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在週期中的生物醫藥投資人:從“錢追着項目跑”到變爲“退退退”

“我們基本在進行老項目的退出、重組、清算等。”

最近,第一財經向生物醫藥投資人田博瞭解最新投資動態,他做了這樣簡單回覆。

不只是他,生物醫藥投資人王鬆也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當下工作重心是放在如何退出前期所投的項目上。

國內生物醫藥資本遇冷,是從三年前拉開序幕的,既有受大環境因素影響,也是前期過熱後而出現的調整。資本市場的降溫,直接影響到投資人獲利。時至今日,行業難言有回暖跡象。對於投資人而言,信心一步一步被考驗,從慢慢收緊投資,到現在撤退變得堅決,但此時要撤出,仍然挑戰重重。

“退退退”

王鬆透露,2023年底,很多機構開會的時候都在強調要“退退退”。那個時候,大家退出的念頭就很強烈了。

回顧十年來,生物醫藥行業投資就經歷了從無人問津、到火爆,再到降溫這些歷程。

2015年起的醫藥審評審批制度改革,逐漸點燃了創新藥研發與投資熱情,生物醫藥企業如雨後春筍般涌現;2018年的港交所18A規則、2019年的科創板均允許未盈利生物科技企業上市,在給藥企提供資金彈藥渠道的同時,也給投資人提供退出通道,提振了市場投資人信心。2020年新冠疫情後,推動了相關疫苗、中和抗體、治療藥物等研發大幅投入,醫藥行業更是吸引了各路資本入局,創新藥的估值不斷被擡高、泡沫也在被吹大。

行業裡曾用“錢追着項目跑”形容當時的投資盛況。

“我們是從2017年開始嘗試投資創新藥的,那時候有很多投資機構是不請教KOL,不閱讀論文,也較少開展專家訪談。”2023年,在第八屆中國醫藥創新與投資大會上,有投資人對第一財經記者等在場媒體人表示。

在王鬆看來,整個生物醫藥投資甜蜜期並沒有維持太長時間。“以2021年下半年港股醫藥股大跌爲標誌,其實那個時候已進入醫藥行業的資本寒冬了,但大家原以爲跌個一年半載就可以反彈了,實際上是持續到了今天,何時見底,還是未知數,但這一切告訴大家,世界已發生改變了。”

王鬆表示,如果是在2016年前投的項目,回報情況還相對比較理想,那時逐漸趕上資本市場好的時候,投資項目在二級市場上退出相對容易。到了2018年,很多標的估值水漲船高,但由於募資相對容易,大家也在拼命投,你募集到了資金,不投的話LP也不願意。如果項目是在2020年、2021年投的,現在回過頭來看,很多回報情況很不理想。

王鬆所在的機構,項目投資的時間,主要集中在2019年、2020年,有少部分是在2021年投資的。“我們這幾年募資很難,很難有多餘的資金可以再投資。由於創新藥支付問題還沒有得到很好解決,創新藥回報存在很大挑戰,這也在打擊投資人投資信心。項目本身投資期限,一旦到期了,LP有退出訴求。我們現在也在想辦法如何退出前期所投資的項目。”

作爲一家生物醫藥企業融資負責人,高俊宇日常與投資機構打交道頗多。他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現在要找到機構投資非常不容易。“我們接觸的那些頭部機構,他們投資節奏放得很緩慢,一年能投出一單就很不錯了,而那些小的投資機構,他們明確表態稱‘現在的工作是管和退,退纔是第一位’。”

困難重重

王鬆稱,要在兩年內完成他們所投的項目退出,其實難度很大。“最好的出路,就是投資的企業能夠獨立上市,但目前上市通道非常窄;其次,尋求被併購,找到有實力的併購方並不容易,同時也會面臨對方壓價厲害的局面。”

從目前A股市場看,IPO上市門檻在提高,發行進一步放緩。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今年以來,A股醫藥生物板塊僅迎來一家,即海昇藥業順利在北交所完成上市。

雖然也有一些藥企試圖轉戰港股市場上市,但受制於整體狀態低迷,流動性不足等因素制約,過程頗爲曲折。Choice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港股醫療保健業板塊只迎來了6家企業新上市。

今年4月23日,浙商證券醫藥研究團隊覆盤了2010年至今醫藥二級融資情況。據顯示,2019年之前行業IPO募資總額比較平穩,2020年開始行業IPO熱度顯著提升,隨後在2021年行業IPO募資達到峰值,2022年行業IPO募資開始降溫。截至目前A股醫藥行業IPO募資處於相對低位。2020年港股呈現出與A股類似的變化趨勢,無論是IPO募資還是配售募資都有明顯提速,2021年港股醫藥行業IPO募資達到峰值789億港元。與A股的時間節點類似,港股二級醫藥融資在2022年開始降溫,目前也處於低位。

近期以來,屢屢傳出生物科技企業終止IPO的消息,例如,6月6日,聖兆藥物北交所上市申請終止;6月9日,杭州微策生物創業板IPO終止註冊。

2023年12月底,跨國藥企阿斯利康打響了收購中國生物科技企業亙喜生物第一槍後,相繼有諾華收購信瑞諾醫藥,Nuvation Bio收購葆元醫藥,Genmab收購普方生物交易出現,但目前中國生物科技企業能夠順利被併購的,仍然是少數。

“目前也有企業的創新藥管線試圖尋求被其他企業收購,從而擴充後者的管線,但價格會被壓得很低。投資人通過這條路徑來實現退出,也挺難的。不排除後續企業與投資人之間扯皮、對簿公堂的現象會增多。”王鬆說。

“我們在做一些重組、清算、股權轉讓之類的工作,說實話,並不好開展,但不管如何,還是得努力去做。”田博說。

藥企融資難

在醫藥行業,有個“雙十定律”,即新藥從研發到上市一般需要耗時10年、耗資10億美元,這從側面反映出藥物研發非常依賴資金的投入。

2018年起,港股以及科創板相繼允許未盈利生物科技企業上市,一方面,讓生物科技公司在研發缺資金的時候能夠籌集到資金,另外一方面,也給投資人開闢了一個退出通道,從而形成了一個良好的閉環。現如今,因爲資本市場遇冷,投資人退出艱難,意味着很難有更多的資金繼續反哺生物科技企業研發。

有生物科技企業創始人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其所在的細分領域,目前很難融到新的資金了,公司要不是在前幾年趁着形勢較好時順利融到一筆資金,現在都很難維持運營下去。

另有一些生物科技企業人士反饋稱,在尋求一些有實力的資金方投資時,對方制定的條件頗爲嚴苛,要求企業在一定期限進行回購。

一些生物科技企業裁員、破產重組的消息時有傳出。

先爲達生物商業戰略副總經理、董事長助理鮑愷軍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那些估值40億元以下,主要管線處於二期,且還沒公佈數據的生物科技公司,如果融資不暢的話,未來兩年存活率低於10%。

對生物科技企業而言,當前如何活下去是第一要務,不少企業通過收縮管線、對外授權或股權合作等方式積極自救,保證現金流。

Insight數據庫顯示,國內企業跨境授權交易數量近幾年持續增長,交易總額增長迅猛,單筆交易金額均值和首付款均值也都出現顯著增長。2023年,交易數量和交易總金額均達到了歷史新高,共有98起跨境授權交易事件,披露的交易總金額爲456億美元。

今年以來,國內藥企對外授權交易還在進行中。

“我們也在下場,幫我們投資的企業尋找新的融資方,各種各樣投資背景的基金,也在竭盡全力幫忙聯繫,但結果如何,還是未知數。”王鬆說。

(應採訪對象要求,王鬆、田博、高俊宇爲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