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騰與馬麗引爆暑期檔,《抓娃娃》衝40億票房!

隨着沈馬組合主演的電影《抓娃娃》上映,暑期檔真正迎來了爆點。

大規模點映3天,《抓娃娃》票房破5億,預測票房37億多,只要映期夠長,衝40億沒問題。

導演閆非、彭大魔把這部喜劇電影做得非常穩,裡面的每一個笑點都很紮實,沒有牽強附會,沒有刻意營造尬笑的地方。

笑點很自然地融入了主線情節中,渾然天成的喜感撲面而來。

沈騰、馬麗的觀衆緣與親和力自然功不可沒,同時導演、主演及主創團隊多年累積的喜劇功底,更是這部電影質量的託底保障。

1、溫情濃郁的喜劇本色,讓人開懷大笑

賈冰飾演的賈總,來到小男孩馬繼業在廢棄樓裡的家中。

西虹市致富的路上,咋把他家給落下了?

賈總主動提出幫扶馬繼業,然而被他那窮苦的老爹馬成鋼給拒了。

“這麼說吧,這種裝修風格是我們家族集體的選擇。”

馬成鋼煞有介事地請賈總不要打擾他們一家人平靜質樸的生活。

賈總生氣離開,連聲說道“奇大恥辱”,抽着剛纔馬繼業的媽媽春蘭遞上的高希霸雪茄。

感慨一聲:真是越窮越裝。

賈總這個級別的富人,還不能領會高希霸所代表的經濟實力。

沈騰飾演的馬成鋼,正在下一盤大棋,這一切都圍繞着他的兒子馬繼業。

秉承着“吃得苦中苦,方爲人上人”的人生理念,馬成鋼決定對兒子進行“窮養”,以期培養孩子吃苦耐勞的精神。

於是馬繼業每天跑5公里去上課,活生生由一個小胖子給練成了精瘦少年。

破敗的筒子樓裡,暗中成立了一支頂尖的教育團隊,圍繞在馬繼業身邊,對他的生活進行着嚴密的監視與引導。

數學組、物理組、英語組的老師們,出沒在馬繼業家的周圍,耳濡目染地對他進行各種學科教育。

就連馬繼業那臥牀癱瘓的奶奶,也時不時地對馬繼業順勢進行孝道教育與誠信教育。

隨着馬繼業的長大,他漸漸察覺出了身邊事情的不對勁。

這個世界好像在與他互動,把他往一個固定的軌道上拉,如果他偏離了軌道,就有股莫名的力量把他拉回來。

馬繼業對這個世界的懷疑,直到那一天達到了頂點。

他放學的路上,看到自己癱瘓多年的奶奶(薩日娜飾演),正在籃球場上意氣風發地打籃球,還瀟灑地來了一個大灌籃。

這簡直是匪夷所思的事情。

馬繼業衝上前去一探究竟,而奶奶看到他撒腿就跑。

老太太與孫子的一番“巷戰”,堪稱影片中的高光笑點,老太太健步如飛,孫子追得懷疑人生。

而在觀衆的全知視角中,奶奶不是真的奶奶,而是馬繼業的首席教育官李老師,也是個熱愛運動的老太太。

這麼多年臥病在牀,每天喝着馬繼業辛苦煎的中藥,不過是應僱主馬總的要求,扮演着奶奶的角色。

但孫子不知道,把她當作親奶奶孝敬。

可惜老太太穿幫了,馬成鋼決定暫時讓老太太下線,於是舉辦了一場奶奶的葬禮。

孰不知,場景是假,身份是假,但人物之間產生的情感卻是真實的。

送別奶奶,馬繼業哭成了淚人兒,躺屍的“奶奶”也幾次三番,動了真情,眼看着就要“詐屍”了。

這一段,笑點與淚點齊飛,讓人又哭又笑。

奶奶是假的,但親情是真的,死亡是假的,但悲傷是真的。

在裝窮扮假的事件中,人物的尷尬與笑料同時產生,讓人笑得前仰後合的過程中,還是會被人與人之間真實的感情流動所感動到。

2、恐怖的東亞式親子關係,“楚門的世界”是以愛爲名打造的牢籠

爲了培養接班人,馬成鋼硬生生在兒子馬繼業周圍營造了一個虛假的貧窮的世界。

而在這窮困的環境背後,卻又隱藏着一整支由各學科專家組成的教育團隊,來對馬繼業進行成長教育。

明明是窮養,卻又耗費巨大。

馬繼業窮到去撿瓶子補貼家用,被同學嘲笑欺負,而馬成鋼包場整個體育館,帶兒子一起體驗全家人整整齊齊撿瓶子的天倫之樂。

但馬繼業畢竟會長大,會生出自己的思考能力與判斷能力,早晚有一天他會發現周身世界的虛假。

這一切偏偏發生在高考前夕,馬繼業爲了衝出桎梏,在所有人最看重的高考答題卡上畫了一隻展翅的鴿子。

他闖入了那個監控着他的教育團隊秘密基地,牆上第一位掛着的是已逝奶奶的照片,赫然一行大字:首席教育官李老師。

這對馬繼業的衝擊是巨大的,一個穩固的世界瀕於崩塌中,以至於他面對自己的親生父母時,脫口而出的疑問是:你們是哪兩位老師,牆上沒有介紹啊。

作爲始作俑者,這一場大戲的操縱者與主導者,馬成鋼對兒子一通輸出,最後喊出一句:你以爲你的人生被操縱了,我們也被操縱了啊。

對於馬成鋼的這一段話,馬繼業該怎麼迴應,才能壓得住戲呢?

影片中處理得很妙的一點是,馬繼業沒有迴應。

他只是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對母親說,媽,以後的路我想自己走。

馬繼業推開門,走進了真實的世界,一個綠意盎然的世界。

都說《抓娃娃》本質上是個恐怖片,想象一下,你生活在其中的世界,其實是有人特意營造的虛假世界,而你的一切都在嚴密的監視之下。

包括夜晚入睡,甚至上廁所,你的表情都放大在監視器上,被人仔細研究。

而你的親生父母,一手造就了這一切,把你真實的人生編織在一個巨大的謊言裡,你的人生充滿了虛假與欺騙。

這其實是非常恐怖的事情。

表面上看,馬成鋼是個愛子心切,一心想培養兒子成才的父親。實際上,他就是一個自大的控制狂。

這種控制兒子的人生,把他往既定的軌道上去培養的方式,本質是沒有把孩子當人看,孩子的獨立意志與選擇不重要,因爲他們只是父母自戀的工具。

更恐怖的是,這樣的父母還很多,尤其是在東亞式的教育大環境中,這種父母比比皆是。

美其名曰,都是爲了你好,但實際上所爲,只是想把孩子培養成他們眼中既定的某種標準。

或者把自己當年未竟的夢想,加諸於孩子身上,讓孩子來承載他們的人生。

在孩子身上強加自己的意志,卻拒絕看到孩子也是平等的獨立的個體,他們的想法與意願也應該得到尊重。

馬成鋼給兒子腿部塗抹麻藥,聯合醫生欺騙他不能當體育生的行徑,實則是一種變態的操縱。

影片其實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這種親子衝突,喜劇的氛圍給這種控制與操縱蒙上了一層溫情脈脈的面紗。

3、片尾曲是點睛之筆,狠狠共情了

“我不想當風箏,我想當風,不要管我,管我去哪,我都在找到自己的路上。”

這首由唐恬作詞,彭飛作曲,鹿先森樂隊演唱的片尾曲《我想當風》,堪稱這部電影的點睛之筆。

它唱出了很多爲人子女者的心聲。

影片的這個結尾其實挺好,沒有落入俗套,沒有來一場父子強行和解、考入清北之類的“大團圓”。

馬繼業次年以705分的高分考入心儀的體育大學。

父母在家裡看跑步比賽的直播,馬成鋼吐槽這孩子連第三梯隊都沒有跑進,突然看到兒子“加速了加速了”,非常激動。

結果是馬繼業看到一堆礦泉水瓶,跑去興奮地用衣服兜滿了,抱着一堆礦泉水瓶奔向前方。

馬繼業偏離了父親刻意培養他的既定軌道,按照自己的意願活着,在陽光下兜着礦泉水瓶自由奔跑,既透出滿滿的喜劇調性,又呼應了之前撿礦泉水瓶的情節。

“再見了,不要悲傷,送你喜馬拉雅的月亮。”

“別流淚,爲我鼓掌,那纔是我要的愛。別爲我好,請爲我叫好。”

這個結局配上片尾曲,挺陽光,挺自由奔放的。

喜劇的內核是悲劇,那些特定情境下發生在人物身上的尷尬、錯位、侷促,讓人發笑,而笑點的內核,卻是一個個悲劇。

這部電影,在喜劇方面做足了功夫,把笑點恰到好處地融入到主線故事中,再加上主演渾然天成的喜感,每一個笑料都很紮實,讓人笑得很舒服妥帖。

它的難得之處在於,並非流於表面的哈哈一笑,而是進一步點出了笑點背後的悲劇的衝突,把一個現代社會親子教育中普遍存在的議題擺在了大家面前。

作爲一部喜劇電影,它很難再多麼深入地探討,也提供不了切實的解決方案,但這種探討本身就很有價值。

且給出了一個基調喜慶、灑滿了陽光、頗有自由開闊意境的結局,這就很難得。

如果你想在暑期檔看個喜劇電影開心一下,那麼《抓娃娃》可以作爲一個單純的喜劇片,讓人獲得愉悅的觀影體驗。

如果這部影片裡面所承載的現實內容,能夠觸動你生髮更多的思考,令父母與孩子們能有所反思,重新看待彼此之間的關係,那麼它也可以是個頗有啓發性的電影。

暑期檔也因有了這樣一部大爆款,而變得格外熱鬧。

且等着《抓娃娃》口碑發酵,勢如破竹,衝40億票房。