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稼先因核輻射患癌後,楊振寧問他:造出原子彈,國家給你多少錢?

基辛格在《論中國》說:“總有一羣勇敢的中國人在國家危難時站出來保護中國人。”當蘑菇雲的硝煙涌上天空,大地的荒涼激起陣陣的漣漪,當鮮紅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微風中飄蕩着號角的聲音。是他,拔出長劍,英勇驍戰,激起人民的鬥志;是他,赤膽忠心,精忠報國,軀幹雖已長眠,精神卻永垂不朽,是屹立中華民族偉大的頂樑。

然而,他的一生多有不幸,活着時鮮爲人知,死去後世人才記起。在科學界,楊振寧是他的益友,他們的友情是跨越山海的共鳴,是斗酒相逢須醉倒的知己。

好朋友,終究路不同

1924年鄧稼先出生在安徽懷寧縣,父親鄧以蟄是北大,清華任職的教授。而與此同時生於1922年的楊振寧,他的父親楊武之和鄧以蟄交情甚好,既是同事又是老鄉,經常來往,長談闊論。這樣的關係無疑也加深了兩個孩子的常來常往。

他們倆從小就是好朋友,一起上的崇德中學,不過楊振寧的成績斐然,在衆多同學面前遙遙領先,鄧稼先也因此非常羨慕他。作爲大哥的楊振寧也經常在學習上指導他,照顧他。

後來兩人考上了西南聯合大學,在物理,數學方面,楊振寧總是做得有聲有色,鄧稼先就稍微欠缺一些,楊振寧看到了他的焦慮,便抽出自己空餘的時間細心指導他,因此鄧稼先也收穫了不少。鄧稼先還曾寫信給自己的姐姐說:“振寧兄就是我的課外輔導師。”

形影相隨的兩人在學校總是相互探討,交流鼓勵,在某些專業上還互相比拼打賭,少年的他們刻苦努力,還立志許下了將來功成名就一定要效忠祖國的誓言。

抗日戰爭取得勝利後,蔣先生召見了當時西南聯合大學物理系教授吳大猷,並下令研發原子彈,吳大猷諫言:“研發原子彈是一個不小的工程,錢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人才”

蔣先生隨即將美國退還清朝賠償八國聯軍的庚子賠款撥給吳大猷,用作赴美深造的費用,並讓他自行定奪有識之士。

吳大猷當時已有備選,於是楊振寧、李政道、朱光亞等人在他的帶領下,前往美國留學深造。

留學期間,楊振寧平步青雲,獲得了哲學博士學位。1957年,楊振寧斬獲諾貝爾物理學獎,在與李政道共同努力下提出宇稱不守恆定律,隨後,楊振寧便加入了美國國籍。

曾經與好朋友立下的誓言,終究還是不能一起走下去,不過還是爲之高興。1948年,鄧稼先在楊振寧建議下去了美國普渡大學攻讀物理系。鄧稼見到楊振寧時,激動的說不出話來,後來同住一間宿舍,又迴歸到在國內時的形影不離。1950年夏季,26歲的鄧稼先,在和一百多名留美學者歷經重重困難,終於年紀輕輕的他獲得了博士學位,隨後學業有成的他迫不及待的回到祖國的家園中。至此之後,兩人天各一方,常常斷了聯繫,鄧稼先忙於建設祖國的事業,楊振寧在美國悠然自得。

成功報效祖國

儘管測試場上極具危險,鄧稼先也要參與到一線中親力親爲,勘測現場情況。1961年,鄧稼先和奮鬥在一線的科研人員經過三年的時間終於對原子彈的基本模型繪製成功。接下來便要投入現場實驗,於是又過了三年的不懈努力,1964年10月16日,中國在西部地區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是當時世界上僅次於法國之後的第五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一朵巨大的蘑菇在羅布泊升起,這一刻無疑燃起了多少人民的熱血。

可這遠遠不夠,於是又用了兩年零八個月的時間,中國第一顆氫彈也在西部大沙漠成功爆炸,當時很多人都評價中國是研發原子彈速度最快的國家。也正是這樣,鄧稼先被譽爲“兩彈元勳”(核彈、導彈)的專家。

往後的20餘年,他依然全身心投入核試驗中,並參與了32次試驗,在這長達幾十年的工作,他和他的妻子許鹿希在一起的時間只有寥寥無幾的6年。

1979年,一次核試驗中,核彈並沒有爆炸,直接掉進了沙漠,所有人大驚失色。可當時的鄧稼先並沒有因此黯然失色,在沒有任何防護下,隻身一人前往荒漠尋找核彈散落的碎片。回來的時候,他雙手捧着那散落的碎片,便開始細緻入微的檢查問題出現在哪裡。由於那次事故的接觸,鄧稼先感染了嚴重的核輻射,患上了直腸癌。

病重時,好友重逢

鄧稼先曾給妻子寫信說:“如果我能爲祖國貢獻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那我死得其所,這一生也是值得的”

病重時,好友楊振寧在美國得到這個消息後匆忙趕來探望,見他氣色蒼白,全身不斷出血,心痛不已,甚至惋惜,便問:“稼先弟,你爲國家做事,國家是給了你多少錢,值得你把自己的命搭進去。”

鄧稼先笑着說:“原子彈十塊,氫彈十塊。”

楊振寧瞠目結舌,緩緩說一句:“你可真會開玩笑。”

一旁鄧稼先的同事解釋道:“這確實如此,沒有開玩笑。1985年頒發原子彈特等獎的獎金是一萬元,單位裡當時每個人都有份,可人實在是太多了,單位還墊上了不少錢呢。這纔想着按十元、五元、三元三個等級發下去。從第一顆原子彈的爆炸到第二顆的成功,這20多年中,沒有發過任何獎狀,也沒有發過1分錢獎金。”

楊振寧淚目了,心裡感慨萬分,便和老友敘起了從前的往事。

一個人只要是真心熱愛祖國,有那顆愛國之心,無論什麼事情對他來說,都是很容易解決的。什麼苦難,什麼委屈都受得了。願意爲此赴湯蹈火,不惜一切。鄧稼先是偉大的,是世人所敬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