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消費新場景 “點燃”消費高熱情
編者按
依託消費核心吸引物,打造消費新場景,是促進消費潛力釋放、改善提升消費品質的必然舉措。今年,安徽省聚焦傳統消費、服務消費以及新興產業,系統佈局十大領域消費新場景,旨在引導促進傳統消費創新發展,服務帶動新技術新產品加速落地量產。從今天起,圍繞十大消費新場景,推出系列報道,全面展現安徽省消費新業態新模式發展趨勢和動向,感受安徽省消費創新的強勁脈搏。
百年老街“煙火”足
在蚌埠市老城市中心淮河路商圈裡,“藏”着一條百年老街——篾匠街。百年前,它因製作販售竹器而得名。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逐步發展成爲小吃一條街。經過30多年發展,這裡的美食小吃正帶着街巷裡特有的煙火氣走向全國。
11月13日18時許,篾匠街已是人聲鼎沸。300米長的街巷內,南來北往的食客摩肩接踵,各種美食的香味撲鼻而來。
篾匠街緊靠蚌埠市百貨大樓,與當年的二馬路毗鄰,這裡“丁”字形的街道雲集着130餘戶餐飲商戶,其中歷史最久遠的要數徐記酒釀了。
“1991年就在這裡幹了,當時還是個地攤。”徐老闆告訴記者,冰酒釀就是自己小時候的飲料,他在傳統工藝基礎上不斷摸索,創造出了20多種配方的各式酒釀,其中最出名的當屬桂花酒釀,因爲口味獨特,早已被全國同行大範圍“抄作業”。對於冰酒釀躋身蚌埠美食“三件套”,徐老闆很欣慰。
從定遠縣驅車趕來的許小雅和李德軍,手裡提着五六樣吃食,他們欣喜地說:“我們在網上看各種美食博主的評價,最終決定來篾匠街打個卡,沒有失望,全是驚喜!”
“二師兄烤豬蹄”外酥裡嫩,是許小雅的最愛,這個在篾匠街起家的品牌,如今已在全國各地開起了多家加盟店。
街道中段一家不起眼的奶茶鋪,就是在蚌埠大名鼎鼎的“甜啦啦奶茶”。奶茶鋪從篾匠街起步,一路發展,目前該品牌在全國簽約門店8000家,海外佈局店鋪13家。
蚌山區青年街道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自2015年開始,該區引進專業商管公司對小吃街的道路、基礎設施、沿街建築立面提升改造並進行日常管理。植入歷史文化元素,沿街外立面呈現出徽派老街風格。同時增設特色小吃攤位,統一區域、統一形象、統一管理。街區彙集蚌埠市衆多老字號、品牌餐飲,包括甜啦啦、楊家牛肉湯、愛華牛肉湯、稻穀撈麪、趙記燒餅夾裡脊等。
據統計,街區日常客流量約每天2萬人次,節假日期間更是翻倍。一條百年老街古巷,爲南來北往的食客打造舌尖上的美味,也讓這裡走出了多個享譽全省、全國的名小吃。街燈下的夜市既溫暖了蚌埠人的胃,又拉近了遊客的心。(記者 強 飛)
做好“康養+”大文章
11月9日,亳州市華佗百草園菊花養生文化節開幕,競相綻放的各色菊花和豐富多彩的康養文旅活動,吸引衆多遊客前來賞菊休閒。
“景區現種植兼具觀賞價值的中草藥約500種,建設中草藥植物園、圃近百個。其中,僅菊花就有十多個品種1500多盆。”華佗百草園景區負責人懷河告訴記者。
華佗百草園佔地2020畝,建有神醫廣場、華佗中醫藥文化博物館、百草吉市商業街、本草大觀園、花千谷、陽光沙灘、本草樂園等7大核心區,是亳州市立足中醫藥產業優勢,打造的康養休閒旅遊度假區。
“遊客在景區可以識百草、賞美景、品藥膳、喝中藥茶飲、住養生民宿,還能體驗把脈問診、鍼灸、中醫按摩,學習茶藝、香道、五禽戲等,全方位體驗‘心養’‘食養’‘體養’等康養業態。”亳州文旅集團黨羣宣傳部工作人員王延軍說,景區先後舉辦芍花養生文化旅遊節、逛廟會·祈福遊、神醫開圃節、音樂嘉年華等主題活動,推出“燈耀百草園·奇幻中藥遊”彩燈會、竹筏漂游等新潮場景。自2023年春節開園運營以來,華佗百草園共接待遊客約220萬人次。
華佗百草園的發展成效,是亳州市聚力打造“中醫藥康養旅遊首選高地”的生動實踐。
近年來,亳州文旅集團持續深挖中醫藥文化內涵,創新發展康養服務,聚力打造皖美消費新場景。在“旅居康養”方面,聚焦藥業商文旅融合發展,先後建成了厚朴民宿、三館居、林擁城林趣露營地、湯王溫泉湯苑等一批康養民宿;在“研學康養”方面,針對老中青幼文藝體驗和知識需求,挖掘農耕、中醫藥、紅色等文化中的康養理念和元素,活化利用文化和自然遺產,突出知識含量和可及性,創新打造“跟着華佗去採藥”等各類研學活動;在“運動康養”方面,積極發展戶外、冰雪、水上等運動康養業態,舉辦水上嘉年華、華佗五禽戲、射箭、武術、滑雪等體旅活動,讓遊客體驗更多康養新業態。
“我們將聚焦美食亳州、樂宿亳州、樂遊亳州、夜遊亳州、研學亳州等康養旅遊場景,加快形成康養旅遊產業體系,推動康養產業高質量發展。”亳州文旅集團總經理張從良說。(記者 任 雷)
傳統百貨謀“突圍”
“小夥伴們久等了,我們的每日選品直播又跟大家見面了。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是六安商之都二樓的戶外品牌……”11月11日下午3時,六安商之都的抖音號又準點開始直播了,女主播關關介紹起商場的戶外品牌服裝,圍繞產品的質量、定位、價格進行詳細介紹。
“我們以新媒體矩陣運營試水品牌拓展,通過抖音號、公衆號、視頻號輔助營銷,最近還入駐了小紅書平臺。”六安商之都總經理嚮明告訴記者,作爲一家傳統百貨商場,正藉助數字化技術,不斷優化顧客購物流程和探索多元化發展路徑。
“雖然是週一,但是顧客不少。他們通過抖音知道我們這家旗艦店,特地過來選衣服。”商場內,一男裝品牌店的店長汪蘭華說,顧客的購物習慣變化很大,商場管理方定期對入駐品牌進行網絡推廣,帶着顧客“雲逛街”,既擴大了品牌知曉度,也增加了商品銷量。
嚮明介紹,過去百貨大樓的營銷方式較爲單一,常常依賴線下廣告、促銷活動等手段,傳播範圍有限,難以精準觸達目標客戶羣體。今年起,六安商之都通過公衆號、抖音、視頻號、小紅書賬號對商廈活動圖文動態進行宣傳推廣,尤其是在抖音號的微短劇作品深受網民喜愛。
今年“五一”期間,六安商之都與抖音本地生活合作開展“抖音嗨搶券”活動,位居所在轄區的抖音商場人氣榜第2名。在夏季內購會營銷活動中,該商場首次與本土抖音主播合作3場直播,累計觀看人數超13萬人次,點贊次數超120萬次。
在剛剛發佈的2024年度“皖美消費新場景”百佳名單中,六安商之都作爲六安市唯一的百貨公司入選。
新場景“新”在哪?除了豐富網絡購物體驗,該公司還升級了商場業態。
記者注意到,六安商之都一樓至四樓經營爲百貨業態,負一樓爲超市,五樓爲餐飲和娛樂業態,引入六安市首家商業體內的閱讀點項目“15分鐘城市閱讀點”,全方位滿足顧客“購物+休閒+娛樂”的綜合式服務。
“我們的目標就是成爲顧客的百貨管家,從線下選品到線上購物,提供一站式完美方案。”嚮明說。當前,六安商之都正積極開展住房聯動消費券等活動,計劃充分利用商之都品牌優勢,拉動地方經濟與提升企業經營效益相結合,爲六安市商貿經濟的健康發展貢獻力量。(記者 唐 歡)
博物館裡品徽味
11月12日,記者來到中國績溪·徽菜(徽廚)博物館,迎面就看到一個“天下第一鍋”展品。順着參觀指示牌,通過圖片、視頻、文字以及實物展示,徽菜的起源與發展、烹飪技巧、食材、民俗“賽瓊碗”等盡收眼底。
“貴客四位,裡面請!”“貴客慢走,歡迎您再來!”門口身着店小二服飾的店員,招呼聲清透嘹亮,煙火氣十足。
中國績溪·徽菜(徽廚)博物館是在原有繅絲廠房遺存的基礎上改造而成,集徽菜文化展示、徽菜美食體驗、徽菜產品售賣、徽州民俗飲食文化體驗等多種功能於一體,文化體驗與餐飲體驗高度融合的新形態博物館,獲評2024年度皖美消費新場景“優秀場景”。
走進大堂,點菜聲、招呼聲、上菜聲此起彼伏。蒸菜區,一籠籠水餡包、餃子熱氣嫋嫋,掀開蓋子,晶瑩剔透、鮮香四溢;櫥窗裡,穿戴整齊的大廚們正揮舞着鍋鏟,一雙巧手製作的炒菜色香味俱全,吸引着不少食客駐足觀看;菜櫃上,冬日必備的各色“暖鍋”一字排開,琳琅滿目,令人垂涎欲滴……
“聽說這裡的‘胡適一品鍋’不錯,特地趕來嚐嚐!”來自杭州的遊客周光健不住地讚歎,“不僅是菜品,戲臺上老師們表演的黃梅戲都很有特色。”
望向戲臺,只見身着華麗戲服、妝容精緻的演員正在表演黃梅戲《天仙配》選段《夫妻雙雙把家還》。醇厚的唱腔、優雅的身段,讓顧客們目不轉睛,喝彩連連。
“宣績高鐵開通後,越來越多的長三角地區遊客前來遊玩。”館長陳亞告訴記者,博物館既展示徽菜發展脈絡、介紹徽菜文化,又能品嚐美食、舉辦宴席。
作爲徽文化的核心區和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績溪縣也是中國徽菜之鄉、中國廚師之鄉,徽菜已成爲當地一張亮麗的旅遊名片。
11月14日至20日,績溪縣將在城區舉辦第十屆徽菜美食文化旅遊節,推出以中國績溪·徽菜(徽廚)博物館爲終點的非遺巡遊活動,舉辦“大黃山”非遺美食、績溪特色美食、“績品”徽菜食材等展示活動。
“近年來,我們通過整合美食、文化和旅遊資源,推出多條徽菜美食旅遊精品線路,開展‘十佳績溪徽菜館’‘十佳網紅打卡店’等特色評選活動,建設徽菜(徽廚)博物館等特色美食旅遊基地,推動徽菜產業升級。”績溪縣有關負責人表示。(記者 張敬波 通訊員 潘紫媗)
“方寸地”變運動場
每天傍晚,家住宿州市花語華府小區的沈煜周就抱起籃球,趕往家門口的體育場。這個體育場有點特別,是利用高架橋下的廢棄空間改造而成。
11月11日,記者來到宿州市銀河一路高架橋底下,只見打球健身的青年人、散步的中老年人、嬉戲打鬧的孩子們各得其樂,好不熱鬧。
“我們把閒置的橋下空地改造成一處‘口袋’運動場,既作爲運動場又兼具兒童遊樂場的功能,周邊市民多了一個休閒娛樂的好去處。”宿州市教體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秦偉喆說。
“口袋”運動場設計了一條長達數百米的“運動長廊”,橫跨橋下東西兩側,分別設置了多樣化的運動場地。東側配備了標準化籃球場、籠式智慧足球場、輪滑場、健身步道、乒乓球桌等;西側則是一片兒童樂園,孩子們喜愛的滑梯、攀巖牆、沙坑、搖椅、攀爬架等應有盡有,再配上太空星圖、彩虹跑道等精美彩繪,營造出夢幻般的視覺效果。
每當夜幕降臨,燈光璀璨,橋底的彩繪愈發斑斕奪目,吸引着衆多體育愛好者,讓這片“口袋”運動場成爲宿州市區的網紅打卡地。
“場地離家近,健身項目多,我一有空就會來這跑跑步、打打球,週末還會邀上朋友一起來打比賽。”沈煜周說。
“‘口袋’ 運動場按照公益爲主、收益反補的原則,採取市場化運營模式。”秦偉喆告訴記者,運動場每日會設定相應的免費開放時間,其餘時間則進行低收費,所有收入都用於場地設施日常維護與保養,確保運動場能夠長期、穩定、有效運行。
市區寸土寸金,高架橋下“長”出的這片體育場,不僅實現了閒置資源的再利用,成爲城市發展建設的一大創新,還極大推動了全民健身的普及,有效提升了城市文化內涵與品位。
“‘口袋’ 運動場還是青少年體育培訓的‘搖籃’。”秦偉喆說,運動場平時也會承接多元化的體育賽事以及單位、學校組織的各類運動活動,並積極與多家體育俱樂部合作,共同開設籃球、足球、田徑等多個項目的青少年培訓班,培養孩子們的體育興趣,提高他們的運動技能。(記者 張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