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灑錦的歡樂(隨筆)

斯 雄

第一次聽人聊起“普者黑”時,我一頭霧水。眼看快沉默了,對方又說那裡有萬畝荷塘,有象徵吉祥的並蒂蓮,還有大灑錦、小灑錦等珍稀野生荷花品種。

在洪湖岸邊長大的我,一下提起了興趣。

今年夏天,我乘坐火車抵達普者黑站,專門去看看雲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丘北縣這個名叫“普者黑”的村子。

普者黑意思是“魚蝦聚集的地方”。我們先去青龍山碼頭坐船。放眼望去,山巒起伏,峽谷縱橫,溼地連片,除了遠近成片的荷葉荷花,就數點綴其間的孤峰、峰林、峰叢、石芽最搶眼。

遊船行程過半,方纔進入一大片荷塘,在中間一條狹長的水道蜿蜒穿行。

“大灑錦!”同行的人大叫一聲。

只見船舷左邊開白蓮花的荷葉叢中,一朵盛開的蓮花,右邊的花瓣純白,左邊的花瓣粉紅,紅白相映,涇渭分明,普者黑獨有的大灑錦荷花果然與衆不同。

同行的人說,文旅公司夏天會專門派人撐船到荷塘尋找大灑錦,每年只能找到四五朵,今天能看到,算是有緣了。

下船上岸,抵達普者黑行政村下轄的仙人洞村民小組。有位被稱作“範主任”的人過來迎接。範主任敦實茁壯,皮膚黝黑,兩眼炯炯有神,着一身民族服飾。他說,2021年他已卸任村委會主任,但村民仍習慣叫他範主任,大家喊他“老範”就行。

仙人洞村面積不大,只有兩條街道。我們在沿湖邊的一條溜達。路面寬不過兩米,由石頭鋪就,且高低不平,沿湖用石塊壘起斷續的圍欄,感覺像是走在茶馬古道上。左手邊是一溜兒的民宿,右手邊的湖裡長滿荷葉和蓮蓬,有小朋友在用網兜撈魚,還有大人在用魚竿垂釣。有一家客棧門口打着廣告牌“荷花雪糕”,喇叭裡叫賣着:“荷花雪糕,好吃得很啦!”

老範說,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仙人洞村就走上了發展鄉村旅遊之路。但後來粗放增長,村民一味加蓋民宿,自建房樣式混亂,“土不土洋不洋”。後來,老範帶着仙人洞村人集體討論,立下規矩:房屋建矮不建高,臨湖不建餐館,突出文化。

一番整改,村莊有了精氣神。這幾年,村子與時俱進,開發了雲南首個村小組“仙人洞”微信小程序,建了智慧停車場,推廣直播帶貨、互聯網訂房等,咖啡屋和書店先後進駐。現在,這裡有常住村民900多人,旅遊從業者就有800多人。家家開門迎客,戶戶吃上了“旅遊飯”,是普者黑周邊最富裕的村子。

晚飯後,村廣場一派熱鬧,正在表演原生態民族歌舞。《古老的仙人》《火塘情》等歌舞,由村民編排,演員全部來自村裡的老、中、青文藝隊。白天忙碌的客棧經營者、農家樂廚師、划船能手、服務員等,晚上搖身一變,成了演員。

“節目是否考慮過借用一下雲南電影《阿詩瑪》的名氣?”我隨口說道。

“還真想過。”老範眼睛放光,頗爲得意地說,他自己編了個《阿詩瑪》的後續故事:阿詩瑪在石林被洪水沖走後,阿黑哥沿南盤江一路追尋,最終在普者黑髮現了湖中抱着大樹的阿詩瑪……一家人從此團圓,過上了一直嚮往的幸福生活。

大家聽了哈哈大笑,連說這個有意思,值得延續下去。

《 人民日報 》( 2024年11月16日 0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