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二次能源轉型 難解「穩定供電」的燃眉之急

「昔有草船借箭,今欲開船運電」,但包括此舉在內的諸多「二次能源轉型」訴求,真能解決「穩定供電」的大難題?圖/本報資料照片

賴清德總統在今年國慶文告中再度宣示,將持續推動二次能源轉型來確保穩定供電,凸顯了他對於前朝能源政策的不滿意,尤其是頻繁停、跳電,導致民衆與企業皆對政府失去信心。經濟部長郭智輝15日則提出「在海外設置電廠,再把綠電帶回臺灣」的新構想,至於運送方法可能是透過船隻或者海底電纜。「昔有草船借箭,今欲開船運電」,但包括此舉在內的諸多「二次能源轉型」訴求,真能解決「穩定供電」的大難題?

今年4月,賴清德總統已提出二次能源轉型的主張,要推廣多元綠能,除了既有的光電與風電,未來將加強地熱、海洋能、氫能及生質能的開發,以強化我國因應極端氣候風險的調適機制,穩健邁向全球「2050淨零轉型」的目標。24小時不到,經濟部把總統口中的二次能源轉型範圍,逕自做了調整,強調將鎖定地熱與小水力發電。經濟部當然不是要打臉總統,而是在可行性考量下的不得不爲。

臺灣四面環海,確實是開發海洋能的絕佳地點,然因海況限制與技術瓶頸,不論是波浪能或潮汐能均僅能供應不穩定的小量電力。花蓮外海特有的黑潮適合作爲洋流發電的應用場域,且有機會提供可觀的基載電力,但現有技術尚處研發階段,大功率且耐腐蝕的水下渦輪機及發電機仍待開發。想要將海洋能轉化爲穩定電力的來源之一,估計十年內難以實現。

其次,生質能的發展因生質物的取得途徑有限,難以大規模擴充,即使將廢棄物(垃圾)燃燒後可獲取的能量計入,淨產出的電力依舊有限。因此,我國近五年生質廢棄物的發電量幾近持平,每年約37億度,佔總發電量的1.4%左右。這也是經濟部在《臺灣2050淨零轉型「前瞻能源」關鍵戰略行動計劃》中,將生質能的2050年裝置容量設定爲1,400至1,800MW的原因,僅較目前(截至今年8月)749MW的裝置容量增加一倍左右。在此規劃下,生質廢棄物發電雖可視爲基載電力,卻無法有效滿足未來新增的用電需求。

另外,能源轉型納入氫能本即不切實際的作法。相對於化石燃料等初級能源,氫能屬於次級能源;氫氣不是天然資源,必須透過初級能源(如甲烷)的重組與轉化,或是電解水,方可取得。因此,氫能電力的成本高昂、效率不佳且不符經濟效益,可勉強作爲補充電力,但不適合充當基載電力。

也許基於上述原因,經濟部強調,二次能源轉型的下個階段,將鎖定可充當基載的深層地熱發電與分散式的小水力發電。然而,這兩種類型的再生能源,要在數年內滿足賴總統對於穩定供電的要求,恐怕也面臨極大挑戰。

經濟部長郭智輝上週受訪也提到,深度達4,000公尺的第一個深層地熱探勘,即將在本月底開始,一旦探勘成功,將可快速複製至其他地點,經濟部也已規劃於四處不同地點進行。至於所謂的「探勘成功」究竟如何界定,經長其實並未說明。一般而言,現地地質是否穩定與地熱蘊藏量是否豐富,皆是決定探勘是否成功的關鍵;緊接着,深層鑽孔執行方式是否成熟、管件機具是否耐受現地的高溫腐蝕性環境,則是技術面必須克服的難題。前述工作的進行不僅曠日廢時,甚至必須依賴選址與定點開挖的「運氣」,不確定性太高,主事單位也就無從給出實現供電的時間點。

小水力發電目前仍處規劃階段,雖然全臺具有開發潛力的川流地點確實不少,但部分業已完成建置;其他新增地點仍須經過冗長的細部評估(尤其是環境影響評估),方能確定各點的建置適當性與發電效益。此外,季節性的降雨量變化、甚至異常的長時間乾旱,均可能影響小水力的發電量。作爲分散式電力來源,小水力發電或可滿足區域性的小規模用電需求,卻無助於解決科技園區及資料處理中心等大戶的缺電困境。

賴總統一再重申政府維持供電穩定的決心,也不斷強調開發多元綠能的重要性,但在總統對於最適合作爲無碳基載電力的核能,迄今不願明確表態的情況下,主事的經濟部也只能先將二次能源轉型的開發項目,先行縮減至已有雛型建置經驗且具擴充可能性的地熱與小水力。然後,又想出「從海外運電回臺」的奇招。只可惜,面對全國用電量將因半導體產業擴廠與人工智慧中心設立而連年增加的現實,欲全面排除核電並僅透過前述兩項能源,達到具迫切性的穩定供電,幾已註定成爲不可能的任務。

穩定供電關乎我國企業競爭力與外商的投資信心,賴總統在能源政策上若「蔡規賴不隨」的心意已決,並容許多方討論核能存續,且真心認同「如果要以空污作爲標準,最好的能源,就是核電」,何不早日宣示「核綠同行」,以安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