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角獸爲何消失了?

今天一篇文章《消失的獨角獸》刷屏了,但是它只講了現象,原因講得並不清楚。

這篇文章的契機是什麼呢?

上週,領導在濟南主持召開企業和專家座談會。

座談會上,出現了風險投資行業的代表——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的董事長。根據《人民日報》的報道,聽了創新與投資的發言後,領導追問:

我們的獨角獸企業新增數下降的主因是什麼?

這是現實,因爲這幾年我國獨角獸企業數量下降得太多了。

據胡潤髮布的《2023全球獨角獸榜》,2023年中國獨角獸數量雖以316家在全球位居第二,但過去一年新增僅15家,2022年這個數字是40家,而在2018年,這個數字是156家。

對比來看,在2023年,美國獨角獸增加179家。從全球來看,在過去一年全球新誕生了500多家獨角獸企業,平均每週接近10家。

這篇文章主要講日本的故事,有幾個點:

1、從大環境上來說,日本遭遇美國各種圍追堵截。

比如,日本當年舉全國之力搞第五代計算機的時候,美國也很緊張,擔心被日本超過。

於是,美國也搞了一個由微軟、波音、通用電氣等20家美國頂尖科技公司組成的聯盟,專門狙擊日本。

再比如,日本當年要在千葉市、橫濱市等地區搞硅谷日本分谷,美國針鋒相對,在美國的奧斯汀搞了一個小硅谷。

互聯網泡沫過後,日本所有努力都灰飛煙滅,只有美國迅速恢復,一枝獨秀。

2、從企業家角度來說,日本人是世界上最害怕創業失敗的人羣之一,不願意冒險。

整個國家的創業活躍度,排到了世界倒數第五。

年輕人根本沒想着創業,而是爭着去考公務員。

3、從投資機構角度說,它們只願意賺“快錢”。

VC幾乎不投資日本的初創企業,而且創業公司只要堅持到上市,馬上就會有股東套現跑路。

4、日本一連串政策支持創業,但是並沒有卵用。

日本當年爲了刺激年輕人創業,先後推出了6部法規修改實施,比如把促進創業列入中小企業基本法等等。

另外,日本還通過政府擔保,支持中小企業貸款。

這些刺激政策並沒有什麼卵用,日本企業家仍然心如止水。

這些現象,看起來非常眼熟,句句不提XX,但是句句都在講XX。

獨角獸爲何消失了?文章沒講清楚。

通過美國和日本對比就會發現,這些經濟問題的根源,其實都不在經濟層面,而主要是社會問題。

在我們看來,獨角獸消失的原因有這幾個:

1、資產泡沫破裂,導致動物精神退卻。

人類社會經濟增長的動力,資產價格泡沫等等,基本上都源自於“動物精神”。

當動物精神低落時,恐懼和悲觀情緒會導致信心低落,投資下滑,消費減少,從而阻礙經濟發展。

當動物精神高漲時,希望和樂觀會引起高度的信心,投資增加,消費提升,從而刺激經濟發展。

無論經濟或市場條件是否基本健全,這種情況都會發生。

“動物精神”貌似沒有邏輯,無法量化統計,也無法做嚴謹的經濟學分析,但是它切實存在,並且發揮着巨大的作用,我們必須承認這個現實。

1990年房價泡沫破裂後,日本就進入了低慾望社會,企業家和年輕人的動物精神都消退了。

這個其實很容易理解。

面對突如其來的打擊,整個社會和生活陡轉直下,直接給人的觀念帶來巨大的衝擊。

防禦策略,保守策略,厭惡風險等等,是人的本能反應。

2、試錯成本巨大,一旦選錯,就萬劫不復。

企業家是否擴大投資,是否爬起來掙錢,看的無非就是預期成本和預期回報。

危機是什麼?既是危險,又是機遇。

不同的人在不同的階段,企業家看待“危機”的態度也截然不同。

在社會上升階段,企業家看到危機,想到的是,絕佳機遇來了,要迎難而上,逆勢而爲。

比如,2020年之前歷次地產調整,恆大、融創、碧桂園等等,逆勢而爲的房企都獲得了跨越式成長。

但是社會走下坡路的時候,企業家看待危機,想到的是,活下來。

什麼逆勢而爲,能夠活下來就不錯了。

當年日本社會啥情況?走下坡路,人口見頂回落,社會階層固化,貧富差距大……

無論是企業家還是年輕人,見過太多活生生的案例,一旦選擇錯誤,等待自己的便是萬劫不復。

這其實很容易理解,如果一旦選擇錯誤,後面再怎麼努力也無法彌補,那麼幹脆就躺平,過一天算一天,絕對不會再冒險。

所以,日本的企業家不敢做出重大的戰略轉變,最多的就是優化戰術,只動手不動腦。

比如,用工匠精神把每顆螺絲都打磨到完美,但是卻從來不考慮戰略轉型等等。

企業家想的是,不折騰,企業還能多活幾年;瞎折騰,企業兩年就耗盡現金流了。

面對巨大的試錯成本,個人的選擇也一樣,躺平。

3、美國爲何有生機?企業家騰籠換鳥。

爲什麼同樣面對危機,美國的企業家精神,民衆的動物精神就恢復的那麼快呢?

日本,社會階層異常固化。

100年前是這些企業和這些人主導社會,100年後還是這些企業和這些人主導社會。

比如,索尼公司成立於1946年、東芝公司成立於1890年、佳能公司成立於1933年……

社會資源都被這些大企業壟斷,無論是年輕人,還是初創企業,內心都是非常絕望的。

反觀美國,美國社會總體上還是很有活力,個體上升通道一直順暢,初創企業也一直受到保護。

所以,美國的初創企業非常多,崛起得也非常快,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公司崛起。

比如,臉書、推特、英偉達等等,都是極其年輕的企業。

另外,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吸引全世界最優秀的人才去美國,並帶去了活力。

沒有人永遠年輕,永遠有動物精神,但是總有人年輕,總有人有動物精神。

更關鍵的是,原來那些躺平的人,那些既得利益者,無法通過權力阻擋這些新來的人。

至此,獨角獸爲何消失,答案就很清晰了:

1、泡沫破裂,導致動物精神退卻,企業家和年輕人都躺平了。

2、試錯成本巨大,一旦選錯,就萬劫不復。

3、老鳥不死,新鳥不來,沒有新鮮血液進來。

當然,具體到文首的這個問題,還有兩個層面:“安全感”和“希望”。

其中“安全感”是基礎,有了這個基礎,企業家最差的選擇是“躺平”;失去了這個安全感基礎,他們的選擇是潤。

“希望”是高階需求,是發展的基礎。有了“希望”,企業家纔會加大投資,擴大生產,居民纔敢增加消費。

這纔是根源。

記住,這根本就不是一個單純的經濟問題。

歡迎加個人微信cjshicha(財經時差)交流,點擊下面關注我們備用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