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社羣平臺突出現好多「momo」?年輕人新興匿名方式曝光

大隱隱於市?陸關注momo涌現網路下的青年匿名社交。(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3日報導,2020年以來,大陸「小紅書」等社羣平臺出現一批使用「粉色恐龍」頭像,暱稱「momo」的用戶羣體。這些青年用戶選擇藉由使用統一化隱名或僞名來保護個人身分,藉助「公共馬甲」以實現自身更自由地表達觀點,避免暴露真實身分。

近日,由共青團中央主管,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國青少年研究會主辦的期刊《中國青年研究》刊發一篇題爲〈隱匿即顯露:青年匿名社交的平臺、動因及展演〉研究文章,探究當代青年匿名社交的特點及其背後的青年文化。

該文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博士研究生張戌及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湯沺甜撰寫,系中國社會科學院婦女/性別研究中心課題「線上交友軟體使用的性別和代際差異」的階段性成果。

文章認爲,「momo」及「粉色恐龍」作爲社羣平臺用戶註冊後的初始預設使用者名和頭像,起初並沒有獲得特別關注。而後部分社會性輿論事件發酵,許多人藉助這一代號實現身分掩護,獲得表達去限制化福利,實現了羣體性參與與支持。在其看來,這樣一羣匿名社交參與者反映了在環境急劇變化的當下青年匿名社交的諸多特徵。

該研究選擇Python進行數據爬蟲,於2023年10月蒐集「某主播道歉」這一社會熱點事件熱度前十的相關討論帖,共獲評論3萬2432條。在剔除無效回覆後(包括空白評論、廣告等),有效評論數爲3萬1331條,總計字數約120萬字,其中,「momo」用戶發言1665條,「非momo」用戶發言29666條。

討論帖中,有人對某「momo」用戶發問:「我怎麼到處都能看到你?」該「momo」用戶回答稱:「網上好多momo,我這叫大隱隱於市。最好的匿名方式就是變成其他人。」也有「momo」用戶表示:「本mo躺槍啦,其實只是爲了讓朋友認不出自己的號。」

研究分析認爲,在互聯網時代,雖然實名認證已經成爲社交平臺的主流趨勢,但匿名性依然在這個「夾縫」中存活並展現多樣化的特徵。在此之下,用戶就一種個體對隱私的關切、和對自由表達的管道即匿名社交的需求更爲強烈。用戶選擇加入羣體匿名,實則是利用羣體性身分手動匿名行爲,大量自由個體雖然無法掌握技術以真正意義上擺脫被「監控」狀態,但這一將自身「退」成陌生人的舉動卻爲他們展開一張安全網。

從根本上來說,這樣一種技術門檻較低的用戶身分轉變直接動力並非對治理的抵抗,而是「關係」。這種關係源自現實與虛擬,他們在「退」爲一個陌生人的同時,實現了將自己「大隱隱於市」——藏身於衆多陌生人,去除極具個人特色的暱稱與頭像,隱匿個人資訊在規避來自現實關係壓力的暴露羞恥的同時堅守自身虛擬數位身分,爲自己爭取充足展示空間;同時,這也是一種對虛擬世界的關係建構的迴避策略,隱匿於羣體後,在無目的性情況下,使用者彼此間可追蹤性大大降低,這在一定意義上是以軌跡重疊方式清除痕跡。

研究同時發現,該方式對有匿名社交需求的青年羣體的吸引並非僅有「大隱隱於市」,還因其身分給青年的個體化空間留有充足餘地。在研究者蒐集數據中,共有1665名「momo」用戶(暱稱中包含「momo」即判定爲「momo」用戶),其中約有10%的用戶選擇了在「momo」的基礎上進行個性化表達。

此類個性化用戶的暱稱主要有三類:第一,點綴性的無實在意義表情符號,包括emoji中的「花」「食品」等綴飾;第二,個人狀態,如「momo(減肥中)」「momo(活好每一天版)」;第三,限定詞與修飾詞,比如「美momo」「king of momo」等。不僅是暱稱上的變動,有若干「momo」使用者並未嚴格使用標誌性的「粉色小恐龍」作爲頭像,在此類用戶中,一類以「粉色小恐龍」頭像的系列衍生圖片爲頭像,另一類則爲自由選擇頭像。

文章表示,由此可見,大陸當代青年在匿名社交時,並不期望以完全摒棄自身個性化爲代價,他們彈性地對自己的數位虛擬羣體性身分進行裝扮,以實現審美追求和個體自由化展示。

該研究分析了青年匿名社交文化體驗,其認爲:

羣體性匿名現象反映了當代青年在不確定性的社交環境中,透過集體身分來減少個體不確定性和焦慮,同時追求認知安全和羣體認同;

隱匿於羣體中的青年選擇集體身分作爲網路互動的方式,是應對互聯網帶來的社交變革和不確定性的反應,同時保持虛擬社交的不可替代性和時間效率;

這種集體匿名不僅是對「面子」文化的體現,更是現代社會個體化自反性特徵的一種體現,即在個體化過程中尋求更廣泛和深層次的社會聯繫和自我認同;

「公共馬甲」羣體通過網路互動展現出強烈的個體化自反性特徵,他們通過「手動」匿名的方式擺脫既有社會關係的束縛,尋求在網路空間中新的自我表達、構建和管理方式。

在作者看來,青年選擇成爲羣體背後,實爲藉由調試其身分對演算法社會適應,以「陌生人」社交重回技術造成且難以脫離的現實與網路社交的模糊地帶。這是當代青年的「抗爭」:個體拿起「原始武器」在演算法社會中尋回自由心證權利的過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大隱隱於市」是一種弱勢羣體對演算法社會進行軟抵抗而生成的集體行動,象徵着人的個體在壓抑文化建構過程中的價值與尊嚴。

文章也指出,雖然匿名社交爲用戶提供了一種在不透露身分的情況下表達自己的觀點、情感和聲音的機會,但這種模式也伴隨着一系列挑戰和風險,包括:匿名社羣平臺可能導致情感問題、欺凌和惡意言論,青年在匿名社交中需要更好的網路素養,匿名社交也引發了道德和倫理問題等。

「匿名社交在青年羣體中變得越來越普遍,但也伴隨着一系列挑戰和風險。社會觀照、教育和培訓在幫助青年更好地適應匿名社交環境、維護自己的權益以及保持社交和道德準則方面扮演着關鍵角色。透過這些支持措施,青年可以更好地利用匿名社交的優勢,同時減少其潛在的負面影響。」文章最後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