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厚基金:鑄建穩固投研團隊,追求長期可持續價值

近日,淳厚基金旗下首隻發行的公募產品——淳厚信澤靈活配置混合型基金(A類007811/C類007812)成立以來運作已滿五年。在很多投資者心中,持有五年算得上是長期投資了。這隻由淳厚基金的副總經理、研究部總監薛莉麗領銜管理,又是淳厚基金成立時間最長的公募產品,可以算的上是公司最具有代表性的產品之一。淳厚信澤的五年長跑爲持有人創造了不俗的業績回報,這也是淳厚基金這隻穩固又具生命力的投研團隊五年來發展的成果。

淳厚信澤五年長跑 步步爲營

根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2024年8月20日,全市場滿五年的靈活配置混合型開放式基金產品共1293只(相同基金不同份額不重複計算),其中僅209只產品近五年(2019.8.21-2024.8.20)收益超50%,佔比不到20%,而淳厚信澤就是其中一員(詳細業績見文末)。淳厚信澤A(007811)成立五年以來(2019.8.21-2024.8.20)累計收益爲58.80%,同期業績比較基準爲-4.21%(業績比較基準爲滬深300指數收益率×40%+中證港股通綜合指數收益率×20%+中債綜合全價(總值)指數收益率×40%),超額收益達63.01%。在這五年間,淳厚信澤既爲投資者把握了2020、2021年的市場機遇,獲得了不俗的業績回報;也在面對跌宕起伏的市場環境時展現出一定的抗壓能力,優秀的長期業績使得淳厚信澤榮獲晨星三年期五星評級的肯定(評級日期爲2024.6.30,評級分類爲滬港深積極配置)。

權益固收齊頭並進 追求可持續收益

截至2024年6月,淳厚基金共26只公募產品,公募非貨管理規模突破350億①,作爲一家個人系基金管理公司,在越來越“卷”的公募基金行業中不斷擴容。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卷”規模、“卷”業績,歸根到底的立足之本是公司的投研實力。根據銀河證券統計,過去三年(2021.7.1-2024.6.30),淳厚基金長期主動股票投資管理能力排名4/109,與此同時,公司的固收投資業績也十分亮眼,長期主動債券投資管理能力排名5/110。公司股票投資和固定收益投資雙雙榮獲五星評級②,權益和固收齊頭並進,均衡發展。

公司副總經理薛莉麗和權益投資部總監陳文都曾在公開採訪中表示過其投資目標是“追求可持續的超額收益,希望獲得一條長期穩健向上的淨值曲線。” 通過對淳厚基金產品持倉情況的分析以及結合各位基金經理的公開發言可以發現,淳厚基金權益產品持倉較爲均衡分散,不押注單一賽道、不追逐熱點炒作題材,相比短期排名,更重視投資者的長期持有體驗。陳文經常提到 “高魯棒性”,即投資組合的強壯性、反脆弱性。無論市場風格如何變化,希望投資組合能夠具有較高的容錯能力,通過行業均衡、收益來源均衡、攻守均衡的多樣性投資組合來適應不同的市場風格。這或許就是淳厚基金追求長期可持續超額收益目標的方式。不止權益投資,固收方面,淳厚基金同樣選擇了一條攻守平衡的投資路線。固收投資部總監祁潔萍曾表示其在投資中力求讓收益與回撤達到良好的平衡,爲投資者創造回報的同時,儘可能控制回撤,追求較優的風險收益性價比。

深耕投研一體化 團隊穩步壯大

公募基金行業向來人員流動較頻繁,但淳厚基金的投研團隊在不斷壯大的同時體現了很強的穩固性。公司現有投研團隊中多數核心成員從公司成立或初創期便加入公司,伴隨公司成長至今。比如固收團隊中,固收投資部總監祁潔萍、公司在管規模最大的基金經理江文軍均於2018年公司成立時便加入。權益團隊中,公司副總經理、研究部總監薛莉麗於2019年加盟,公司權益投資部總監陳文於2020年加盟,另包括多位基金經理紮根公司也均四年以上。團隊成員之間,團隊和公司之間,對投資和經營理念的高度契合,是投研團隊長期穩定的基石。不論是投研還是公司經營,淳厚基金都始終把持有人利益放在第一位,堅持長期主義,嚴控風險,行穩方能致遠。

除了從外部吸納成熟人才,淳厚基金也有一些“養成式”基金經理,是從公司研究員或專戶投資經理提拔而來,可見公司的投研梯隊建設機制成熟,爲投研人才的培養搭建了可實現的成長路徑,這也是團隊穩定的重要來源。

人才儲備以及投研團隊的穩定性是基金公司核心競爭力之一,也是淳厚基金爲持有人創造可持續價值回報的底氣。淳厚基金堅持做難而正確的事,貫徹底線思維,重視收益風險性價比,才能在投資的長河中行健致遠。

注① 截至2024.6.30,淳厚基金公募非貨管理規模爲352.94億元,統計口徑爲2024年二季度披露數據。

注② 淳厚基金股票投資和固定收益投資均獲海通證券五星評級,評級日期爲2024年7月26日。

數據來源:以上數據來源於淳厚基金及產品定期報告,產品業績相關數據已經託管行復核。淳厚信澤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成立於2019/8/21,截止2024/8/20,歷任基金經理如下:薛莉麗自2019/8/21起管理至今、祁潔萍於2019/8/21-2020/12/24管理此基金、廖辰軒自2021/3/18起管理至今。截至2024/8/20,淳厚信澤A/C成立以來收益率分別爲58.80%/54.97%,同期業績比較基準爲-4.21%;2019-2023各年度及2024.1.1-2024.8.20收益率分別爲8.58%/8.28%、40.93%/40.14%、22.76%/22.40%、-15.11%/-15.53%、-2.43%/-2.91%、2.06%/1.75%,同期業績比較基準爲5.15%、12.18%、-3.90%、-10.39%、-6.23%、0.59%。此基金的業績比較基準爲滬深300指數收益率*40%+中證港股通綜合指數收益率*20%+中債綜合全價(總值)指數收益率*40%。本基金經理管理的其他基金產品業績如下:淳厚信睿核心精選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成立於2020/2/12,截止2024/6/30,歷任基金經理如下:薛莉麗自2020/2/12起管理至今、陳文自2020/5/21起管理至今。截至2024/6/30,淳厚信睿A/C成立以來收益率分別爲84.77%/80.78%,同期業績比較基準爲-7.76%;2020年、2021年、2022年及2023年收益率分別爲66.51%/65.78%、22.98%/22.37%、-13.92%/-14.35%、-2.76%/-3.24%,同期業績比較基準爲16.76%、-4.64%、-2.75%、-7.57%。此基金的業績比較基準爲滬深300指數收益率*50%+中證港股通綜合指數收益率*20%+中債綜合全價(總值)指數收益率*30%。淳厚欣頤一年持有期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成立於2020/12/22,截止2024/6/30,歷任基金經理如下:薛莉麗自2020/12/22起管理至今、王曉明自2021/1/8起管理至2022/3/23、顧偉自2022/10/27起管理至今。截至2024/6/30,淳厚欣頤成立以來收益率爲5.86%,同期業績比較基準爲-19.08%;2020年、2021年、2022年及2023年收益率分別爲1.13%、22.93%、-18.28%、-3.28%,同期業績比較基準爲2.34%、-4.64%、-12.65%、-7.57%。此基金的業績比較基準爲滬深300指數收益率×50%+經人民幣匯率調整的中證港股通綜合指數收益率×20%+中債綜合全價(總值)指數收益率×30%。淳厚鑫淳一年持有期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成立於2021/6/1,截止2024/6/30,歷任基金經理如下:薛莉麗自2021/6/1起管理至今、廖辰軒自2021/6/8起管理至今。截止2024/6/30,淳厚鑫淳成立以來收益率爲-37.51%,同期業績比較基準爲-15.46%;2021年、2022年及2023年收益率分別爲6.99%、-29.72%、-17.29%,同期業績比較基準爲-4.22%、-9.45%、-4.78%。此基金的業績比較基準爲滬深300指數收益率×40%+經人民幣匯率調整的中證港股通綜合指數收益率×10%+中債綜合全價(總值)指數收益率×50%。淳厚鑫悅商業模式優選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成立於2021/10/22,截止2024/6/30,歷任基金經理如下:薛莉麗自2021/10/22起管理至今、廖辰軒自2021/10/22起管理至今。截止2024/6/30,淳厚鑫悅A/C成立以來收益率爲-40.56%/-41.36%,同期業績比較基準爲-18.38%;2021年、2022年及2023年收益率分別爲6.22%/6.12%、-31.38/-31.72%、-18.81%/-19.22%,同期業績比較基準爲-1.48%、-12.65%、-7.57%。此基金的業績比較基準爲滬深300指數收益率×50%+中證港股通綜合指數(人民幣)收益率×20%+中債綜合全價(總值)指數收益率×30%。淳厚優加回報一年持有期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成立於2022/12/19,截至2024/6/30,歷任基金如下:薛莉麗自2022/12/19起管理至今、祁潔萍自2022/12/19起管理至今。截止2024/6/30,淳厚優加A/C成立以來收益率爲3.34%/2.70%,同期業績比較基準爲1.77%。2023年收益率爲-0.34%/-0.74%,同期業績比較基準爲-0.69%。此基金的業績比較基準爲滬深300指數收益率×15%+經人民幣匯率調整的中證港股通綜合指數收益率×5%+中債綜合全價(總值)指數收益率×80%。

風險提示: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基金的過往業績並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並不構成本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基金管理人承諾誠實信用地管理和運用基金財產,但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近期關注行業不代表實際投資情況或投資建議。請投資者認真閱讀本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產品資料概要》等文件,瞭解基金風險收益特徵,並判斷基金是否和投資者風險承受能力相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