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充!預付式消費有了一把“安全鎖”
人民網記者 李平
近年來,預付式消費出現在各行各業。打折送禮物,對消費者來說本是一件好事,可背後的風險隱患也伴隨而來,預付式消費退費難,甚至遭遇商家“捲款跑路”的情況層出不窮。
如何讓消費者既享受優惠,又能遏住“跑路”商家的“七寸”,讓商家誠信經營,成爲一大管理難題。近期,記者針對相關行業及相關信用監管平臺進行了走訪。
“跑路”讓預付式消費出現信任危機
“先生,辦張卡吧!辦卡加入會員,洗一次車只要30元,不辦卡入會,要50元。”洗車場老闆見到記者,笑臉相迎,不斷推銷成爲會員的好處。這家洗車場位於四川省成都市二環路邊一個商業綜合體的地下停車場,只有4個洗車位,但生意卻十分火爆。
這位洗車場老闆告訴記者,繳納300元就可以辦卡,300元可以洗車10次,而不辦卡不加入會員,300元只能洗車6次。在記者之後走訪的成都10多家洗車場,基本都是這樣的情況,有的辦會員需要繳納500元,有的則需要繳納1000元。成爲會員後洗車的價格,有的打六折、七折,有的甚至可以打五折。
“我上次洗車付費的時候,老闆說會員要便宜一半。如果我不辦,價格差異太大,我心裡不平衡;辦了,多交了幾千塊預付消費款,我又害怕他們跑路。”一名正在洗車的消費者說。
記者瞭解到,不光是洗車行業,理髮、美容、足浴、歌廳等行業都有着會員制消費的潛規則,有的一次性預付費用3000元到5000元,高的甚至預付上萬元。一名在足浴行業工作多年的小夥表示,只要顧客願意預付,打折打到什麼程度關係都不大。
一些教育培訓機構也紛紛效仿,音樂、美術、舞蹈、游泳、國學等各種培訓班都施行預付費式的經營模式。記者瞭解到,一些英語培訓班一次性收費達兩三萬元,有的一次性收費甚至達到5萬元以上。
“我給孩子報的美術班,機構‘跑路’了。”9月6日,成都一家著名的美術培訓機構“跑路”,家長們的損失爲幾千元,甚至上萬元。據封面新聞報道,當時家長們統計,受害家長數量超過1000人,金額分別在2000元到10000元不等。
另據紅星新聞報道,僅2024年1月14-16日,成都市“雙減”辦會同成都市市場監管局等部門,邀請校外培訓社會監督員,巡查了武侯區、青羊區等地的校外培訓機構。巡查發現,7家培訓機構存在無證培訓、週末違規開展義教段學科培訓、預收費未全額納入數字化監管等違法違規行爲。
“培訓行業大多都是先交費,後上課。我曾給一家英語培訓交了17000多元,孩子只上了幾天課,老闆就‘跑路’了,在相關部門的協調下,換了部分課,到現在還欠5000多元沒退,電話也打不通了。”一名家長表示,他們一起繳費的家長不在少數,都遇到了這樣的情況。
“跑路”,成爲消費者十分忌憚的一個熱詞。
預付式消費信用監管平臺:4個端口輸入 讓商家在陽光下運行
作爲全國著名的休閒城市,成都也是全國最具經濟活力的城市之一。如何保證消費者在預付式消費中的權利?位於成都市郊的郫都區,率先建立了四川首個預付式消費信用監管平臺。該平臺的建立,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走進成都市郫都區政法委,一個碩大的電子顯示屏映入記者的眼簾。
“這個就是我們的數字指揮中心。”郫都區政法委基層治理科負責人雷佳介紹,郫都區推出的預付式消費信用監管平臺,由商戶端、消費者端、銀行端、政府端組成。商戶入駐時,該平臺通過與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電子營業執照”系統對接,驗證經營商戶的合法性和髮卡資格。消費者充值時,與商戶在線簽署規範的制式合同,減少合同糾紛。充值的費用將由銀行對賬戶餘額進行動態監管。
“我們主要通過4個端口來輸入信息,最終讓消費者明明白白消費、讓商家在陽光下經營。”雷佳表示,郫都區預付式信用體系,依託預付式信用監管平臺線上的監管和專職網格員、行業主管部門線下的巡防、督促,實現對預付商家的經營管理。4個端口分別爲商家、消費者、銀行、政府。
第一個端口爲商家。商家通過商戶端進行平臺實名制註冊,平臺對上傳的電子營業執照進行驗證,並在平臺展示,對外公開。通過驗證證照,避免無證照商家開展經營。
第二個端口是消費者端。消費者直接通過微信小程序“預付監管”進入預付平臺進行充值,爲讓消費者放心,平臺還研發了商家的可信消費碼,可信消費碼從最低級到最高級依次是灰碼、紅碼、黃碼、綠碼,綠碼錶示該商家能進行交易,其他顏色的碼錶示商戶的信息未完善、未開通銀行的監管、安全支付等。可信消費碼如果爲綠色,可以查看到該商家已經完成憑條備案,開通了銀行監管、微信安全支付,通過了證照覈驗,不存在司法涉訴、行政處罰等情況。同時,消費者端還配置了行業制式電子合同,消費者充值購卡前可以先查看行業制式電子合同,覺得沒有問題後再進行充值;而通過微信支付成功後,可查看到雙方實名簽訂的正式生效的合同。平臺還開通了司法區塊鏈存證,並基於區塊鏈不可篡改的特徵,對整個交易過程中所有記錄進行存證。當買賣雙方產生合同糾紛時,消費者可向法院提供區塊鏈存證證書,基層法院、中院、最高院可通過證書在區塊鏈上獲取消費全流程數據,作爲解紛調解的重要依據。
第三個端口是銀行端。在銀行開通監管賬戶後,消費者通過預付平臺將預付資金直接存入商家自己的專用存管賬戶,銀行將對存管賬戶資金的30%進行凍結,然後根據每次消費情況自動進行動態監管,及時解凍存管資金。剩餘的70%資金同樣存在銀行的賬戶上,只要有大額資金異動,平臺同樣會預警,當發生風險時,銀行存管資金可退還消費者,減少損失。
第四個端口是政府端。政府端可查看入駐平臺所有預付商家的充值、消費、售卡、交易、投訴情況。如有商家因地址或者經營類型變更,新辦理了營業執照後,平臺根據和國家市監總局打通的證照驗證系統,給政府監管端發起商戶證照變更的審覈通知,審覈未通過的商戶將不能進行交易。相關部門還對商家發佈預付充值上限、充值項目發佈數量進行了規範,對於不合理的充值項目進行停售和下架。
“沒想到在消費時能夠清楚看到消費合同和消費記錄,比之前由店家單方面消費次數記錄透明多了。”成都市郫都區消費者蘇先生表示,因爲充值辦卡更便宜,之前在健身房和理髮店都辦過卡,結果理髮店辦完卡幾個月後再去時就發現人去樓空了,“平臺能對充值的金額進行資金監管和保險的雙重保障,這對消費者來說是一顆放心丸,再也不怕商家‘跑路’了。”
“我們是一個已經在本地穩定經營10年的托育品牌,受教育跑路輿論影響,家長在消費時會有質疑心理,不敢充值。我們主動接受監管,這樣家長也會更加信任我們。”從事教育培訓的羅老師表示,“入駐平臺後,我們的成單率大概提升了70%。”
記者瞭解到,目前,成都市郫都區已有397家“可信消費”商戶入駐,累計充值金額4000萬餘元,累計交易10.9萬餘次。通過平臺引流,入駐商戶營業額大幅提升,糾紛投訴量較監管前降低近40%。
專家:遏住商家“跑路”的監管平臺 需進一步完善評價體系
如何遏制那些收了預付消費款,還想要“跑路”的商家?記者瞭解到,除了成都郫都區之外,北京、上海、杭州、海口等地也先後採取了各種措施:
浙江省杭州市在國內率先推出了“安心付”模式。它包括週期卡“先享後付”和金額卡“先付後享”兩類功能。使用週期卡,消費者可以先享受服務,再按次或按月付款;使用金額卡,充值資金先存入銀行專用賬戶,只有消費者發出指令,對應金額的資金纔會撥到商家賬戶,就像給資金上了一把“安全鎖”。關店可退,筆筆透明,掃碼購卡更安心。
北京石景山推出了“可信消費”模式。該模式建立了預付資金存管制度,把校外培訓、文體健身等行業納入重點監管,銀行會凍結一定比例的預付費餘額作爲保證金,並在後期根據其信用狀況進行浮動式管理,以加強經營過程的資金監管。
海南海口國家高新區率先試點上線海口預付式消費雲監管服務平臺,讓消費處於全流程監管服務中,爲消費者預付給商家的錢加上一把“安全鎖”。如今,海口已有1.77萬家商戶上線海口預付式消費雲監管服務平臺。
全國律協民委會委員、四川瀛領禾石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張笛律師認爲,預付式消費信用監管平臺的推行,對督促商家合法經營、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具有積極意義。預付式消費信用監管平臺如果要全面推行,建議完善評價體系、資金監管、退費體系等環節。因企業有自主經營權,黨委政府無權強制讓企業必須進入預付式消費信用監管平臺,只能進行引導。此外,市場監管、商務、公安、司法等部門需要各司其職、加強協作、相互配合,預防商家“捲款跑路”,對“跑路”的商家予以懲戒,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