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者》北京首映 三代觀衆熱淚推薦"七一必看"

電影革命者》北京首映禮

本站娛樂6月28日報道 由中宣部電影局主抓的“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重點獻禮影片《革命者》將於7月1日登陸全國各大院線。6月27日,電影在北京舉辦影城首映活動,監製管虎、總製片人樑靜、導演徐展雄演員張頌文韓庚、朱梓瑜、周楊洋等共同亮相,導演陳思誠張一白、高羣書,電影《革命者》主題曲演唱者那英,演員孫紅雷張歆藝袁弘李澤鋒、盧靖姍、趙子琪、榮梓杉,青年導演韓天、章笛沙等出席觀影。在電影放映的兩個小時裡,觀衆們追隨百年前革命者們的足跡,在充滿革命浪漫主義詩意鏡頭下,回顧了以李大釗爲代表的中國早一批馬克思主義者們爲救國救民上下求索的激昂征途。首映現場,很多觀衆在觀影過程數度熱淚盈眶,不僅爲百年前仁人志士的上下求索而感動,更爲百年後中國沒有辜負先人之志而振奮,盛讚電影《革命者》在弘揚主旋律的同時,更拍出了有血有肉的歷史人物,講述了細膩鮮活的革命故事,獲贊“主旋律革命浪漫主義巔峰之作”、“中國電影的‘革命者’打破壁壘”、“年輕觀衆七一暑期院線必選!”

電影《革命者》由管虎監製、樑靜任總製片人,徐展雄執導,張頌文、李易峰、佟麗婭領銜主演,彭昱暢、韓庚、李九霄、秦昊、白客、于謙等特別出演,孫浠倫、章若楠、辛雲來、朱梓瑜、張承、周楊洋等主演,集結更多老中青實力演員陣容,匯聚華語電影中堅力量,以黃金製作班底,獻禮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爲中國各圈層電影觀衆獻上一份主題深刻、故事優質、視聽俱佳的獻禮作品

電影《革命者》北京首映禮 管虎

暑期獻禮片《革命者》北京首映管虎“探索新時代主旋律是實驗課題” 張頌文以真心求取真心“先是一個人,然後纔是偉人

6月27日的北京首映現場,監製管虎表示,獻禮片《革命者》是首部聚焦“中國共產主義運動先驅——李大釗”的主旋律電影:“主旋律創作,其實更多是主流電影創作,主流就是大多數人價值觀,就需要讓影片能跟各圈層觀衆打交道,尤其是當下年輕觀衆,如果停留在傳統人物傳記片因循守舊的拍攝方法裡,會很艱難。所以我們採取一種非常規的、實驗性的、多側面的手段去完成這部獻禮作品。”近兩年來,通過文藝作品、電影電視、網絡渠道來回望革命歷程,回顧先輩足跡,已成爲當下青年的愛國新潮流,作爲電影《革命者》的總製片人,樑靜特別表示:“這部電影不止在致敬百年前的革命青年,更在激勵當下的中國青年,我們不希望重複過去的傳統敘事,我們需要打破自己的邊界,重新去創立一種跟當今年輕人對話的方式、一種新的電影語言。”此次在七一獻禮片《革命者》中,管虎作爲監製“以老帶新”傳遞火種,秉持“大事不虛,小事不拘”的創作準則,爲具有新銳視聽審美的青年導演徐展雄保駕護航,在美術指導霍廷霄、攝影指導高偉喆、剪輯指導楊紅雨音樂總監竇鵬的實力加持下,以突破傳統的表現手法及鏡頭語言,以充滿詩意的影像表達和視聽審美,爲觀衆打造了一段波瀾壯闊卻又細膩鮮活的革命浪漫主義史詩。作爲近些年操刀多部重大題材影視作品,對歷史題材、宏大場面具有豐富創作經驗和獨到掌控力的導演,管虎表達了自己的創作初衷:“希望在主旋律創作當中能有藝術上精湛的進步,希望未來的主旋律電影能更多爲觀衆們接受,這是我們的課題,這次也是一次實驗。希望我們這個進取、這個實驗是成功的。”

作爲首部聚焦李大釗個人革命蹤跡的傳記影片,電影《革命者》在注重刻畫李大釗作爲偉大馬克思主義者崇高形象的同時,更爲這位中國共產主義運動先驅注入更具煙火氣,更有人情味的銀幕靈魂,導演徐展雄坦言:塑造大家熟悉的歷史人物雖有挑戰但“創作空間也非常大”,他舉例“比如說大家可能沒有見過李大釗鋼琴,可能會覺得這是不是編出來的情節?但恰恰不是,先生家裡就有一架鋼琴,他就會彈鋼琴。”影片中的這些細節都是基於導演組在考據基礎上做的改編,既符合真實,又有新鮮感。在衆多作品中屢度奉獻出教科書級表演的實力演員張頌文,以真心求取真心,“雖沒有先生偉大的精神、沒有先生崇高的事業,但憑僅有的一點點決心,來觸碰先生冰山一角的靈魂。”在人物塑造上,張頌文和管虎有一個不謀而合的共同願望:“如果演李大釗,就要演成一個人。先是一個活生生的人,然後纔是革命者、纔是偉人。”張頌文坦言,表演中最難塑造的是思想,“我當初很喜歡這個劇本,就是因爲它沒有空泛地去談思想,而是透過先生的日常工作、生活,透過他的發言,透過他跟同事、家人在一起的細枝末節,來從中傳遞他的思想,很感謝編劇團隊。”電影《革命者》由管虎親自操刀劇本,首映當晚,影片的其他三位編劇吳兵、張珂、京瑜也出席現場。影片的非線性多視角敘事給觀衆留下深刻印象,也讓這部主旋律影片在同類題材中別樹一幟,作爲電影創作的核心參與者,又作爲成片的第一批見證者觀看首映,編劇們直言“最大的感受是驚喜,美術、攝影、剪輯、聲樂等各元素渾然天成,讓文字一步步走到影像。”而爲影片這種獨特敘事方式保駕護航的剪輯指導楊紅雨直言“這種純粹的情緒性的剪接特別過癮,這個電影就像一首詩,它不是一個敘事,它是一首純粹的詩歌。”此外,很多觀衆都表示對電影音樂印象深刻,音樂總監竇鵬表示最大的創作源泉就是片子本身,更笑稱“雖然我一直到最後都在拖時,但還是順利完成了,很享受和導演監製一遍遍不停打磨的過程,非常過癮。”面對這套黃金班底,監製管虎表示“《革命者》這一部電影,動用了6—8部電影的操作方式和資源,如果沒有一個共同的信念,這個電影就堅持不下來,這就是信仰的力量。”

電影《革命者》北京首映禮 張頌文

那英獻唱主題曲《國際歌》贊“今年最好看主旋律” 破壁創新獲業內肯定“革命浪漫主義巔峰之作”

在北京首映觀影結束後,導演陳思誠率先發言,他激動表示:“這麼一部主旋律電影完成到這個程度真的是出乎我的意料。第一是影像,第二是表演,第三是剪輯,特別是鏡頭語言的表達及商業電影中意象化的處理,讓這部主旋律影片非常好看,但又比商業電影更深刻更感人。”導演張一白更是直抒胸臆:“很久沒有看到這麼蕩氣迴腸的電影了!我覺得就是那句話——相信,只有相信相信的力量,才能拍出這麼一部電影,我們拋頭顱灑熱血的先輩所希望看到的世界、希望看到的生活,才能夠被今天的我們所看到。”作爲同樣把主旋律影片挖掘出新意的電影《風聲》導演高羣書在看片後感慨良多:“這是中國電影史上非常值得記載的一部革命浪漫主義電影,是一個革命浪漫主義的巔峰之作。”他對影片《革命者》給予了盛讚:“它已經打破了國界、打破了各種符號、打破了各種立場,不僅僅是一部電影,更是一首史詩!”青年導演韓天表示:“剛纔我看電影的時候,縈繞在腦海中的都是一句格瓦拉的話,‘我想革命是不朽的’,我想這部電影很好地見證了這個不朽。”青年導演章笛沙發言稱:“這部電影從看完到現在,我依然沉浸在那種感動裡,片尾的每一句“我相信”說出來的時候真的是超有力量,像一記重拳打到了我心上。”

電影《革命者》以李大釗的革命足跡爲核心,輻射出不同階層、不同身份、不同羣體的多層次視角,勾勒出一幅20世紀20年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早期革命者的時代羣像。陳思誠點贊表演:“每一位演員都出乎意料得好,尤其韓庚,完全是顛覆式表演,簡直超出想象!”陳思誠更祝賀張頌文:“我沒想到你等了這麼久,原來在等這麼一個角色,我覺得這是你在表演上最真正意義的代表角色。恭喜你。”孫紅雷和袁弘都對張頌文飾演的李大釗表達了深深敬佩,袁弘更坦言“我想跟頌文老師說,今天看到你演的李大釗,是我近期看過所有的國內外電影裡面,最驚豔、讓我最心服口服的表演。”袁弘表示,從演員職業看,影片裡諸位同行的表演也自己很大啓發,“如何用當下的語境去表演,如何用當下的語境創作主旋律題材,如何去跟今天的觀衆去交流溝通,我覺得這部電影給出了一個特別好的答案。”張歆藝作爲演員身份發言:“這部電影《革命者》,它就像是中國電影的‘革命者’,打破了很多壁壘,創造了一個很了不起的奇蹟!” 演員李澤鋒表示“頌文老師的四兩撥千斤的表演方式讓李大釗我們的革命先烈栩栩如生,我特別感動。”參與影片《革命者》拍攝的年輕演員朱梓瑜和周楊洋表示“三個月以來,更像是守常先生的見證者,在劇組跟隨優秀的前輩們一起拍攝創作,是幸運和榮幸,就像是見證着守常先生的革命蹤跡,伴隨他度過了一段熱血歲月。”特別要提及的是,實力歌后那英爲影片獻唱了主題曲《國際歌》,觀影現場,那英表示“作爲一個普通電影觀衆,不會講話,內心一切澎湃都在歌裡了。”伴隨電影正式公映,這支全新演繹的《國際歌》將於不日公佈,以磅礴的力量演繹出革命者們前赴後繼的蕩氣迴腸。

北京首映線下聯動22城主題觀影致敬先輩革命者 線上口碑高漲“今年最好看主旋律”獲封“七一獻禮片必選”

在6月27日的北京首映的映後交流中,很多觀衆被影片的壯烈而深沉的情緒感染。一位27歲的觀衆更直言自己“哭完了一包紙巾”,在2個小時的時間裡,在銀幕上陪伴大釗先生度過了人生的最後38個小時。對電影《革命者》獨特的敘事結構,很多觀衆印象深刻,紛紛發言表示“作爲主旋律題材電影,有突破,有創新,有表達。”更有人坦言:“剛開始還會對這種多視角的插敘不適應,但越看到後面越佩服導演和編劇,以這樣一種方式回顧李大釗先生的革命足跡是最精巧和恰當的。”很多觀衆表示,電影不僅拍出了李大釗作爲革命鬥士的激昂,更難得刻畫出他作爲知識分子的文人風骨,尤其是“窗前,李大釗先生站在白玉蘭樹下”的畫面很多觀衆留下深刻,“像一幅油畫,拍出了先生的靈魂,拍出了先生的風骨”。在映後交流中,很多影迷對電影的聲畫讚歎有佳,稱在這樣一部主旋律題材影片中,看到了獨有的中國審美和東方韻味,北京郊外的雪夜送別、喧鬧新世界揮灑紙稿的剪影,尤其是麥田裡巨幅紅旗波動充滿了意象美,非常震撼驚豔,“不僅有抗爭的精神,更有革命的情懷”,更有專業影迷指出“光影的運用很有想法,“監獄裡很多場景沒有臺詞,光靠畫面和配樂,就將人帶到了那種深沉幽閉的環境中。”影片中,《國際歌》和《友誼地久天長》兩首插曲被很多觀衆提及,當它們以李大釗在獄中口哨聲和家中鋼琴聲出現,更是帶給觀衆耳目一新的視聽感受。一位資深歷史題材愛好者還發言稱,“將上世紀20年代中國社會狀況還原得很真實,將李大釗如何把普通百姓從麻木愚昧到一點點被喚醒的過程也拍出來了,很多馬克思主義學說理論性的內容也解釋得淺顯易懂,值得推薦給在校學生看!”

6月26日-27日,在北京兩日首映的同時,遍及全國22所城市也同步開啓了爲期兩日的主題觀影活動。作爲偉大祖國的首都,北京和遍及天南地北的各省城市遙相對話,正如百年前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歷程:由一簇簇星星之火,形成點亮全中國的燎原之勢,而最初在中華大地上播下這蔟火種的人,就是李大釗。在全國22所城市參與了主題觀影的觀衆紛紛當起“自來水”,在網上記錄並分享了各自的觀影感受,從這些相隔萬里的文字中能感受到一種共同的情緒——每個人都在被李大釗先生崇高的革命理想和偉大的精神品格所震撼。一位蘭州的網友發佈了一份非常真實的觀影體驗:“心情久久不能平復,看完電影回家,小區門口也掛上了國旗。路上有燈,萬家燈火通明,想對守常先生說,因爲你們的相信,纔有今日之中國。這安寧,是你們守護着的。這幸福,是你們用生命換來的。今日之中國,已然傲立於世界之巔,國富民強,凡赤旗所在之地,人民皆幸福安康。”6月26日,電影《革命者》走進北京大學,爲近千名北大學子帶來了影片的校園首映,一位學生特意在27日的影城首映趕來二刷,表達了他與同學們觀影后的感慨之情:“我們學生們都對張頌文老師塑造的李大釗形象非常喜歡,也深受震撼。在北大的李大釗的雕塑先永遠是擺着鮮花的,這也是我們作爲北大學子對李大釗先生的崇敬,希望帶着這份敬意和鼓舞繼續做好青年學子該做的事情。” 27號的影城首映現場,一位60多歲的黨員,以樸實無華的簡單話語表達了內心的真切感動:“作爲一名老黨員,這部電影是我到今天爲止,這輩子看過最好看的主旋律電影,感謝!”發言過程中,這位黨員起身脫帽,向大釗先生和先輩革命者們致敬。一位退伍軍人發言稱,“看電影時喚起了當初參軍入伍的那份信念,感謝各位主創把曾經的歷史又鮮活呈現在我們眼前,讓我們重溫那段光輝歲月。一位擁有留學經歷的10年黨員稱,電影讓自己熱血澎湃,“真正在國外生活以後,才越發真實感受到我們的國家在向好的發展並且越來越好。”6月26-27日這兩天,在由北京輻射開來的主題觀影活動中,全國22所城市的幾萬名觀衆參與了各地的提前觀影,他們中有頭髮花白的老黨員、有正值青春的年輕觀衆,更有臉龐稚嫩的少年學生,在觀影過程中都數度熱淚盈眶,被革命志士的激昂熱血而感染,盛讚影片“是看過的主旋律電影裡最特別的一個,不分老少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