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調雨順的悲哀,農民這次會轉向嗎?

農民怨聲載道,紛紛拉出「民進黨不倒,農民不會好」的布條痛批執政黨。(資料照/記者陳家豪攝)

雁默/自由撰稿人。

這次選舉之所以有看頭,是因爲韓國瑜感召了許多綠營支持者,包含飽嘗低薪所苦的年輕族羣,從中產階級跌到中低收入戶的市民,觀光服務業的勞工等。其中,又以嚐盡「風調雨順的悲哀」的農漁民族羣動向,最令我關注。

2018年是農業盛產年,若干蔬果品項因產量過剩而價崩,故而農民怨聲載道,紛紛拉出「民進黨不倒,農民不會好」的布條痛批執政黨,並疾呼擴大外銷管道。臺灣內部的產銷失衡,亦是農民損失慘重的因素。由於現任北農總經理吳音寧頻頻出差錯,反觀韓國瑜任職於北農期間的成績爲農民所稱道,因此這次選舉,高雄農民普遍要求其所屬農會改挺韓國瑜,震驚政壇。

綠營鐵票農民族羣,真的會翻轉檯灣政治嗎?讓我們將農漁業縣市,與其過往選舉數字稍作整理。

臺灣農戶約77.5萬戶,佔全臺戶數之9.1%,其中真正從事農業的戶數爲71.4萬,佔全臺戶數之8.4%。農牧總人口爲281萬人,佔總人口12%,約爲高雄市人口數。農業就業人口爲55.7萬人,佔全臺總就業人口4.9%。

除了臺灣東部地區以外,臺灣農業縣市主要集中於中南部,臺中市的原臺中縣區,彰化,南投,雲林嘉義臺南市的原臺南縣區,高雄市的原高雄縣區,屏東縣。而傳統所謂南部農民綠營票倉,則主要是雲林,嘉義,臺南市的原臺南縣區,高雄市的原高雄縣區,屏東縣五個地區。

韓國瑜的「三山造勢」屬原高雄縣區的鳳山旗山岡山。上屆高雄選舉,藍營票數在鳳山只有綠營的五成四,在旗山只有綠營的三成六,在岡山只有綠營的五成二。本屆「三山造勢」韓國瑜吸引了二十萬民衆熱情參與,選舉結果是否能翻轉,衆所矚目。

五個南部農業地區,在2010年,總票數約250萬,藍營得票數只有綠營的五成六,2014年亦約250萬,藍營得票數只有綠營的五成。

說到農漁民關心的外銷問題,長期佔據農產外銷大宗的前幾名海外地區,是中國大陸,日本,美國與香港。從2013年開始,大陸便是第一大農產外銷地,2017年,農產銷陸突破十億美元。第二名日本在近10年間並無明顯增長,維持在8-9億美元之間。香港波動幅度較大,在3-5億美元之間。所以整體農產品出口成長的動力,就是來自大陸。

韓國瑜所謂「貨出得去」,在農漁產部分的「南南合作」雖也包含東南亞,但那些國家也產多樣性的蔬果,有些國家甚至有國際化的產銷系統,東西要賣得進去談何容易?故而,大陸纔是最主要的生意合作對象。

臺灣這幾年外銷至大陸的農漁產主要爲鳳梨釋迦蓮霧,柑桔,石斑魚等。四項水果類銷陸連年成長,石斑魚則在2014達到高峰後,因遇到大陸內地業者的競爭而出口量下滑,目前出口至大陸的比例佔外銷的七成。

水果類中,第一名鳳梨的出口值是第二名釋迦的兩倍,蓮霧則是銷陸增長率最高的品項。鳳梨出口至大陸的比例佔外銷97.31%,蓮霧佔98.63%,釋迦佔98.72%。這就是爲何鳳梨農在今年跳腳痛批「臺獨工作者」賴清德的緣故。而鳳梨農的怒吼,則成了綠營鐵票鬆動的信號。

所以這次選舉我們不妨關注外銷大陸之農漁產品的若干選區:

鳳梨產地: 高雄大樹,臺南關廟,嘉義民雄,南投名間,屏東枋寮,屏東萬巒,屏東內埔,屏東高樹,屏東新埤,屏東鹽埔

蓮霧產地: 高雄六龜,高雄路竹,嘉義梅山,屏東佳冬,屏東林邊,屏東南州,屏東枋寮。

石斑魚產地: 嘉義東石,臺南七股,高雄永安,屏東林邊,屏東佳冬,屏東枋寮。

另外,因民進黨政府不承認「九二共識」而成爲第一個受災戶的蝨目魚產地臺南學甲,也值得關注。生產無刺蝨目魚的高雄鹽埕,亦可列在觀察清單中。

你應該注意到屏東枋寮頻頻上榜了吧?上屆選舉,枋寮投國民黨的票數,只有投民進黨票數的四成六。但在2009年選舉,這個數字是八成,可見枋寮還是很有機會翻盤的。

上述鳳梨產地,在上屆選舉投藍的票數只有投綠的五成。石斑魚產地,在上屆選舉投藍的票數只有投綠的四成四。蓮霧產地,在上屆選舉投藍的票數只有投綠的四成三。蝨目魚產地學甲,在上屆選舉投藍的票數只有投綠的二成六,鹽埕則有四成一。

韓國瑜出現前,一片綠油油,11月24日之後呢?

誠然,地方首長選舉,參選人個人魅力是很重要的因素,韓國瑜的外溢效應,與農漁民對執政當局的憤怒,就算真能反映在當地國民黨參選人的得票數上,恐怕也程度不一。值得關心的是上述地區這次的投票意向,是否能呈現出一個明顯的大趨勢。

至於,農漁民的轉投效應是否能延續到2020年總統大選,要看韓國瑜是否能當選高雄市長。如果1124後,韓市長誕生,也馬上開始爲農漁民拓展外銷,則會影響其他農業縣市的選民也紛紛倒戈。若韓敗選,則要看他是否會選總統。

農漁民佔比雖然不高,但無可否認,在反對執政黨的社會氛圍裡,農漁民的草根與直白,是左右社會觀感最具衝擊性的力量。畢竟,農漁民族羣屬於最基層人民,社會貧富差距愈大,農漁民就愈弱勢

農戶所得一向比全臺平均每戶所得低,農戶與全臺每戶平均的「所得總值」比值(2013年)約爲0.83倍。大多數農戶屬於「半農」,也就是除了務農也有其他兼職,真正專業農戶只有23%。而農民收入與其真實產出有所落差,因爲農戶所得有一定比例是政府福利補貼。

另外,農戶有人口高齡化的問題,農業人口65歲以上者佔20.5%,與全臺人口結構相較,高了9.3%。因高齡化而使得教育程度在全臺平均值以下,屬教育資源分配的弱勢,又因此而使得農村人口外移,惡性循環。年輕人不願意務農,說到底,主要還是收入不足與產業不夠現代化的問題。所以有大量的半商半農,半工半農。

換言之,打造良好的農業環境,提高專業農戶比例與其所得,有賴於健全的國際貿易系統。故而,賣菜郎說要外銷,外銷,外銷,不但是解決農漁民問題的關鍵,從長遠來看,也可以是健全現代化農業的契機。

一個地方首長能做的雖然有限,但他能在職權範圍內,爲社會不同族羣「別開生路」,並帶來希望。臺灣人民很積極勤奮,有路走就會立刻上路,現在需要的就是開路者。因此韓強調自己心中沒有高牆,只有路,高雄要賺錢,而且要立刻。

賣菜郎的務實主張與庶民語言當然能打動基層農漁民的心,至於其效果大小,就待11月24日來驗證。

熱門文章》►選個「網紅」市長吧!►全臺都一樣!推倒民進黨的颶風:人民想擺脫「老又窮」►「柯P會凍蒜,但不會贏很多」 未來4年會更難做!

►放眼2018大選/點我看【全系列觀點文章】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贊!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