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技藝促振興(評論員觀察)
周珊珊
挖掘培育鄉村各類技能人才,既是技能型社會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抓手
河北省灤平縣如意家園小區,丁海豔家一派熱鬧景象。前不久評上河北省鄉村工匠名師的她,正在指導前來學習編織的姐妹們織帽子。2016年,她成立了灤平縣美旺手工編織專業合作社,帶動周邊1500餘名婦女學技能、增收入。後來,在當地婦聯扶持下,她入駐灤平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並開設了扶貧車間,通過各類平臺開展培訓百餘場。放眼廣袤農村大地,無數個像丁海豔一樣的鄉村工匠,紮根鄉土、傳承技藝,拓寬了當地羣衆的增收渠道。
鄉村工匠,主要是指縣域內從事傳統工藝和鄉村手工業,能夠紮根農村,傳承發展傳統技藝、轉化應用傳統技藝,促進鄉村產業發展和農民就業增收,推動鄉村振興發展的技能人才。發揮鄉村工匠的帶動作用,既有利於留住鄉愁、盤活鄉土文化資源,也有助於帶動鄉村特色產業發展、促進農民創業就業。推進鄉村全面振興,需要挖掘培養一批、傳承發展一批、提升壯大一批鄉村工匠,激發廣大鄉村手工業者、傳統藝人創新創造活力。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加快推進鄉村人才振興的意見》明確提出,“培育鄉村工匠”“挖掘培養鄉村手工業者、傳統藝人”“支持鼓勵傳統技藝人才創辦特色企業,帶動發展鄉村特色手工業”。可以說,挖掘培育鄉村各類技能人才,既是技能型社會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抓手。
不同的鄉村,歷史各有特點,文化各有特色。激發鄉村工匠隊伍活力,需要在“特”字上做文章。刺繡印染、編織扎制、雕刻彩繪、陶瓷燒造等,這些充滿文化氣息的傳統技藝技能,也是許多地區具有代表性和吸引力的特色標識。楊雲東是廣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的一名古建築營造技藝非遺傳承人,13歲就開始學習古建築修繕、古村落保護等技藝。隨着工作的深入,他越來越清晰地意識到,要更好保護、修復古建築,必須進一步提升自己的技藝。恰逢廣西舉辦鄉村傳統建築工匠培訓班,他便報名參加。通過參加培訓學習,他增進了對桂北民居大木構造、營造技藝和時代特徵的瞭解,加深了對桂北民居價值判斷、保護修復理念和原則的全面認識。立足本土資源,結合當地實際,挖掘傳統工藝,才能更好培養技藝精湛、帶動產業發展能力強的鄉村工匠。
在鄉村發展不容易,長期堅守更不容易。做好保障,完善鄉村工匠評價體系,不斷增加鄉村工匠的職業認同感和歸屬感,十分重要。重慶市將大足石雕從業人員、農村建築工匠、農機合作社經理人等鄉村工匠納入職稱評價體系,並對技能大師工作室平臺建設等項目給予政策支持;浙江省在各類評獎評優中對鄉村工匠予以適當傾斜,還支持鼓勵將鄉村工匠納入省內各地人才管理,享受相應政策待遇。從實踐來看,營造尊重勞動、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良好環境,就能更好激發鄉村工匠內生動力,吸引更多年輕人加入,推動鄉村工匠人才隊伍不斷壯大。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既要有城市的現代化,又要有農業農村現代化”。藍圖激發昂揚幹勁,鄉村涌動蓬勃生機。相信隨着培育機制的不斷完善,活躍在廣袤山鄉的鄉村工匠,將帶着一項項獨具特色、承載文化、帶動產業的傳統技藝,爲推進鄉村全面振興、農業農村現代化作出更大貢獻。
《 人民日報 》( 2024年02月29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