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平臺出手管控!數字人直播帶貨或受限

數字人直播,短時間內遭遇兩次重錘。繼視頻號擬限制數字人直播後,快手也對數字人收緊了限制。

多平臺出手

收緊對數字人直播的管控

6月7日,騰訊修訂《視頻號櫥窗達人發佈低質量內容實施細則》徵集意見,擬禁止提供、售賣、教學或展示平臺不提倡傳播的內容,如講解和售賣虛擬人代播軟件;以連麥形式,代替主播本人進行直播帶貨的行爲。對於違規的達人,如果視頻號櫥窗達人違背該新規被發現後,平臺將視情節輕重予以處罰,包括但不限於減少直播推薦、減少賬號推薦、限制直播帶貨能力等。

不僅僅是騰訊,快手電商也在近期宣佈對於使用AIGC(人工智能生成內容)輔助創作的直播內容,不會給予額外流量扶持,而是鼓勵商家/達人真人直播,且與用戶實時互動,提供更好的購買體驗。

相比快手,騰訊在數字人方面的政策更爲收緊。

在視頻號和快手之前,電商平臺對於數字人直播也並非毫無限制。2023年5月9日,抖音首次對AIGC提出平臺規範和行業倡議,承認虛擬人直播的“合法性”,但對虛擬人直播做了嚴格規範:必須顯著標識,方便用戶區分虛擬和現實,並且虛擬人背後的真人使用者需要實名註冊和認證,禁止完全無人的AI直播。

上市公司表示影響不大

隨着行業初期“柳夜熙”等虛擬形象大熱,衆多公司開始佈局數字人領域。在二級市場上,虛擬數字人概念2022年底開始持續上行,2023年中攀至頂峰後,至今總體呈持續下行態勢。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表示,在數字人服務行業,一些大型科技公司或專業數字人服務提供商可能已經實現了盈利,但也有很多初創企業和小公司仍在探索盈利模式和提升服務質量的階段。部分電商平臺的打壓,會對行業產生一定影響。短期看這種影響會比較明顯,長期看數字人行業仍有廣闊前景。

對於此問題,財聯社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相關上市公司。

平治信息工作人員稱,數字人業務的收入佔比較低,對公司影響較小。

虹軟科技工作人員稱,雖然公司擁有相關技術儲備,但數字人業務尚不能“直觀”的影響收入。

而天娛數科工作人員則稱,公司數字人業務應用範圍廣泛,包括企業代言、短視頻廣告、企業定製等。在所有的數字人相關客戶中,大多數不是用來做直播的,所以對公司的收入貢獻也非常小。對於數字人行業的前景,公司還是非常看好的。

多方巨頭積極發展數字人直播

相比強調真人互動、真實屬性的短視頻內容平臺,以購物和交易爲主的電商平臺則是在主動擁抱和發展AI數字人,其中支持力度最大的或許當屬京東。

在劉強東以“採銷東哥”數字人的身份“親自”下場直播帶貨後,數字人直播賽道就擠滿了各大品牌的總裁。今年“618”期間,格力電器、海信、LG電子、潔麗雅、vivo、寶潔等品牌在京東上線了AI數字人總裁。根據京東發佈的“618”戰報,京東雲言犀數字人在超5000個品牌直播間開播,數字人直播累計時長超40萬小時,累計觀看人次超1億,互動頻次超500萬次。

淘寶在數字人直播方面的動作則要更早一些。去年7月,淘寶直播的頭部主播烈兒寶貝就曾與6個不同妝造的數字人“烈兒寶貝”同臺直播;今年2月,AI數字人YOOKI正式入駐淘寶直播,吸引了上百萬人次觀看。另外,在淘寶直播開放平臺也可以看到“數字人接入”和詳細的指導手冊。

除了平臺,伴隨着直播電商崛起的MCN機構們也在追趕新的風口,李佳琦所在的美ONE此前就宣佈,今年“618”期間,“所有女生”直播間將首次測試數字人直播,未來還將搭建起AI智能客服,擔任直播全鏈路的諮詢服務。

此外,還有不少AI科技領軍企業也在大力推廣數字人業務,其中就包括大衆所熟知的百度、科大訊飛、商湯科技。以百度爲例,旗下AI全棧式數字人直播解決方案慧播星已累計幫助數萬商家降本增效。

目前來看,從各類電商平臺、MCN機構、AI巨頭到各種元宇宙、虛擬人、AIGC概念相關的創業公司均在佈局數字人,這一賽道不可謂不擁擠。但是,正如同大模型爆火後,賺到“第一桶金”的是賣課,AI數字人爆火後,第一批賺到錢的是數字人代理商們,購買和使用數字人的商家能不能賺到錢,還是一個未知數。

在小紅書、抖音、快手等平臺上,不少數字人代理商們用“省心省事”“低成本”“新風口”“24小時不停播”之類的話術吸引商家購買,但相比劉強東真人給“採銷東哥”賦予的流量,大部分商家購買數字人後實際獲得的關注度並不高。有商家曾發帖表示,自己花18000購買了數字人後,但在抖音上剛開播就被封禁了,在其他平臺上根本沒有轉化,數字人也沒法實時回答用戶的問題,而在這條帖子下,有代理商表示,“數字人本身不違規,只是技術不到位而已”。

以淘寶爲例,雖然目前淘寶直播開放平臺有“數字人接入”和詳細的指導手冊,但實際來看,淘寶頭部主播和大部分直播間仍是真人主播。另外從京東數字人來看,雖然在成本方面,數字人直播是真人直播的十分之一左右,但從實際運營來看,數字人技術是爲採銷團隊而服務的,產品的質量和價格優惠的力度纔是吸引用戶購買的關鍵。

本文綜合自證券時報、財聯社、財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