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一新/新冷戰與冷戰有何異同?
最近美、中兩國競大於合的態勢日益明顯,國際事務專家多以「新冷戰」名之,以突顯與「冷戰」的不同。究竟新冷戰與冷戰有何異同?
的確,自從川普 (Donald Trump)、拜登(Joe Biden)先後入主白宮之後,美、中兩國的不合就逐漸浮上枱面,雙方互揭短處之餘,還冷嘲熱諷,甚至大動肝火,演出全本鐵公雞。
▲目前看來,拜登(右)似乎未改變川普(左)訂下的抗中政策。(圖/路透)
另一方面,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積極推動「戰狼外交」,不僅對外界的批抨強勢反擊,甚至還針對國際上的「反華」與「反中」勢力主動尋釁。
因此,國際事務觀察家以「新冷戰」或「冷戰2.0」來形容川普、拜登時期與習近平的對壘。
在冷戰時期,美、蘇兩國各自領導兩大陣營,相互對峙。美國爲首聯盟體系以資本主義爲號召,以自由經濟與開放市場爲誘因。另一方面,蘇聯爲首的聯盟體系,以共產主義爲號召,對計劃經濟與封閉市場仍抱殘守缺。
結果,這場爭戰表面上是資本主義戰勝了共產主義,正如日裔美籍教授福山所指出的,美國領導的資本主義國家在戰勝蘇聯領導的共產主義國家,任務既已達成,歷史自然走向終結,美國有如獨自站在高山的巨人,拔劍四顧卻找不到任何對手。
冷戰打破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藩籬
惟從冷戰最後的變局來看,實在很難想像那是一場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之間的戰爭。如果冷戰真是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之爭,爲何美國會聯合共產中國對付共產蘇聯?
▲1979年1月29日,中國國務院副總理鄧小平和美國時任總統卡特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會面。(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更何況,在冷戰結束的十多年前,美國就幫助共產中國改革經濟走向市場經濟,並提供許多科技給中共政權。
由此可證,冷戰的開始無疑與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的意識型態之爭有關,但愈到後來就與意識形態之爭愈遠,而涉及到全球霸權領導之爭。
歷史的軌跡顯示,在蘇聯崩解之後,美國成爲後冷戰時期唯一的超強。不過,好花不常開,好景不常在。2001年9月11日美國遭到恐怖主義集團「蓋達組織」攻擊。從此,美國陷入長達17年的反恐戰爭,耗盡美國接近一半左右的國力。
▲911事件之後,美國在中東各地發起了反恐戰爭,其中重要的目標即爲推翻賓拉登的蓋達組織勢力。(圖/CFP)
另一方面,中國大陸則利用這十幾年,發展與壯大了自己,充分運用這難得的「戰略機遇期」,將自己的實力發展到美國眼中「全世界唯一具有強大綜合國力足以挑戰美國的國家」。
中國綜合國力崛起美國決定正視危機
中國綜合國力發展得如此快速,使習近平不得不揚棄鄧小平主張的「韜光養晦」,開始一步步朝着「奮發有爲」的方向邁進。
霸權的形成不隨當事國的主觀意志來決定,只會隨着客觀情勢的變化而轉移。
當中國從睦鄰政策走向「霸凌」鄰近國家,當中國野心大到有意將南海視爲內海,當中國規畫自己要在2025年在十大科技領域領先全球,當中國要在建黨100年達到小康社會,當中國宣稱要在建國100年成爲富強國家,全世界不會有人相信中國官方所做「雖強不霸」的大外宣!
當中國的實力已接近有能力挑戰美國的霸權時,所作所爲甚至領導人的言論都會暗藏機鋒。當習近平2017年在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WEF)發表演說,表示中國將責無旁貸成爲自由經濟體系的領導時,美國聽了自然心驚膽跳。
▲習近平參加世界經濟論壇,並表示中國將責無旁貸成爲自由經濟體系的領導。(圖/路透社)
面對中國的強勢崛起,前總統川普就已制定「反中」的政策,但在推動方面卻犯了不少錯誤。
第一,川普在「反中」方面,過於強調單打獨鬥。第二,川普出口傷人,得罪盟國,更未能發動盟國的力量來對付中國。第三,川普在國際政府間組織(IGOs)常鬧「退羣」,無形中也削弱了自己的力量。 第四,川普過度打「臺灣牌」,雖是打中北京的「軟肋」,但也讓臺灣身處險境。
表面上,冷戰是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之爭,但實際上卻是美、蘇霸權領導之爭。
同樣地,新冷戰表面上是民主與獨裁之爭,但其實也是美、中霸權領導之爭。
針對川普「反中」政策的缺失,拜登做了許多修正與調整。首先,拜登不再讓美國與中國競爭時單打獨鬥。其次,拜登主要依賴盟國的力量,以打羣架的方式與中國爲首的聯盟周旋。第三,拜登重返IGOs,包括「巴黎氣候變遷協定」(Paris Climate Change Agreement)、「世界衛生組織」(WHO)與「聯合國人權理事會」(UNHRC)等。第四,拜登不只打「臺灣牌」也打「俄羅斯牌」。
▲相對於川普,拜登主要依賴盟國的力量,以打羣架的方式與中國爲首的聯盟周旋。(圖/達志影像)
追求權力最大化永遠是強國競逐的本質,既然美國能在冷戰時期打破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的藩籬,採取「聯中制蘇」的戰略,拜登政府當然可以跨越民主與獨裁之間的鴻溝、邀請俄羅斯總統普亭(Vladimir Putin)參加「民主峰會」(Summit of Democracy),爲美、俄、中戰略三角格局注入新的化學元素。
熱門點閱》
► 「準三級」疫情來勢洶洶 因應策略應更需集思廣益(陳宜民、郭樓惠)
► 林靜儀/後疫情時代 臺灣下一步
► 臺灣原來沒有超前部署 疫情未達高峰 短時間難清零(黃韻如、鄭如韻)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