餓了麼用AI革新“商家賦能”
最近的外賣市場格外"熱鬧",京東高調入場,美團繼續加緊各種平臺整改,餓了麼也再度加碼,於近日宣佈啓動"優店騰躍計劃"(以下簡稱"優店計劃")。
從這份計劃的力度看,餓了麼野心不小,在2025年將面向商家投入超10億元,在費率優惠、專項補貼、專屬流量、數字化運營服務和硬件設施以及AI技術能力等多方面,持續加大對商家支持。
各種信號表明,新一年面向優質商家的"籠絡戰"已經打響。
一切爲了增長
回顧過去一年的消費市場,一邊是大批消費品牌、獨立小店走向終點,據壹覽商業不完全統計,2024年,國內至少有1.2萬家門店宣佈關閉,涵蓋近千家品牌。另一邊則是胖東來、泡泡瑪特、奧樂齊等品牌口碑與業績雙豐收,成爲消費者競相追逐的對象。
此消彼長背後,是行業在空間擠壓下的升級需求凸顯。伴隨"馬太效應"加劇,消費者選擇更傾向於選擇成熟品牌和優質商家。因此,儘管市場預期走低,商家們還是願意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在尋找增量上花功夫。對大量躍躍欲試的線下餐飲商家來說,也是如此。
面對這一市場趨勢和現實需求,餓了麼此次推出的優店計劃,就從費率、流量、補貼、運營等各個層面,爲商家們提供了一份保姆級"升級攻略"。
在費率層面,新商家首月技術服務費全返,半年內持續獲得優惠。
對於餐飲商家來說,開啓新渠道、入駐新平臺,就意味着需要投入建設成本。費率問題一直是餐飲商家在入局過程中的考量因素,新增的平臺費率往往會擠壓其利潤空間,導致新渠道經營"有單無利"。
爲了減輕商家費用成本,餓了麼新入駐商家從次月起至最長半年內,有最高7折的費率專屬優惠。同時,將對門店首月技術服務費以CPC的方式(Cost Per Click,按點擊付費)全額返還,即商家在首月入駐時產生的技術服務費,平臺將其轉換爲廣告推廣的額度,商家可使用該額度在平臺進行流量投放。
在流量層面,加大平臺支持力度。
在整個餐飲行業的線上競爭中,中小商家在商品豐富度、價格競爭力方面發揮了優勢,但在流量競爭加劇的背景下,中小商家則難以與品牌大商家抗衡。
對於新入駐的商家來說,爲了快速獲得曝光,往往會採取低價引流的形式,用低於成本價的"爆款單品"吸引用戶,這樣也容易導致短期虧損,資金壓力加劇。
對於經營表現好,但並非大型連鎖品牌的老字號、美食非遺等優質特色商家而言,由於自身預算有限,它們也往往無力與大型連鎖品牌競爭高價廣告位。
優店計劃通過資源傾斜緩解商家壓力。對於新入駐商家,餓了麼將提供更多的免費流量資源;針對老字號、美食非遺等優質特色商家,餓了麼將進行專屬流量支持,讓這類商家的特色在平臺得到重點展示。
這一舉措可以有效減輕商家的投流成本,快速積累線上訂單,尤其助力特色商家觸達目標用戶。壹覽商業瞭解到,比如爲助力上海老字號四如春食府接入更多流量,餓了麼在《繁花》熱播時期安排專人對接"排骨年糕"等網紅商品運營,在過去一年,四如春食府平臺門店訂單同比增幅13%,銷售額同比增幅10%。
在補貼層面,投入超過7個億的專項補貼,降低優質商戶經營壓力。
壹覽商業在與餐飲商家溝通的過程中發現,用戶普遍對消費券、配送費敏感,更願意選擇能用大額優惠券的免配送費或者配送費更低的商家。爲了減輕餐飲商家的獲客成本,餓了麼將面向優質線下商家定向發放消費券紅包,使得商家無需通過額外讓利來吸引用戶。
同時,餓了麼將對優質餐飲商家的配送費進行減免。這有助於降低外賣平臺用戶的決策成本,減輕商家資金壓力,更好地提升起步期的門店利潤率。如煲珠公快速擴店增長的階段,餓了麼通過一系列補貼,幫助其實現超10倍增長。
在運營層面,提供1v1數字化運營專屬服務和硬件支持,"外賣小白"也能直接上手。
要知道,開外賣店並不是簡單地將線下生意搬到線上,而是一套系統性的線上經營方法,比如如何搭建線上門店、如何優化菜品圖片、如何設置滿減規則等。對於中小商家而言,要經過較長時間的摸索才能實現順暢運營。
餓了麼在商家開設線上門店的前3個月,爲商家提供包括官方運營助手、接單寶等數字化運營專屬的服務和硬件支持,將複雜的外賣運營簡化爲"傻瓜式操作",降低中小商家學習門檻,避免被第三方割韭菜。
總的來看,該計劃覆蓋了商家最爲關注的費率、流量、活動補貼、新手教程這些基礎方面,解決最實際的問題,對線下優質商家拋出了頗具誠意的橄欖枝。但在這項計劃中,最有特色的還是爲商家提供了AI技術的支持。
讓AI走進日常經營
對新商家而言,開店只是第一步,真正的挑戰在於持續運營:如何優化餐品結構?如何應對突發差評?如何降低損耗提升利潤?這些長期痛點,正是餓了麼的突破口,它嘗試使用AI助手幫助商家完成從0到1的建設,減少因技術瓶頸帶來的效率低下。
那麼問題來了,餓了麼哪裡來的底氣做這件事?
壹覽商業認爲,不可忽視的一方面,餓了麼背靠阿里,而阿里在AI方面實力強勁。衆所周知,AI是"長"在數據上的,動輒萬億數據規模的AI大模型訓練及應用都離不開算力支持,而云計算正是提供AI算力的主要方式。據阿里公開發布的信息,目前阿里雲在全球29個地域運營87個可用區,是全球領先、亞太第一的雲計算公司。
有了這樣堅實的基礎,阿里在模型層面的表現也尤爲出色。截至目前,通義千問開源模型的下載量已突破2億,衍生模型超10萬個。3月3日,開源社區Hugging Face最新榜單顯示,阿里大模型"萬相2.1(Wan2.1)"登頂模型熱榜和模型空間榜,成爲近期全球開源社區最受歡迎的大模型。
在現實應用層面,阿里更是將AI技術深度融入到衆多業務中,如電商領域的淘天打造的生意管家、生活服務領域的高德推出的ETA服務、搜索領域的夸克推出的高考AI搜索、服務企業協同協作的釘釘打造的AI助理……這些佈局和沉澱,爲餓了麼的AI助手提供了可借鑑的參考,更提供了無限延展可能。
從這些前沿AI應用的表現來看,餓了麼AI助手未來的潛力是巨大的。
首先,能夠快速提升商家經營效率與決策能力,在餐品管理、顧客運營等方面提供直接。試想通過AI,平臺不僅可以解析用戶評價中的情緒與訴求,生成改進報告輔助商家優化菜品,還可以接手售後,自動回覆並同步生成改進清單,降低人力成本。甚至還可以動態管理營銷活動,根據天氣、時段、競品價格自動調整菜品折扣。
其次,能夠精準洞察消費者需求。例如基於平臺上用戶下單和交互,可以幫助商家生成菜品搭配建議;通過社交媒體熱詞分析預判流行趨勢,提前指導商家備貨;還能分析消費數據,提供個性化推薦與營銷方案,提升訂單轉化率,增強顧客粘性,實現精準營銷。
再次,能夠優化供應鏈與庫存效率。最直接的應用譬如以AI預測銷量,實時監控庫存與訂單量,自動觸發補貨預警,提升庫存週轉率,降低損耗。
充足的訓練數據、完整的應用生態、幾乎不存在的門檻,還接入了各種先進的算法底層能力,餓了麼AI助手的未來表現令人期待。
事實上,去年開始,餓了麼就在加速在商家端佈局開發AI經營工具。2024年4月時,餓了麼也發佈了即時零售行業首個商家AI經營工具"AI經營助手"。對大量中小商家而言,可能很難想象自己可以將最前沿的AI科技運用到現實的生意經營,但如今這一設想正在慢慢落地。
最後
壹覽商業認爲,行業趨勢越來越表明,AI不是錦上添花的概念包裝,而是真正可以讓中小商家"用得起、用得好"的生存利器。
從費率減免到AI助手,從數據洞察到生態聯動,從"優店騰躍計劃"來看,餓了麼正試圖搭建一個讓中小商家與科技紅利零距離接觸的橋樑,不僅助力商家找到新增量,更助推餐飲行業向數字化、智能化加速發展。
在這個特殊的賽道,餓了麼如何能憑藉自身資源和技術優勢,以差異化競爭突圍,值得期待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