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給百度掙錢了嗎?掙了,但還不夠多 | 焦點分析

文 | 周鑫雨

編輯 | 蘇建勳

2023年第四季度,AI終於爲百度帶來了可觀的增長——由文心一言等大模型帶來的收入,首次出現在了百度的財報中。

2月28日,百度披露了2023年第四季度和全年業績:2023年總營收達1346億元,同比增長了9%。四季度營收達350億元,同比增長了6%。

超預期營收的背後,少不了AI的推動。

對於業務體量龐大、市值達366億美元的百度而言,To B和To C兩條路並行,是大模型商業化自然而然的選擇:To B以基於智能雲的模型服務爲基石,To C則以搜索、App等移動生態的應用爲主要流量入口。

經過一年的快速落地,百度的B端大模型業務,在商業化上已經卓有成效:百度智能雲、自動駕駛等板塊的非在線營銷收入爲83億元,同比增長6%的同時,較上一季度的69億元,也有大幅的提升。

百度在財報中表示,非在線營銷收入增長的最大功臣,則是Q4營收達84億元的智能雲業務——“6.6億元”,李彥宏在電話會中強調,這是大模型爲百度智能雲業務帶來的增長。

不過,如何讓AI在C端形成更具爆發式的增長,仍是一道難題。

財報顯示,2023年12月,百度App的月活達6.67億,同比增長了3%——然而,這個數字與9月的6.63億基本持平,不及6月的6.77億。

第四季度,儘管百度表示,文心大模型重構後的廣告系統爲百度帶來數億元增量收入,但192億元的在線營銷收入,相較於前兩季度的197億元(Q3)和196億元(Q2),仍然略有下滑。

這意味着,作爲百度最大的C端流量入口,以搜索、百度App等爲代表的移動生態在上線多個AI功能後,並沒有刺激這些C端應用的活躍度,更不用提付費使用的轉化率。

走高性價比路線,大模型收割B端用戶

經過一年的探索,大模型已經初步打開了百度智能雲的增量。

2023年前幾個季度的財報中,有關文心一言對智能雲的影響的表述,停留在銷售線索的增長。但由於定製化交付和回款週期長,前幾季度大模型對雲業務的帶動並不明顯。

在此期間,爲了吸引更多的客戶,百度智能雲有過幾次降價行爲。比如11月8日,千帆大模型平臺更新了token計算邏輯,相同漢字數量對應的token數量降低了20%以上,變相降低了處理單個漢字所需的推理成本。雙十一大促期間,百度智能雲更是打着“最低6.5元用上大模型產品”的旗號,在企業用戶間做了一波低價推廣。

低價帶來的是規模的增長。百度表示,第四季度,每月有2.6萬家企業調用文心大模型的API,季度環比增長了150%。

百度用大模型拉動雲計算增長的另一條路線,則是積極與車企、智能硬件等終端廠商合作。

大模型結合硬件,被AI和終端廠商視作探索新場景和增量的必經之路。目前,百度已經與三星、榮耀、長安汽車等手機、汽車廠商達成合作,集成或基於文心大模型開發應用。

在百度看來,與終端廠商的合作,也將反哺到自己的移動生態,給移動內容生態進入終端帶來機會。在2024第一季度的智能雲OKR中,李彥宏特意提到:“打通市場反饋和TPG(技術中臺業務組)技術提升,MEG(移動生態業務組)產品沉澱的閉環。”

而擴大提供基礎計算能力的IaaS層的市場份額,百度也表現出了更積極的姿態。

2023年初,百度智能雲的AI底座,嵌入的還是百度自研的AI芯片崑崙芯,以及太行DPU,但缺乏更具競爭力的高性能芯片。11月8日,據路透社報道,百度爲200臺服務器訂購了1600片華爲昇騰910B AI芯片,這也被業界視作撬動IaaS市場的標誌。

AI打開流量入口,但留存用戶得靠生態

儘管B端能夠快速實現AI的商業變現,但曾有AI從業者對36氪分析,國內數字化預算主要集中在大客戶手中,模型廠商服務大客戶的定製化服務利潤最高,但付出人力時間成本高,回款週期長,且只有極少部分大客戶能夠承擔。

對於大部分AI公司而言,大模型的大規模變現,最終還得依靠C端。

百度的C端商業化探索,可以用“保守”兩個字形容,基本延續着“AI工具+付費牆”的模式。

比如文心一言最直接的變現渠道,是定價爲59.9元/月的App訂閱收費,並不便宜。結合了大模型的百度文庫、網盤等產品,走的也是先用AI功能提高用戶的付費率。

這一變現模式,在部分產品上已經有了初步的效果,尤其是在生產場景。比如2023年9月,百度文庫當月總會員主動開通付費率年同比增速超過50%。

然而,即便搜索被視作AI變革以來最值得重構的業務,接入文心一言的百度搜索,至今還未找到一條明確變現路徑。

原有的關鍵詞搜索模式,尚且能爲在信息流中嵌入廣告留有空間,這也是在線營收的主要構成。但隨着模型能力的提高,搜索結果也越精確——對百度而言,文心越好用,在搜索上變現的壓力就越大。

財報顯示,2023年12月,百度App的月活達6.67億,同比增長了3%——然而,這個數字與9月的6.63億基本持平,不及6月的6.77億。

百度想用AI積極打開移動生態的流量入口,但抵不過互聯網的流量格局已定,大盤流量近幾年一直朝着短視頻平臺傾斜。

連對AI寄予厚望的百度,也不得不伸出一隻腳,踏上短視頻的船。2024年,短視頻也首次寫進了百度高級副總裁、移動生態負責人何俊傑的Q1 OKR中:“抓住春節機遇,跑通短劇分發和用增通路,形成百度刷劇認知。”

搜索僅僅是入口,最終支撐起流量增長的,仍然是對用戶而言具有獨特價值的生態。

曾有MCN機構對36氪表示,他們用百度的AI工具生成數字人或者視頻素材,轉而在抖音、快手、小紅書等頭部內容平臺上使用。歸根結底,目前百度的內容生態,還不具有足以承接AI所帶來的價值。

2023年6月,百度App的月活達6.77億,到了十二月,這個數字下滑到了6.67億。這意味着,藉助AI,百度App至少仍有一千萬的增量空間。C端的持續增長和成功變現,將成爲百度今年的考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