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地景藝術與夕陽交織絕美 雲林成龍溼地賞鳥看日落

臺灣藝術蔡慧盈雕塑作品-棲地四號。(圖/觀樹教育基金會提供,請勿隨意翻拍,下同。)

記者陳涵茵綜合報導

雲林一片171公頃大的農耕地,在遭受韋恩臺風強力侵襲後,將近20年長時間積水荒廢,隨着環境演替逐漸形成巨大沼澤地,雖當地農民無法耕種成龍溼地的誕生,卻爲這片純樸土地帶來了全新的生命力及生機

▲溼地旁有一座兩樓高的眺望臺能看見整片溼地美景。(圖/記者陳涵茵攝)

成龍溼地主要由草澤池塘、魚塭及部份耕田所構成,屬於國家重要溼地保育計劃的一環,附近漁塭主要爲白鰻文蛤蝨目魚水產,帶動周邊的養殖漁產。每到春季候鳥以此爲中繼休息站,隨處可見黑腹燕鷗、高蹺鴴的身影,除了候鳥,於野外消失多年的青鱂魚也在2006再次於此地人發現,誰都沒想過風災後誕生的溼地,多年後竟意外孕育出無限生機。

▲成龍溼地候鳥種類豐富生機無限。

▲登高就能拍下整座溼地美景。

爲帶動當地觀光發展,當地推動成龍溼地國際環境藝術計劃已8個年頭,2017年展期「愛行動,愛改變」也已正式開跑,今年一共有來自55個國家、180位藝術家提案,最終決選出7件藝術作品名稱爲「棲地四號-搖籃」、「回紋」、「微氣候生命線」、「行動人生」、「隨行」、「微妙的平衡」及「再生」。

▲藝術家Piotr不知名怪獸大型作品「隨行」。

▲成龍溼地國際環境藝術節夕陽交織成最美景象

▲「微氣候生命線」空中俯瞰照。

大型的環境藝術創作爲溼地帶來全新氣象利用自然取得、可生物分解的天然素材,像是蚵殼、漂流木、蘆葦竹子、砂等,爲藝術創作灌入生命生生不息的精神理念,透過來自世界各地藝術家來的美麗創作,喚起在地居民對自己家鄉土地的認同與熱情

地址雲林縣口湖鄉臺17線約105公里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