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教授破除標準化迷思 教你以臺灣腔英文自信開口
大學教授破除標準化迷思 教你以臺灣腔英文自信開口(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提供)
上學期因爲疫情影響,所有的實體課被迫改成線上授課。我的班上也有兩位印尼學生,雖然隔着遙遠的距離和臺灣學生一起上課,但也有彷彿在同一時空的實在感。
印尼學生不懂中文,上課當然是全英語教學(English as a medium of Instruction)。大家使用帶着各自腔調的英語溝通,但課堂上的專業討論和一般生活對話皆可順暢進行。我反思這個線上全英語授學課的經驗,提出幾個想法來和大家討論交流。
1. 標準化的迷思
有人以「你的英語有臺灣腔」來評斷英文程度(https://bit.ly/39hxJyc)好壞,這多少帶點貶抑,因爲你的英語不像美國人說英語一樣。但這是個天大的迷思。
根據語言學家的研究,一個母語非英語的人超過八歲才學英語,自然會帶有腔調,臺灣人說英語帶有臺灣腔,乃是天經地義。其實對話時不是以發音、而是以內容來溝通,且臺灣人的發音和日本、韓國、印度等國比較是相對清晰的,我們應該對自己的發音有信心。
美國伊利諾大學的語言學家Braj Bihari Kachru曾提出英語同心圓理論,把說英語的人分爲三個同心圈:第一爲「內圈」(Inner Circle)指以英語爲母語的國家,如美、英、加等。第二爲「外圈」(Outer Circle)指印度、新加坡、菲律賓等曾爲英國殖民地的國家。第三爲「擴張圈」(Expanding Circle)指臺灣、日本、韓國等英語爲外國語言的國家。以人數來算,外圈加擴張圈裡說英文的人口總數遠大於內圈的母語人口。
根據同心圓的理論,內圈提供標準模式,外圈進一步發展,而擴張圈則依賴內圈的標準來模擬。這種理論強化了內圈的語言霸權,非母語的學習者只能向中心取經。這種英美中心論,一方面是全球英語學習的龐大利益考量,另一方面也是殖民主義作祟。其實英語作爲國際通用的溝通工具,只需口齒清晰,用字合宜,不需要發音像母語人士才能溝通。
可惜很多人都有一種扭曲心態,認爲英語說得像英國人或美國人,纔算好英文。以前聯合國秘書長是韓國人,英語帶着韓國腔調,但不妨礙他統領全球各國,顯然他的學養與領袖氣質比他的英語說得像不像美國人重要太多。所以迷信標準英語本身就是一個問題。
2. 語言的在地化(indigenization)
全球化帶來語言典範的轉移效應,過去以一箇中心來擴散的模式變成多元多向的離散,英文在離散過程裡發展出許多不同的「英語」(one English and many voices)。
語言在流動時會有「涵化」效應(acculturation),語言旅行時與其他語言碰撞,會調整自身來融入新語境,以迴應在地生活的需要,而產生創新性的在地化過程(creative nativization)。
英語本身不足涵蓋所有的事物,例如多數的臺灣小吃沒有相對應的英語詞彙,只能自己去發明補足。英文也會受到在地語言習慣的影響,在語彙、語法與文化思維上產生新的表達方式。
例如新加坡人說:「Have you eaten already?」,因爲祖籍多爲福建,打招呼習慣問「你吃飽了沒?」就直接把中文轉成英文。英文表達處在困境時說「be in the soup」,新加坡人說「I am in the hot soup.」加個hot表達中文水深火熱之意。新加坡人轉化英語融入閩南語,成了所謂的新加坡英語(Singlish)。
英文轉借中文的例子更多,例如中國人重視面子,便有「丟臉」(losing my face)、「給你面子」(saving your face)。中華思維的客套話也轉成英文,例如「You have over praised me.」(過獎了)或「Your dress looks very nice.」(你今天穿得很漂亮!)
這些雖然是英文,但都是中文的思維,有時也會改變字彙的方式來重述英文的習慣用法,例如把「let the sleeping dogs lie」說成「We should not wake up the sleeping dogs.」把「Don’t step on each other’s toes.」說成「Don’t step on each other’s steps.」
印度人受英國殖民統治影響,但英文具有鮮明的印度特色,挪用與創新的例子很多,例如「延後」是「postpone」,那麼「提前」就說「prepone」;「spacious」改用加「y」的形容詞規則,而說成「spacy」。菲律賓人說高傲的人「snob」,就用「high hat」代替;或改變英文俚語,「To have your cake and eat it」改成「to eat your cake and have it」。上述的例子說明語言的跨界移動時,會隨着不同文化情境的需求而作出改變,以利溝通。(注:請參閱Jennifer Jenkins主編的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 (2018).)
國內的英語運動「2030雙語國家政策」,透過英文學習各種學科並把英文落實在日常生活的使用。如果推行有成,由於語言的在地化作用,也可預料將來出現臺式英文(Taiglish),也不足爲奇。
3. 英語當作一種共同的溝通語言(ELF)
隨網路的普及化,加速了英語作爲全球財經、政治、社會等領域溝通時的語言。英語當作一種共同語言(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它主要着眼點在於有效溝通。這種英文會朝簡單化、在地化、創造性的方向發展,以滿足各地的不同需求。
根據語言的在地化傾向,可以預見中文對英文的影響。同理,阿拉伯文和西班牙文也是世界的主要語言,未來也可能看見更多阿文和西文對英文的影響。英文恐會有更多元的面貌,過去以英美爲標準的霸權,將被許多地區性的中心標準所取代。
最後談一下EMI教學,各級學校都在推動全英語上課。語言教學專家Jennifer Jenkins指出,過去的EFL(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將逐漸被ELF(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所取代,我們必須正視ELF的語言現象,雖然目前大家對所謂的「純正」英文仍有許多的迷戀,但隨着全球化、多元文化與網路化的到來,ELF會逐漸普遍化。如Jenkins 所說,EMI的E字不應該是英式或美式的英文(English),而是 「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甚至於「English as a multilingual franca」。後兩者才能反映英語作爲全球多元文化溝通的真相。
英文作爲一種全球溝通的工具,不再是英美人的國家主義或殖民主義的專利。
學英文,只要你的英文辨識性(intelligibility)與流暢度(fluency)達到一定水平,你就可以用它來表情達意,與全世界溝通。至於它是不是聽起來像英語爲母語人士,已經不是那麼重要了。
文/莊坤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