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兵作戰”轉向“抱團發展”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

山東省東營市東營區跨村聯建促進鄉村共同富裕

“單兵作戰”轉向“抱團發展”

本報記者 肖家鑫

小雪過後,山東省東營市東營區龍居鎮“四季甜園”麻灣西瓜種植產業園西瓜大棚內,一個個圓潤飽滿的西瓜吊在藤蔓間,在溫控設備和滴灌技術的滋養下,春節前即可搶“鮮”上市。

麻灣西瓜是國家地理標誌產品,過去多是農戶分散種植,標準參差不齊,經常好瓜賣不上好價。今年,小麻灣村和周邊幾個村抱團發展,聯手建設標準化種植基地,統一種植、統一管理、統一銷售,品質和產量都有了保障。“平均一畝地增收800多元,村集體也增收了3萬多元。種植基地還帶動周邊300多名村民在家門口就業,明年種植面積將突破10500畝。”龍居鎮小麻灣村黨支部書記李磊說。

“俺有土地流轉收入,還有分紅,在基地打零工還能增加一份收入,今年收入近3萬元。”麻二村村民劉炳增說。

針對鄉村產業發展“小、散、弱”現象,東營區推動各村由“單兵作戰”轉向“抱團發展”,統籌土地、資金、項目、勞動力等資源,找準村與村之間的聯結點,規劃了麻灣西瓜、“城中田野樂在文匯”等18個跨村聯建產業片區,覆蓋110個行政村。挖掘“老字號”、培育“新字號”,東營區立足傳統產業優勢,持續培育壯大興農富民產業,共培育區級以上重點農業產業項目29個,拉動社會投資2.6億元,預計今年能帶動69個村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20萬元。

“跨”起來有奔頭,“聯”起來有勁頭。去年以來,龍居鎮以“聯建黨組織+支部領辦合作社+龍頭企業+農戶”爲跨村聯建產業合作發展模式,村集體和村民以土地、資金等入股,通過“保底收入+分紅”與企業建立利益聯結機制,打造了鄉村慢遊、紅色研學、特色民宿等多業態產業聯合體,實現了企業增效、村集體和村民增收。去年龍居鎮村集體平均增收5萬元,戶均增收2萬元,振興產業奔共富之路越走越寬。

“村裡遇到產業發展難題,黨組織書記們一起商議,思路開闊了,不少以前犯愁的事兒,現在都不叫事兒了。”林家村黨支部書記林志強感嘆。

“聯建各村村民享受的政策不變,村集體‘三資’權屬不變,上級各項幫扶政策不變。”龍居鎮黨委書記隋海偉介紹,鎮裡通過建立融合發展機制,探索跨村聯建帶動村莊連片共富的有效路徑,聯建村抱團發展,攜手走上產業共享、村民共富之路。

“東營區將繼續堅持區域發展‘一盤棋’,以全面深化改革爲動力,通過探索跨村聯建黨建引領共富鄉村建設模式,推動產業發展聯興、生態效益聯享、鄉村環境聯治,激活鄉村全面振興新動能,促進鄉村共同富裕。”東營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趙波說。

《 人民日報 》( 2024年12月06日 1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