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數”成“金”還需邁過幾道坎?

原標題:從“挖煤”到“挖數據”,山西首單數據產品交易在呂梁完成(引題)

點“數”成“金”還需邁過幾道坎?(主題)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劉建林 李彥斌

近日,山西呂梁數據運營有限公司與上海正德公司達成了商業健康保險覈驗的數據產品交易,交易金額30萬元,這也是山西省首單數據產品交易。

煤炭產業貢獻了呂梁市44%的地區生產總值。邁入數字時代,呂梁市正以過去“挖煤的勁頭”,挖掘數據這個隱形“富礦”。

記者瞭解到,目前,呂梁數字經濟產業園已有科大訊飛、360、華爲、華大基因等56家數字經濟企業入駐,園區內各企業已累計獲得數字經濟相關專利共計12項、軟件著作權產品140餘個。

此外,呂梁市已建成可實現數據歸集治理、產品開發、流通交易、安全監管等數據要素全生命週期的數字基礎設施,僅在醫學領域,就已經收集近9億條數據集,形成了商業保險要素、醫藥研發要素等12個極具針對性和實用性的專題庫,形成了一定的數據實力和競爭力。

呂梁數據運營有限公司是國有獨資企業。“公司成立4年多來,承建了公共資源交易大數據分析、城市運行管理服務等項目,今年4月獲得授權運營呂梁市公共數據後,進一步探索數據價值釋放,整理出國內最完整的市級醫學數據集,吸引國內數據需求方、數商企業、數據交易所洽談合作。”呂梁數據運營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蘇安鑫介紹說。

從“挖煤”到“挖數據”,呂梁成爲山西首家實現公共數據交易的城市。數據在哪兒交易、如何交易、誰來交易,也成爲各方關注焦點。

衆所周知,數據是新型生產要素,是數字經濟時代的核心要素和戰略資源。數據既可以直接創造社會價值,又可以通過與其他生產要素的融合,進一步放大價值創造效應。

今年,國家數據局等17部門聯合印發《“數據要素×”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選取工業製造、現代農業、商貿流通等12個行業和領域,推動發揮數據要素乘數效應,釋放數據要素價值。

據《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3年)》顯示,截至2023年底,全國數據生產總量達32.85澤字節(ZB),全國數據存儲總量爲1.73 澤字節(ZB),全國已有數十個省市上線公共數據運營平臺,有20多個省市成立了專門的數據交易機構。數據交易市場中場外數據交易處於主導地位,場內數據交易規模呈現快速增長態勢。

值得一提的是,作爲新生事物,數據確權難、流通交易難,數據要素開發利用和流通交易不充分,數據場內交易供需匹配率不高等問題較爲突出。爲此,有關專家認爲,構建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數據要素市場,是激發數據要素市場活力的關鍵所在。

7月初,鄭州數據交易中心與山西產權技術交易中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同時,鄭州數據交易中心山西服務基地揭牌運營。

“我們堅持省市聯動打造‘12345+N’數據要素市場,並通過攜手兄弟省份共建服務基地,共享發展經驗,打造數字經濟賦能實體經濟發展跨省跨域合作的新典範。”鄭州數據交易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一模式在河北、甘肅、新疆已落地推廣。

數據資源可複製、可共享,這意味着,每一個數據買家在交易後也可變身爲賣家,將數據產品進行再次銷售。因此,解決數據交易合規的問題,必不可少。

據瞭解,湖南大數據交易所上線了可信數據空間,就像爲數據單獨“造一間房子”,只提供經過加工處理、符合買家需求的數據,降低數據外泄風險。買家在該空間內用了幾次數據、什麼時候用、用於什麼領域都清晰可見,有效減少了不敢交易、不信任交易的“數據”疑慮。

“要謹防‘數據割據’。”有專家學者認爲,有價值的數據資源被掌握在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機構、大型數字平臺企業、行業壟斷性龍頭企業等手中,如何讓“數據大戶”持有的數據資源,通過市場化手段,流向社會公衆和中小微企業,賦能中小微企業數字化發展,是一道長久的考題。

佈局建設國家級數據交易所,突出其公共屬性和合規監管功能;規範建設區域性數據交易場所和行業性數據交易平臺,促進區域性、行業性數據交易平臺與國家級數據交易場所互聯互通;引導更多企業參與數據要素交易和數據市場建設,鼓勵經營主體探索更靈活的數據交易模式……業內專家普遍認爲,數據只有有序流動起來,才能夠最大限度激活其價值。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