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下修至1.56% 科技業:政府該設法讓製造迴流

科技業盼望政府提出方案能讓他們迴流,這樣纔有助GDP的增長。(圖/ 東森新聞)

記者張煌仁臺北報導

面對主計處(14)日下修今年的國內整體經濟成長率至1.56%,其結果最終連保2的機會都沒有。對此,科技廠商紛紛表示,臺灣的經濟本質並沒有大家想像中的那麼差,不論是全世界各國要尋找高科技產品第一站就是來到臺灣。而既然臺灣的產品不錯,相對企業經營能力也不差,那其所創造的價值競爭力爲什麼沒有回饋到國家的GDP表現上,這是政府該去思考的問題

某科技大廠高階主管就表示,臺灣整體產業目前在國內接單,國外生產比例已經超過一半以上。再就最具競爭力的資通訊產品來說,其比例更高達90%以上。這些生產的營收雖然對於企業而言財報表現有所幫助,但是對於回饋到臺灣GDP的發展上卻難以凸顯出來。因此,當前政府要挽救GDP持續下滑的情況,就是要讓企業能夠願意將製造迴流到臺灣來,未來纔有機會幫助GDP的成長。

而要企業願意將生產迴流到臺灣來,政府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在於土地資本、以及勞力上。某家以代工生產爲主的科技公司總經理就表示,就這3項企業的投資條件來看,科技廠商的資金從來不求政府幫忙,而土地的取得在臺灣也相對容易,只有在勞動力的招聘上目前的確碰到了很大的麻煩。不過,這不是臺灣獨有的問題,就連新加坡目前也碰到了相同的瓶頸,而政府就該去學習別人這部亙該如何解決。

在瞭解了這次主計處一口氣下修的國內的GDP到1.56%之後,各科技產業的高階主管紛紛指出,臺灣在不論經濟學人或瑞士洛桑管理學院的投資排名中,不但在全世界,更是在亞洲名列前茅的國家。但是,卻爲什麼無法反映到經濟的成長上,這其中一定有「斷鏈」的地方。政府該去做的應該是找出這段鏈的主要原因,這纔有機會讓經濟成長起死回生。

►►►關注2016,邀請讀者加入《ETtoday筋斗雲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