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頻交易遭遇精準治理 部分期貨公司經營承壓

證券時報記者 沈寧 許孝如 魏書光

相對股票高頻交易,期貨高頻交易在國內發展時間更長。今年以來,在交易限制趨嚴和期貨手續費減收政策調整的影響下,期貨高頻交易遭遇精準治理。證券時報記者調研發現,頭部期貨高頻交易商的交易量已顯著下降,隨之帶來一系列行業生態變化,部分期貨公司也因此承壓。

“我們高頻交易客戶的交易量普遍下降30%以上,很多客戶主動降頻、調整策略。今年期貨市場的行情還可以,短線波動比較大,否則高頻交易量可能會下降更多。”華東地區一家期貨公司人士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另據期貨業內人士介紹,幾家海外高頻交易商的交易量降幅更大,有些甚至腰斬。

日益趨嚴的交易限倉、申報費門檻變低以及手續費減收政策調整,讓期貨市場中的高頻交易者面臨挑戰。

據瞭解,各家期貨交易所對相關品種的投機交易均有單日交易限額規定。此外,近年來,交易所還陸續對部分期貨、期權品種收取申報費,這對期貨高頻交易可謂精準治理。

申報費是指期貨交易所對客戶在交易期貨、期權合約時產生的信息量(報單、撤單和詢價指令)收取的費用。申報費按照客戶信息量水平分級收取,且參考報單成交比。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上月,大商所、鄭商所、廣期所同日官宣自10月25日起對多個品種期貨期權交易收取申報費。

“總體看是越來越嚴格,原先申報費的起收門檻是幾萬手,現在降到了4000手。高頻交易報撤單數量通常比較多,收取申報費等於提高了交易成本,很多策略日內交易做多了就沒法做了。每個品種也不太一樣,像集運、碳酸鋰、鐵礦石等都是交易所重點關注的品種。”有高頻交易商稱。

雖然頭部高頻交易商因監管新規受到很大影響,但一些中小高頻交易商通過隱秘操作,採取多賬戶模式以規避監管。“頭部高頻交易商主要是外資機構,採用單賬戶合規操作,交易量受到很大約束。但有些中小高頻交易商會採取多賬戶方式,日內做完一個賬戶的額度再換下一個,當然這種做法要求不同賬戶間策略有所區分,否則很容易被交易所認定爲實際控制關係賬戶。”該知情人士說。

今年1月,多家期貨交易所下發了2024年交易手續費減收方案,交易所認定的特定程序化報備客戶不納入減收範圍。中國證監會此前就此表示,爲加強交易監管,維護“三公”的市場秩序,2024年各商品期貨交易所將對手續費減收政策進行優化調整,對達到一定標準的程序化交易客戶實行差異化手續費減收政策,並非叫停期貨市場的程序化交易。

“國內前些年CTA(商品交易顧問)產品策略跑在前面的兩家知名機構,今年上半年都出現零收益。”有量化交易機構人士表示,特定程序化報備客戶不再參與手續費減收的影響,已經有所顯現。前些年,因爲期貨公司經紀業務營收的主力是高頻量化客戶,這些客戶成交頻繁、交易量大,交易所返還比例也比較高,對應到量化產品上,也成爲收益增厚策略的主要部分之一。但是,隨着高頻量化客戶的手續費返還取消,產品收益也出現明顯下滑。

宏錫基金合夥人陳迪強表示,針對商品量化CTA提高手續費、報撤單費用等措施,可能是未來行業監管的趨勢。目前政策主要針對高頻類交易,該機構以中長週期趨勢跟蹤策略爲主,整體受到的影響不大。就策略應對層面來看,不能過於依賴某一類策略,特別是高頻類的策略,需要開發一些非高頻類策略,比如像套利、趨勢等多角度的策略來替代,以降低風險。

業內各方對於加強高頻交易監管普遍表示理解,還有機構提出更多建議。

上海一家量化交易機構表示,圍繞市場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發揮其流動性提供及價格發現的核心作用,建議持續加強對市場價格操縱的監管。同時,建議加強市場交易生態建設,鼓勵多元化的市場參與者——包括短期投資者及長期投資者,提高市場自我監督、自我調節能力。

“流動性對市場非常重要,它是市場效率的一部分,也關乎期貨服務實體的能力。如果過度限制短期交易,可能造成市場短期價格發現的有效性降低,讓市場價格操縱的可能性變高。在維護市場公平的同時,也應防止對市場積極流動性的傷害。”上述上海量化交易機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