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 關鍵在法治與倫理

(新華社資料照片)

幾年前大陸上映1檔商業連續劇《天道》,故事在敘述1位商業高人用「殺富濟貧」的手段幫助貧困農村脫貧的故事。但這決不是1部所謂的「主旋律」作品,而是深刻討論人性、文化甚至是商業的本質與倫理的好戲。

戲中對於中國的「弱勢文化」提出強烈批判。所謂「弱勢文化」是指對於強者的依賴甚至守株待兔的期待救世主的出現,而不去認清世界的本質,不願承擔追求成功所必須面對的風險與責任。中共官方在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五中全會都曾不止1次提及發揮第三次分配作用,促進共同富裕。但是到今年8月時中共中央財經委員會第10次會議將第三次分配納入基礎性制度安排,進入政治議程,提升至新高度。對政治敏感且才經過整頓後的大企業紛紛捐輸表態,動輒千億,這才引起各界的矚目和討論。

所謂三次分配是:第一次分配是指市場按照效率原則進行分配;第二次分配是國家介入,側重公平原則,通過稅收、社會保障支出等方式進行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則是在道德力量的作用下,通過個人資源捐贈而進行的分配。第三次分配是希望彌補前兩次分配後所留下的空白,第三次分配的資源是來自慈善捐贈,並透過公益慈善服務的形式來實踐。

企業家樂善好施,疏財仗義,這在許多資本主義國家並非罕見,也有其深刻的宗教與文化傳統。德國社會學家韋伯就指出,基督教新教革命中「天職」的工作倫理與禁慾主義對近代資本主義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人們努力工作賺錢目的不在於享受金錢帶來的物質滿足,而是榮耀彰顯上帝的能力。

中國商人雖然沒有西歐和美國的新教倫理,而且長期受到壓制,但是明清時期,隨者中國資本主義的萌芽,中國商人也逐漸發展出一套精神價值。才過世不久的歷史學家余英時就指出隨着商業發達,中國在15世紀出現「棄儒就賈」的現象,而許多士人也出自商賈之家。加上宋明理學的影響,「以天下爲己任」的儒家與「慈悲喜捨」的佛教就構成了中國商人的宗教倫理。

中共基於馬列主義認爲資本家剝削工人,取走全部生產剩餘價值,所以很長一段時間敵視資本家,中國近代建立的商人倫理幾乎消滅殆盡。於是在改革開放後,雖然商業蓬勃興旺,但假冒僞劣的產品層出不窮,坑蒙拐騙的花樣推陳出新。諸如毒奶粉、地溝油等事件讓消費者付出慘痛代價,而苛扣工資、壓榨勞工也時有所聞。近年在政府嚴格執法下略有收斂,但是連基本誠信原則都做不到,訴諸道德從事公益似乎緣木求魚。

所以與其高談第三次分配,鼓勵慈善公益,不如完善法治,維持公平健全的市場機制。改良稅制,以公開公正的方式以有餘補不足,實現社會正義。最後,在理論與文化上,重建商業倫理與商人文化,承認商業因風險與創意的合理利潤,消除仇富反富、貪圖小利、畏懼風險的小農心理。達到以上目標再談三次分配纔有意義,否則就走入殺了富、貧不離的死衚衕。

(作者爲退休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