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浙江台州黃岩人 端午節吃「食餅筒」

浙江台州黃岩:端午節吃食餅筒。一桌拼盤,盛滿五花八門十幾道菜餚,菜餚中間是兩大盤面皮,一青一白。(澎湃新聞)

浙江台州黃岩:端午節吃食餅筒。圖爲卷好的餅筒。(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3日報導,端午節要掛艾蒲、吃糉子,但浙江台州黃岩人端午節很獨特,是一定要吃食餅筒——這是黃岩人在端午節最重要的傳統習俗,也是獨具特色的美食。與臺灣清明節前1或2天寒食節吃潤餅的習俗,異曲同工。

一桌拼盤,盛滿米麪、滷肉、蝦仁、綠豆芽、魷魚絲、蒜苗、蘿蔔絲、雞蛋絲、韭菜豆乾、洋蔥鱔片、油條碎、包心菜等砌成條狀。菜餚中間,是兩大盤面皮,一青一白,白的是麪皮,青的是鼠麴草與艾,兩種麪皮,包卷天下。

耐心而細緻地把一衆菜餚搬運到麪皮上,澆上一勺肉汁,以雙手扯過麪皮,帶着足夠的力道,將菜餚席捲起來,順勢一滾,一頭摺疊,以麪皮本身的柔韌之力,將菜餚裹挾成粗粗胖胖的條筒狀,這就是黃岩人的食餅筒。

在黃岩人看來,食餅筒裡的菜式可多可少,少則五六樣,多則二十幾樣,只要想吃的都能包進去。問題也正在於此,吃食餅筒必須要人多才帶勁,六七個人嫌少,十一二人合適,十六七人不多。

黃岩的街頭常可見到賣食餅皮的攤子,很多老店更是門前排着一長溜的隊伍。端午節了,家家都要吃食餅筒。但攤食餅皮,可是個技術活兒,一般的人家做不好,乾脆就從街上買了回家。

食餅筒這個食物,台州各地都有,只是叫法不一。在仙居、路橋、黃岩叫做「食餅筒」,臨海人叫它「麥油脂」,在溫嶺叫做「席餅」,天台人則叫它「餃餅」或「五虎擒羊」,在三門它又是「麥焦」,到了玉環則成了「錫餅」。

食餅筒的由來,當地流傳着兩種說法。

一是和戚繼光有關。說戚繼光抗倭時期,台州人家家戶戶都做了菜餚犒勞大軍。但是這麼多菜,怎麼送去軍營是個難題,也沒有那麼多的餐具,於是發明了食餅筒,直接把餅皮包了菜餚,送去給士兵們吃。

還有一種說法是和濟公有關。說是那個瘋癲的濟公和尚,看見人家吃剩下不少菜,覺得浪費了可惜,遂把剩菜包入麪餅,下一頓再吃。

每逢立夏、端午、中秋等傳統節日,黃岩人都喜歡吃食餅筒,尤其是在端午節,家家都要包食餅筒來吃——這也成爲了當地十分獨特的端午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