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侖:別人吃過的苦,沒法給你借鑑
封面圖 | 《愛情而已》劇照
1
問:
馮叔,最近總是聽到有人談理想,想起您的一句話,「追求理想,順便賺錢」。到底什麼是「理想」呢?
馮侖:
的確,大家都愛談理想。我們從進幼兒園那天開始,就頻繁碰上這兩個字。之後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有人會跟我們講這個詞。理想這件事,在我們的生活中,似乎像空氣一樣,哪兒都有。
簡單來說,理想是對美好未來的描述。我們用最樸素的表達方式來描述它,就是「以後要幹什麼」。
我在讀商學院的時候,老師總讓我們把願景、規劃和理想分清楚。老師說,「願景」是沒有時間概念的,也沒有具體的行動目標和計劃,就是一個夢,很虛;「理想」可以稍微畫出一張藍圖;「計劃」則可以有更具體的路線圖。所以做學術的人喜歡用「願景」這個詞。
但是,在我看來,這其實是分不清楚的。幾十年的生活經歷讓我深刻體會到,「理想」實際上就是未來某一件很具體的事情,用來每天激勵自己,讓自己有幹勁。
法國有一位哲學家,夏爾·傅立葉,他的理想是要創造一個未來新社會。他怕自己睡懶覺,就讓僕人每天在他該起牀的時候說:「該起牀了,偉大的理想正在召喚你!」於是他每天起來都特興奮。這個故事給我的印象太深了,所以我也老想這句話。
2
問:
最近一直在看奧運比賽,運動員在接受採訪時,都把拿金牌當作理想。我也看了一些紀錄片,備戰過程中,他們都有很大的壓力,在追求理想的過程中,往往都比較辛苦。那麼,在追求理想的過程中,我們該怎麼面對壓力和痛苦呢?
馮侖:
第一,我不太把壓力和辛苦當回事。
每個世界冠軍都說自己訓練很辛苦,但這其實本來就是該做的事情,老跟別人說苦有什麼用,哪個人不苦?
另外,「苦」這事沒法借鑑,就算知道別人是怎麼苦過來的,當自己遇到同樣的事情,還得再苦一遍。
第二,理想在還沒有實現之前,離現實總是有距離的,這會推動你學習。
有理想的人,學習能力往往特別強,而且不會拒絕任何新東西。從這個角度來說,理想這件事也挺實用的。
我在十幾歲時,曾有過很多奇怪的想法,有一些宏大的理想,於是我就天天看書、琢磨。家人不讓我通宵達旦地看書,我就在臺燈上罩張報紙,偷偷地看。有一次困得睡着了,報紙差點被點着。而且那會兒讀文言文,很多我還讀不懂,就逼着自己硬着頭皮往下啃。
要是沒理想,我哪來那麼大幹勁呢?心裡頭那盞燈一旦點亮,剩下的事我們自然就都會做了。
3
問:
您覺得,實現了自己的理想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馮侖:
追求理想的過程就跟登山一樣。你看着前面的山,好高好高。不走,好像一擡頭就看見了;走吧,發現還挺累。有時候,路上還會碰見死人的事,有的人一不小心,掉山底下了;還有的時候,突然一陣風來,變天了,你還得想是待着還是回去。
所以,追求理想,重點不在於實現,而在於過程。你要敢於爲這個目標去攀登,去行走,其實價值在這兒。
最後你上去了,發現大家都一樣。都到山頂上了,能有什麼不同?不同的是,過程中每個人的表現不同。
我問過王石,「在珠穆朗瑪峰頂上啥感覺?」
他說,珠峰頂上差不多30平米,登頂後在上面待了一會兒,拍了照就趕緊往下走。但是,他也告訴我,在攀登的路上,看到了各種景象,包括一些不知道什麼時候死在半道上的登山者,他們因爲缺氧、失溫、滑墜等等原因而失去了生命。
所以,我覺得一個人爲理想奮鬥,有兩件比達成這個目標重要的事。
第一,這個目標或者說理想對你的牽引,讓你有方向感,這很重要。
第二,在追求理想的過程當中,你的經歷,你的獨特的人生體驗,會讓你與衆不同。
我們創辦公司30週年時,幾個合夥人在一起聚了聚,吃個飯,聊聊天。
大家都覺得,當年一起做這個事很值得。雖然企業的發展起起落落,未來的20年、30年裡,也不能保證就一帆風順;但是,大家覺得,我們一起做了自己願意做的事,共同經歷了這麼多事,彼此之間在經歷這些事的時候有了交集,一起經歷並見證這30年裡,自己企業的成長和社會的變化,是非常幸運的。
一個朋友還拿來以前的照片。拿現在和當年一比,我們發現,有人頭髮白了,有人頭髮沒了。不管是頭髮白了,還是頭髮沒了,那都是因爲在做事、經歷、追求目標和理想的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太多,「熬」的時間太長。
總之,在追求理想的行進路上,過程、經歷特別有價值。這就是爲什麼很多人的回憶錄,寫的都不是理想的實現,而是實現理想的路上的見聞、體會以及思考。
這個過程,用個「大詞兒」來說,叫「奮鬥」,用我常說的「小詞兒」,那就是「熬」。「熬」就意味着不是享受,但也不是絕望。
所以,我有時候也說,理想就是黑暗隧道盡頭的光,而實現理想的過程就是在黑暗當中追光的過程。這個過程,人一生經歷一次,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