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天熱到中暑怎麼辦?這三個中暑急救方法要牢記!
猶記得去年打破高溫紀錄的夏季,全國各地頻頻出現嚴重中暑致傷、致死案例,今年的“酷暑天”也已到來,這三個中暑後的正確急救方法,一定要牢記,關鍵時刻真的能救命!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中暑雖然是人盡皆知的疾病,但很多人中暑卻還不自知,直到暈暈乎乎倒下了,才驚覺:“啊,我中暑了!”
那我們應該怎麼判斷自己是不是中暑了呢?我們需要從兩個角度去做綜合判斷。
首先是症狀,比較典型的中暑症狀有:
體溫升高:中暑時,體溫會明顯升高,通常超過38°C(100.4°F)。如果懷疑自己中暑,應立即測量體溫。
頭暈目眩:中暑時,大腦可能因高溫而受到影響,導致頭暈、目眩或頭痛。
皮膚灼熱:中暑者的皮膚會顯得異常紅熱,尤其是在暴露在陽光下的部位。
大量出汗:雖然出汗是身體調節體溫的正常反應,但中暑時,出汗量可能會異常增加。
肌肉痙攣:中暑可能導致肌肉痙攣或疼痛,尤其是在腿部和手臂。
呼吸困難:中暑時,呼吸系統可能受到影響,導致呼吸急促或困難。
噁心或嘔吐:中暑可能導致消化系統紊亂,出現噁心、嘔吐等症狀。
意識模糊:嚴重中暑時,可能出現意識模糊、昏厥或昏迷等症狀。
其次是程度,輕度中暑可以選擇休息自行緩解但是中重度的中暑就要引起重視了,及時處理,必要時就醫,避免持續發展成重症,真的可能要命的!!!
輕度中暑:主要表現爲頭暈、頭痛、口渴、多汗、四肢無力發酸、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體溫正常或略有升高。
中度中暑:除上述症狀外,體溫往往在38°C以上。出現面色潮紅或者蒼白、大量出汗、皮膚溼冷、血壓下降、脈搏細弱等表現。
重度中暑:包括熱射病、熱痙攣和熱衰竭三種類型,也可出現混合型。表現爲高熱(直腸溫度≥41°C)、神志障礙、嗜睡、昏迷等;嚴重者可出現休克、心力衰竭、肺水腫、腦水腫、肝腎衰竭、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等。
萬一中暑了,應該怎麼辦?
中暑急救請謹記三原則:
①“快走”原則:發現中暑後第一時間離開導致中暑的高溫環境,轉移至陰涼通風處;如有空調房也可以轉移,但是溫度不宜過低,23℃左右爲宜,溫度太低可能會導致血管劇烈收縮,引發心血管意外。
②“涼快”原則:中暑後患者體溫會快速升高,這是要想辦法幫助儘快物理降溫,將熱氣散出去。可以使用溼毛巾擦拭中暑者的面部和全身,特別是頸部、腋下、腹股溝等大血管分佈的部位,以加快散熱。也可以在頭部、腋下、腹股溝等大血管處放置冰袋(用冰塊、冰棍、冰激凌等放入塑料袋內,封嚴密即可),以進一步降低體溫。
③“藥快”原則:及時用藥是緩解中暑症狀的好辦法之一。《中暑中醫診療專家共識意見》中指出,中暑的病因是外感暑熱之邪、內因正氣不足,所以中暑後選擇祛暑扶正的藥物幫助救治也是一個不錯的辦法。比如說可以選擇在藿香正氣散方上優化而來的正氣片。正氣片採用廣藿香油、紫蘇葉油,增強芳香化溼、發散風寒的效果;將白朮改爲蒼朮,大腹皮改木香,增強健脾、和胃燥溼的作用,對胃腸更友好;同時,正氣片中的“制半夏+生薑”也較原方中的半夏更安全,尤其是體質更弱,胃腸更敏感的老人、兒童,正氣更安全。
中暑後,這些做法請回避!
中暑後請不要再用這些錯誤的辦法去救人了,可能適得其反給中暑病人造成二次傷害!
❌錯誤一 掐人中 這其實僅僅能起到刺激疼痛的作用,並不能用來急救。尤其對於昏迷患者,掐人中時可能因爲疼痛刺激而引起誤吸窒息,這對中暑昏迷的病人來說是很危險的。
❌錯誤二 猛喝涼水 中暑後需要合理補水,但不可大量喝涼水。大量出汗伴有電解質流失,如果只是大量喝涼水,會導致人體出現稀釋性低鈉、氯血癥,即俗稱的“水中毒”。此時喝水要少量、多次,出汗過多的人也可以適當加一些食鹽進去補充電解質。
❌錯誤三 服退熱藥 中暑發熱的機制與細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發熱不同。中暑導致的發熱是因爲人體的散熱中樞受阻,造成的熱量在體內積聚,不能通過出汗來散發熱量。而退熱藥主要通過讓身體發汗來達到降溫目的,中暑後身體本來就缺水,再服用退熱藥迫汗外出則導致身體更加缺水,適得其反,還可能加重病情。
參考文獻
[1]徐光勳,張勝男,姚衛海.中暑中醫診療專家共識意見[J].北京中醫藥,2022,41(08):862-864.DOI:10.16025/j.1674-1307.2022.08.009.
[2]中暑後的急救誤區[J].湖南中醫雜誌,2021,37(08):204.
[3]丁瑞叢,王峰,周生花,等.藿香正氣散治療暑溼外感的體會[J].國醫論壇,2022,37(02):55-57.DOI:10.13913/j.cnki.41-1110/r.2022.02.007.
[4]李玉婷,楊放,劉濤,等.基於治療胃腸感染性腹瀉的藿香正氣系列製劑再評價研究[J].中國抗生素雜誌,2023,48(06):657-665.DOI:10.13461/j.cnki.cja.007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