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金融未被科技吞噬 反促成創新

人工智慧基於近20年內深度學習演算法的重大突破,再加上雲端運算與大數據興起的推波助瀾,成爲當前在金融業應用最多元的技術。(新華社)

臺灣銀行家第168期:金融科技轉型下一站(臺灣金融研訓院)

金融科技快速崛起,確實已改變金融服務的傳統風貌,推動整個金融業轉向數位化,並朝着自動化與智慧化不斷提升。我們期待掌握科技者,能將方向導引爲創造更加包容,且符合永續概念的金融體系。

2012年,金融科技浪潮方興未艾,金融業內的暢銷書《Bank3.0》出版,預示未來所謂銀行(Banking)是指一種行爲(即取得金融服務),不是一個場所。時隔6年,《Bank4.0》發行,強調金融長在,而銀行不再,再次預言銀行即將走入歷史。如今倏忽又近6個年頭,昔日預言究竟有多少成真?金融與科技的融合在下一個6年又將走向何方?

首先,傳統金融業並未如部分人士預期般不堪一擊,被金融科技業者大幅取代的情景並沒有發生。也許是類似的警語已聽得太多,金融機構對於置身金融科技洪流充滿自覺,不僅善用熟諳金融法規的優勢,也憑藉着在金融消費者心中建立的長遠信任,穩健而積極的將科技元素逐步融入金融商品與服務,未來也將融入從業人員與企業文化。

臺灣金融研訓院所做的調研顯示,國內有9成銀行業者已經啓動數位轉型,3成業者自評其數位轉型完成度已達50%。我國銀行業對金融科技的總投資預算金額逐年成長,例如2021年國內金融業者投入金融科技發展之總金額爲新臺幣158.59億元,2022年增加爲293.22億元,預估2023年投入金額爲369.34億元。金融機構與金融科技新創企業歷經數年競合,漸呈水乳交融之勢。與金融機構建立合作關係的金融科技業者家數逐年增加,顯示臺灣的金融科技生態圈日趨完整。

金融科技技術面的幾項基石經過這些年的演進,以及與金融需求間的磨合,有些技術的應用已漸爲金融業者掌握,但也有不少處於摸索嘗試的階段。雲端科技技術本身已相對成熟,金融機構也深知上雲的好處,例如可讓成本減少,業務彈性增加,還能在雲端上開發試驗新產品。但是大規模上雲的金融機構目前仍屬少數,根據麥肯錫(McKinsey & Company)2022年的調查,全球只有少於13%的金融機構將超過一半的IT基礎架構放在雲端。畢竟雲端遷移是一項複雜的工程,尤其我們的銀行還可能在用現代系統執行幾十年前的應用程式。不過隨着國內法規開放,金融機構增加上雲的程度應屬必然,甚至可能因而改變部分營運模式。

人工智慧基於近20年內深度學習演算法的重大突破,再加上雲端運算與大數據興起的推波助瀾,成爲當前在金融業應用最多元的技術。除了擅長鑑別判斷的分析式人工智慧,生成式人工智慧亦廣受矚目。目前雖因資料隱私考量,多數國銀禁止公務使用ChatGPT,但已有將近半數的國銀開始規劃、實驗或部分導入大型語言模型(LLM)。關於生成式AI的應用,預估銀行業者會優先嚐試將其導引至流程改善與顧客體驗提升,例如升級智能客服系統,或以生成式AI轉錄並摘要客戶服務通話。生成式AI也可協助銀行內的軟體工程師進行程式碼開發,可提升工作效率;甚或經由行內企業版ChatGPT的訓練,讓員工能用來查詢銀行規定、草擬電子郵件並摘要會議記錄等。未來應會有越來越多整合分析式AI與生成式AI的應用案例出現。

區塊鏈在傳統金融業的應用則似乎不如預期,也許和區塊鏈這種去中心化的信任機器,與自帶信任且高度中心化的銀行天生命格相沖有關。那些將區塊鏈納入傳統金融業務的嘗試,時有尺寸不符、削足適履之感,相較於其他中心化的解決方案,效率未必勝出,卻常常難以落地。現今區塊鏈與金融最成功的結合,幾乎都位於去中心化金融的場域。這個場域鮮少傳統金融機構參與,暫時也乏人監管,看似欣欣向榮,實則潛藏巨大的監管風險,不出事則已,一出事損失都很大。現在看來,區塊鏈在2009年伴隨比特幣出現,有點像是原本屬於下一個世代的技術,偶然落到了這一個世代。但我們也不該忘記比爾‧蓋茲的忠告:「我們總是高估接下來2年即將發生的變化,而低估接下來10年可能發生的變化。不要讓自己被安撫得無所作爲。」對照區塊鏈的發展,真感似曾相識。(全文請見12月號臺灣銀行家;作者爲臺灣金融研訓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