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中最美的風景

(圖/臺北捷運公司提供)

危難讓人看見臺灣另一道最美的風景:在新冠肺炎延燒期間,有一羣人,她們可能是單親婦女、新住民或是高齡志工,發揮民間自主防疫的愛,一布一織,自制口罩套捐助給社會弱勢。透過裁縫手藝,在自助助人的精神鼓舞下,讓弱勢女性得到肯定。

以這次感染確診的醫院女性清潔人員爲例,醫院的清潔工作多爲部分時間、派遣型態,且女性非典型就業比率男性高。以部分時間就業爲例,其中近6成約25萬爲女性。同樣在醫院從事看護工作者,無論本國籍外國籍,放眼望去亦是以女性居多。

這是已浮上臺面的防疫漏洞,但有一類的居家服務者,同樣是女性勞動者居多,亦有可能是防疫破口,此類型包含居家照顧服務員、居家托育人員。因應「長照2.0」,近年政府大幅提升居家服務量能,其中女性居家照顧服務員佔9成,同樣在居家托育人員的女性亦佔9成。

這類經濟不穩定、非典型工作型態的就業弱勢女性,照顧服務的對象有可能是屬於失能、弱勢的家庭。她們亦是常在社區、家庭穿梭服務接觸風險高的人員,如果防疫配備、訓練不足,一旦感染,恐讓病毒在照顧者、受照顧者間相互傳播

呼籲政府在對產業紓困的同時,勿忘社會弱勢與性別缺席角落:一、建議政府務必研議新冠肺炎對性別的影響評估,並建立未來重大事變的性別影響評估及因應機制。

二、請立法院加強監督新冠肺炎特別預算的審查,於勞工紓困及弱勢就業者預算分配,或運用就業安定基金辦理薪資補貼,必須同時顧及性別、年齡、收入、家庭受扶養人口數,且要嚴加註意補貼(助)不重複原則,避免排擠或重疊既有業務與預算。

三、請強化非典型勞動者防疫保護網補償,並及早預防若從事照顧服務者感染或因恐懼暫停工作後的照護人力補足,同時補償方案亦須考量受居家照顧服務者家庭生計

四、女性職業訓練及就業促進的調整:女性多以基層服務銷售、技術員事務支援等人員爲主,無論是職場玻璃天花板、同職不同酬或職業性別隔離,都是職場歧視。藉此疫情產業調整期間,女性就業對策亦應同時調整,不能只有補貼。中高齡就業促進專法通過後,政府更必須有創新作爲,勿淪爲空法

由於臺灣發生醫院內的醫護感染,導致護理師或家庭被拒送便當、租屋的歧視情形發生。因爲從事護理工作者亦以女性居多,過去亦曾發生網路公開詆譭護理職業言語暴力,這已屬職業歧視,除員工關懷協助方案外,建議「反歧視法」(或平等法)應儘速推動。

今年婦女節從性別觀點檢視目前的防疫政策,願能從危機中學習,並得以在疫情平息後建立積極保護女性的制度,亦是有意義的事。(作者爲華夏社會公益協會理事長、前勞委會主任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