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地關愛老年人(多棱鏡)
爲有效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讓廣大老年人更好地適應並融入智慧社會,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聚焦老年人日常生活涉及的出行、就醫、消費、文娛、辦事等7類高頻事項和服務場景,提出了20條具體舉措要求。
這些舉措條條接地氣、暖人心。比如,完善“健康碼”管理便利老年人通行、提高客運場站人工服務質量、提供多渠道掛號等就診服務、保留傳統金融服務方式、政務服務設置必要的線下辦事渠道、推進互聯網應用適老化改造,等等,涉及老年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爲老年人更好地應用智能技術,更充分地分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掃清了障礙。
實踐證明,“新技術”和“老辦法”可以並行不悖。江蘇無錫火車站對沒有微信、不會使用健康碼的旅客,開闢專屬服務通道;合肥部分老年大學特別開設智能手機培訓班,幫助老人克服生活障礙……最近,很多地方聚焦老年人日常生活涉及的高頻事項,做實做細服務,讓老年人在信息化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應該看到,隨着我國步入老齡化社會,老年人將成爲數字時代不容忽視的龐大網絡用戶羣體。幫助老年人積極參與數字化生活,是應對老齡化的題中應有之義。
《實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底前,集中力量推動各項傳統服務兜底保障到位,抓緊出臺實施一批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最迫切問題的有效措施,切實滿足老年人基本生活需要。到2021年底前,圍繞老年人高頻服務事項,推動老年人享受智能化服務更加普遍,傳統服務方式更加完善。到2022年底前,老年人享受智能化服務水平顯著提升、便捷性不斷提高,線上線下服務更加高效協同,解決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的長效機制基本建立。
實現這一美好的願景,社會各方應重視老年人的需求,要加快完善法規規範,切實保障老年人使用智能技術過程中的各項合法權益;要強化相關產品與服務標準的適老特徵,讓智能產品更符合老年人需求;要弘揚尊重和關愛老年人的社會風尚,在社區家庭中給老人更多耐心和幫助,讓老年人更好地享受信息社會、數字化生活的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