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梨外銷出現黑心 專家:有人硬凹是蜜鳳梨
臺灣輸至澳洲的鳳梨,當地人痛批,切開後根本是黑心貨,當地連鎖超市也趕忙下架。(資料照片/民衆提供)
農委會近日終將2公噸鳳梨鮮果成功出口至澳洲,但售價是當地鳳梨的3倍。當地僑胞痛批,輸澳的鳳梨切開後根本是「黑心貨」,丟臉丟到國外。對此,「臺農發」坦言,進口商未全程低溫冷鏈運輸造成悶壞致感抱歉。新加坡也爆出臺灣鳳梨內部褐化,品質參差不齊,讓原本支持的僑胞「真心換絕情」。
對此,農業專家「Linbay好油」林裕紘直言,鳳梨採收時若溫度過高,又在貨櫃悶住,果芯外圍會氧化,因此要先把果芯降溫,但在臺灣有此設備的包裝廠很少。另外,他也踢爆,有人拿黑心鳳梨騙日本人是蜜鳳梨,日本人被唬得一愣一愣的。
農業專家「Linbay好油」林裕紘9日受宅神朱學恆邀請,在《朱學恆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網路節目中開直播,暢談鳳梨的前世今生。他首先介紹金鑽鳳梨的起源,也就是臺農17號,是嘉義農試所的張先生所培育出來的品種,張先生也被稱爲「金鑽鳳梨之父」。
而最早種植金鑽鳳梨的農民,則是一位陳先生,是他同學的父親,又好種,非常甜,不咬嘴,一炮而紅,金鑽鳳梨在民雄一帶越種越多。而如果鳳梨還沒熟,顏色偏白會帶酸,同行戲稱是「白玉鳳梨」,其實正常成熟的鳳梨切開是金黃色的。
「Linbay好油」指出,臺灣鳳梨一直以本土市場爲主,直到2008以後開拓大陸市場,到2011大爆發,有時候小三通賣到大陸,比運到北農還要快,下午採收到包裝廠,隔天下午就可以在廈門通關,不需冷藏,雖然運費也不見得便宜,但運到日本要7到10天,還需要冷藏。
至於在外銷其他國家,由於外國人不講究,能吃就好,所以市場最主要是價格因素,一公斤兩三塊澳幣。但是,外銷講究「耐儲、同熟」,可以一次派工採收完畢,金鑽鳳梨並不適合,且大小不一樣,下雨之後還會吸水,變成水浸狀,變成「肉聲果」,不是「鼓聲果」,且不太會回覆,多送去加工廠。至於日本切成小盒販賣,主要是因爲怕品質不穩定,乾脆切開以小盒販賣,讓消費者看到果肉品質,也避免客訴。
但最近出現黑心鳳梨,「Linbay好油」披露,是那家進口商第一次做鳳梨貿易,還不太懂得其中過程所致。他強調,還有人騙日本人那是「蜜鳳梨」,日本人還被唬得一愣一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