媒體不再爲公共利益監督權力,公衆利益將何去何從?

/在這一劇情點,用戶彈幕大多感嘆文慧心用威脅手法逼退劉姓候選人,十分厲害/

編劇隻字不提,觀衆只是大呼劇情過癮——這有問題嗎?

現實的投射

很多人覺得,這有什麼問題?這不就是對暗黑現實的反應嗎?社會中,媒體被權貴肆意操縱;職場上,優勝劣汰、階級制度分明、贏者通吃。

在某種程度上,這確實是現實。

在現實中,也確實有像文慧心這樣的人。但既善於權鬥,能力又強,運氣還好(每次新聞報道方向都賭對了)的“六邊形戰士”,怕是隻存在於劇集中。

比起文慧心,我們可能更容易代入的是張家妍。——一個靠自己盡最大努力只能走到中上位置、或許能力不俗但也不能在競爭中獲得壓倒性勝利、有自己的原則與喜好卻很可能與環境格格不入、處處碰壁的普通人。

從受衆心理出發,我們似乎更希望看到的爽劇,應該是以張家妍這樣的人爲主角,堅持着理想與原則,不願同流合污,最終步步爲營、逆風逆襲,成就一番事業。

然而,經受了太多現實毒打的觀衆們知道,就像劉三好能在深宮中活下來,這樣的張家妍能在職場中勝出,一樣是“太不現實“。身處信奉社會達爾文規則的社會和職場,人們看到太多的勾心鬥角:身處職場,你得提防背刺,警惕閨蜜變敵蜜,使用說話藝術拒絕職場PUA……在這樣的現實中,“劉三好”或張家妍式的人物,何以成功?即便她們逆襲,也可能會是懸浮的,充滿運氣的。唯一的逆襲之路,似乎只能成爲那個積極投入到遊戲中、贏得遊戲、掌控權力的人,成爲那個可以肆意PUA別人、制定規則的人——成爲文慧心。在文慧心的成功之路上,人們能看她一邊逆襲還可以一邊鬥倒別人,不用再去等壞人自己遭報應,文姐馬上就會收拾他們,確實看起來就很爽。

人們不再被劉三好式的逆襲所吸引,而樂於看到文慧心的勝出,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對現實的失望與不滿。人們對成功、公平的渴望,無法在“好人”的身上得到滿足,而只好寄託在“黑化”的人物之上。

在劇中,備受挫折的張家妍最終上了電視臺擁有者方太的牌桌。或許是爲了讓手頭的新聞報道出來,或許是被壓抑太久走向“黑化”,她也不得不選擇加入這場遊戲,成爲順應遊戲規則的“棋子”。

/TVB臺慶劇《新聞女王》/

我們更應該期待什麼

劉三好們被拋棄,文慧心們被推崇。當人們將她被視作令人崇拜、嚮往的大女主,她也體現了人們所認可的某種成功。這是一種世俗層面的“功成名就”,爲此可以不擇手段、拉踩他人。

這樣的成功意味着什麼呢?劇中,文慧心在憑藉出名作——拍攝到 賊王被警察擊斃的獨家新聞而一步步實現階級躍升時,她也同時失去了愛人, 甚至因爲看到賊王沒選擇報警而背上了人命。她獨白也說:如果再回到那天,我寧願沒有拍到新聞,我會提前和愛的人出國,遠離這一切。

這種成功將名利視作唯一衡量標準,也讓人們失去了太多重要的東西:人與人之間的溫情,生活中的確幸,本應堅守的道德與倫理底線……

如果要與很多內地出品的“大女主”劇做對比,文慧心所代表的“大女主”,確實擺脫了一些傳統的女性規訓,她走進了一個“雄競”的場域,替代傳統的成功男士,成爲了那個成功者。

而內地的許多“大女主”,她們還被困在另一種成功中:借力家世、隱藏的身份地位助力,比如她可能是某個上位者的孩子而不自知,比如她自身擁有此前未發覺的隱藏血脈、通過愛情加上一點個人努力,實則獲得一路開綠燈的職場;亦或是更直接地通過外貌逆襲……

我們還可以期待什麼樣的“大女主”?我們還可以期待一些什麼樣的“成功”的人,或者成功的女性?

這取決於我們是否願意以更多元的姿態,去定義“成功”。

她可以像《俗女養成記》中的陳嘉玲一樣,即便年至40歲,無事業無家庭,仍能踏實生活,積極開始人生下半場。她可以不被現實所束縛,即便被上司提醒“不婚不生是她的人生優勢”,她也會因爲自己想擁有腹中孩子去選擇生產;在看到當家庭主婦的表姐被家暴後,溫柔地安慰她,鼓勵她站起來,獨立生活。她的成功,是拒絕社會規訓,在人言可畏的環境下,依舊勇敢做自己,追尋自己想要生活的成功。

/《俗女養成記2》/

她可以像《傲骨之戰》裡的盧卡一樣,努力工作,不卑不亢。她可以擁有成功的事業,也同時擁有真心愛着的男友,但在發現這份愛情建立的基礎還有別的因素時,勇敢地及時放下關係,分手後也仍能以專業態度面對曾是男友的同業。她的成功,是專業做事,真誠做人,不看輕自己,也能客觀看待他人、尊重愛情,也對自己的心誠實的成功……

/《傲骨之戰》/

一部成功的大女主劇,女主確實應當如文慧心那樣獨立、努力,但我們更期望看到能展現多元價值的角色,充滿互助、良性人際關係、真實反應社會問題的劇集。

這裡是C計劃,我們倡導理性、多元的社會,我們期待看到更多多元標準下成功的大女主與大男主。

作者|東瓜

編輯|藍方

排版|番茄

校對|袁振、許栩

最新課程

C計劃思辨閱讀課,可以引領孩子從閱讀、思辨中逐漸掌握思考工具,擁有思辨能力,讓他們能更好應對未來的挑戰。

如果想讓孩子——

懂閱讀,愛思考,善溝通,

會選擇,負責任

可點擊下方圖片體驗我們課程

歡迎掃碼諮詢

回覆[獨立思考]還可領取禮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