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風暴中的雲南白藥背後:傳統藥企如何實現創新轉型?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林昀肖 北京報道在2023年痛失“中藥一哥”寶座後,2024年雲南白藥又陷入反腐風暴。

不過,這背後暴露的深層次問題不是雲南白藥一家獨有,從當前市場環境來看,傳統中藥企業儼然已經面臨不得不“創新轉型”的時間檔口。

5月初,雲南白藥窩案事件曝光。據媒體報道,雲南白藥原董事長王明輝、原首席運營官兼高級副總裁尹品耀等5人,從2023年初至2024年初先後因同一事項被紀委監委部門帶走調查。據悉,5人被調查或涉及此前雲南白藥收購萬隆控股一事,該收購也是雲南白藥啓動混合所有制改革後的第一起大規模收購案例。

在混改中出現的腐敗問題,從而導致高層大換血,也使得這家老牌藥企面臨的發展前景面臨不確定性。除醫藥反腐帶來的合規壓力外,近年來,隨着醫保控費等相關政策逐漸深化,集中帶量採購政策在全國的常態化實施,給傳統藥企的產品營銷和銷售帶來衝擊。合規壓力、集採承壓、創新能力不足等弊端凸顯,成爲傳統大型藥企在新環境下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例如,老牌藥企石藥集團就在轉型中面臨業績承壓,其2023年年收入增長率也創下5年來新低,股東應占溢利同比減少3.6%。石藥集團2023年成藥業務增速較爲緩慢,神經系統、抗腫瘤、心血管等傳統優勢板塊中,多款產品面臨着專利懸崖到期的或集採降價挑戰。

在集採影響下面臨業績承壓的老牌藥企還有步長製藥,其在本月初下調旗下核心產品腦心通膠囊各規格的掛網價格。腦心通膠囊雖年銷售額高達29.37億元,但步長製藥2023年歸母淨利潤僅爲3.19億元,而高額的銷售費用也成爲制約其盈利能力的一大因素。

面對當前環境下的多重挑戰,加大創新研發投入也成爲傳統大型藥企尋求轉型的主要選擇。

那麼,究竟該如何破局?

合規整頓

5月初,雲南白藥被曝出窩案事件,據云南白藥方面人士稱,王明輝等5人被調查或涉及2017年至2021年間雲南白藥收購萬隆控股一事,該事件正處於王明輝的董事長任期之內。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瞭解,收購萬隆控股是雲南白藥啓動混改後的第一起大規模收購案,雲南白藥在此後一路增持。彼時,雲南白藥將此舉意圖闡釋爲“提升國際化水平,進軍工業大麻業務”。

但實際上,萬隆控股一直以放債爲主營業務之一,且近年來出現借款人債務違約此外,而該收購也未給雲南白藥帶來效益。根據雲南白藥方面披露的數據,2022年,雲南白藥計提商譽減值準備爲5.79億元,主要爲要約收購萬隆控股產生的商譽減值。同時,因萬隆控股部分借款人違約,雲南白藥還計提萬隆控股其他應收款壞賬準備5.38億元。

從雲南白藥此次的“暴雷”事件不難看出,在合規管理愈發嚴格的當下,更多的企業需要進行自我審查。而據21世紀經濟報道不完全梳理,近來,不少醫藥公司高管被查,涉事企業還包括海正藥業、上海醫藥、通用藥業等。而在2023年底,最受關注的案例就提到,上海醫藥作爲國內醫藥流通領域的龍頭企業,有連續三個月來六名高管接連被查。其中,曾任上海醫藥董事長的周軍,上個月已被提起公訴。

反腐事件給上海醫藥也帶來了不小的影響。根據上海醫藥發佈的2023年度業績報告,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602.95億元,同比增長12.21%,主要系報告期內銷售收入規模上升;歸母淨利潤爲37.68億元,同比下降32.92%。其中,工業板塊貢獻利潤21.16億元,同比下降5.04%。

縱觀整個醫藥流通領域,通過行賄、回扣等方式影響醫療機構的藥品採購、壟斷藥品供應等行爲時有發生。

對此,北京大健康法商團隊負責人鄧勇教授日前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指出,藥品生產的高門檻及藥品使用的專業性決定了藥品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必然存在衆多流通環節,我國藥品流通領域各類違法經營行爲時有發生。“無證經營、掛靠走票、僞造藥品採購來源、虛構藥品銷售流向等都是藥品流通領域常見的違法行爲,需要重點關注。”

集採承壓

對於老牌藥企石藥集團而言在轉型中面臨的挑戰不僅僅有合規問題,還有集採承壓、創新能力不足的現實。

根據石藥集團發佈的2023年度業績報告,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14.50億元,同比增長1.66%。而從2019年-2022年,石藥集團每年營收增長均在10%以上,2023年年收入增長率也創下5年來新低。與此同時,石藥集團2023年股東應占溢利爲58.73億元,較2022年減少3.6%。

梳理石藥集團的業務管線不難發現,作爲老牌大型藥企,石藥集團近年來採用逐步退出原料藥、向創新藥轉型的發展思路,成藥業務成爲其主要佈局業務。而石藥集團成藥業務2023年收入256億元,同比增長4.6%,增速較爲緩慢。同時,原料藥、功能食品及其他收入分別下降9.7%、8.9%。

而石藥集團腫瘤板塊營收已連續兩年下滑,其中,中國首個自研長效升白藥津優力®在2022年3月遭遇集採,降價50%,該藥已過專利保護期,多款競品上市將加劇市場競爭;國內首仿鹽酸多柔比星脂質體多美素®,有多款仿製藥通過一致性評價,也將面臨集採降價風險;國內首仿上市的紫杉醇類化療藥物克艾力®,2023年集採續約的價格在各個省份陸續執行,2023年6月集採降價70%。而在心血管板塊,石藥集團10億級別的大單品玄寧在集採卻未能中標。

專利到期以及在集採影響下核心產品的降價,成爲石藥集團2023年業績承壓的主要原因。同樣受集採影響面臨業績承壓的老牌藥企還有中藥龍頭企業步長製藥。2023年步長製藥營業收入132.45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11.41%;歸母淨利潤3.19億元,扭虧爲盈。而在2024年第一季度,步長製藥營業收入26.41億元,同比下降24.88%;淨利潤1.14億元,同比下降74.96%。

在2024年5月7日,步長製藥發佈公告稱,下調旗下產品腦心通膠囊各規格的掛網價格,36粒、48粒、72粒規格的腦心通膠囊降價幅度分別爲9.09%、9.3%和19.4%。而此前,山西等省份早已對腦心通膠囊展開調價。

近年來,步長製藥也面臨着重點產品被調出省級醫保目錄的危機,其子公司通化谷紅的谷紅注射液,吉林天成的複方曲肽注射液、複方腦肽節苷脂注射液三大獨家品種被移出雲南、黑龍江等省級地方醫保,產品的使用範圍受到限制。

如今,醫保控費、核心品種調價已成主旋律,國家醫保局2024年1月4日發佈消息稱,針對少數企業部分藥品壟斷控銷、虛增成本等問題,2023年全年累計約談企業23家,涉及30個品種,約談藥品平均降價超40%。在該趨勢下,步長製藥作爲手握獨家品種的中藥企業,看似獨佔市場,卻仍面臨着盈利難題。同時,步長製藥也面臨銷售費用高但銷售淨利潤率低的問題,其2023年銷售費用高達63.69億元,但銷售淨利率僅爲1.15%。

當前,隨着醫保控費等相關政策逐漸深化,集中帶量採購政策在全國的推廣實施,一系列政策導致藥品招採製度的重大改革,進而影響藥品的招標和價格,多家企業也已深刻認知到盈利的艱難。對於傳統大型藥企而言,加大創新研發投入成爲其面對集採降價、業績承壓下尋求轉型的主要選擇。

也有券商醫藥行業分析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集採經過多年發展和推進,目前已經進入常態化,規則更加完善,也更加透明,給企業準備和應對也提供了更清晰的指導和依據。企業應該在充分理解和研究規則的前提下,順勢而爲,提交有效證據,根據產品特點和潛在挑戰,優化談判策略,並在准入執行上做到位,隨時做好應對,否則就會被市場淘汰。

如何破局?

但創新並非一蹴而就,需要日積月累。

事實上,從現實環境不難發現,過去幾年,醫藥市場融資週期短,市場不夠理智,一定程度上導致資本資源的浪費。而經過多次震盪後,整個市場環境會發生重構。在整個醫藥生態體系中,每一個組成部分都在發生變化,尤其在中國市場,生物技術、消費者意識都在變化,在變化之中,如何尋求市場機遇已然成爲關鍵問題。

根據財報數據,在2018年-2023年,石藥集團的研發投入連年增長,2023其全年公司研發費用達48.3億元,同比增長21.2%,約達到其成藥業務收入的18.8%。

目前,石藥集團擁有超過60個重點在研藥物已進入臨牀或申報階段,其中7個已遞交上市申請,18個處於註冊臨牀階段,石藥集團預期在未來5年會新上市50個創新藥。此前,石藥集團營收基本來源於仿製藥,其也公開表示希望通過五年時間徹底轉型成爲一個創新藥企。

不過,也有行業觀點指出,石藥集團創新研發佈局相對分散,適應症涉及多個領域,並未特別集中於神經系統和腫瘤兩塊此前優勢領域,可能導致石藥集團兩大優勢領域後繼無人,使得短期營收很難恢復高增長。

有不具名藥企高管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當前,藥企實施的戰略是決定醫藥企業成敗的核心因素,要基於企業的自身情況和對細分市場的深度理解做出判斷。與此同時,適合每個企業的發展戰略差異性很大,而且不是一蹴而就可以制定形成的,往往是長期化的規劃。因此,傳統藥企需要直面新時代的市場環境下創新研發的意義。

“現代化、創新型藥企,已經很難出現僅依靠大單品、專利保護期長時間躺着吃紅利的情況了,因爲整個行業目前的迭代屬性在這幾年是明顯加速的,可能有的藥專利期沒過,效果更好的競品已經出來了。從國內情況來看,國家對創新藥、創新器械在醫保談判中是鼓勵的,仿製藥基本來說已經沒有利潤空間。無論是市場的變化,還是政策的倒逼,都讓中國藥企只有猛砸研發、猛抓研發這一條路可走。”上述藥企高管認爲,後續在多重挑戰並存的市場環境中,企業需做到三點:

一是,平衡優化資源投入: 研發賽道選擇和研發項目佈局優化、商業資源投入精細化;二是,順應政策和監管趨勢,在市場準入和臨牀推廣中迴歸價值本質,特別是臨牀價值;三是,在運營上運用數字化提高研發效率、生產效率、推廣效率,打造智鏈企業,降本增效;四是,以患者爲中心,優化客戶體驗。整合合作伙伴及聯盟生態

當前,在行業發展新趨勢下,優化管理模式、持續研發投入、孵化創新資產等措施,能否使老牌製藥企業順應時代潮流、實現創新轉型,並找到新的增長點,仍需要等待創新產品落地和市場的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