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高空倒閣可休矣
(圖/本報系資料照)
綠營發動大罷免愈演愈烈,民進黨立委鍾佳濱、沈伯洋甚至主張用「倒閣」代替罷免,理由是長痛不如短痛,連綠營外圍學者也有此倡議,倒閣之聲此起彼落,乍聽符合民主原則,實則是愚民的說法。
按現制,我國總統是有權無責,只要當選,哪怕只比對手多1票,實際上就能指派上至行政院長、下至國營事業高層與基層等上萬個職位,加上掌握執政預算資源,可無視立院席次多寡而恣意運用權力。又因憲法將罷免總統的門檻訂得極高,至少要獲得全體立委2/3之同意,又須交付公民複決通過,實務上幾可視爲不可能的任務。
至於行政院長,表面上只要取得立院過半就能發動倒閣,問題是現行憲法在經過多次修憲後,早已免去行政院長的多項重大國政義務,包括立法院若對行政院的政策表示不贊同時發動決議要求變更,或是立法院決議之法律案、預算案、條約案等,一旦政院提起覆議失敗,都無須負起政治責任進而辭職。
此外,憲法更透過恐怖平衡的方式,讓倒閣成功與解散國會掛勾,實質嚇阻立院多數政黨發動倒閣,造成行政院長只要能貫徹總統意志,哪怕執政再差也不怕失業的怪現象。
歷史上立院3次倒閣皆因在野民進黨而起,皆是處於立院少數「明知不會通過而爲之」,其目標並非真要倒閣,而是打擊現任內閣的執政正當性。
既然總統與行政院長的權力受到如此的制度保障,所謂的「倒閣」對在野黨來說,實則毫無意義可言。一則就算行政院長遭倒閣成功,不管國會解散重選結果爲何,預料「被倒閣的前院長」勢必會被擺去其他位置重用,不痛不癢;其次,無論總統是否要動用國會解散權,也不管國會解散重選後民進黨的席次多寡,總統仍舊可依憲法任命新的行政院長。換言之,倒閣成功與否,根本不會動搖賴清德的執政權力。
除非,總統願意對全國人民承諾,未來一旦倒閣成功、國會解散,他願意尊重最新民意所選出的新國會權力分佈;具體而言,只要民進黨依然無法取得國會多數,那麼,賴總統就要釋出組閣權讓多數黨或多數聯盟組閣。假若做不到,倡議倒閣則絲毫不具意義,只會消耗社會資源,加劇社會上的政治對立,消磨在野黨因重選要付出的選舉資金與資源。這樣的結果,就是苦到人民、耗到在野黨,但爽到執政黨。
那些「打高空」倡議倒閣、裝清高的好事說法,實可休矣!(作者爲自由撰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